APP下载

栏目主持:路培

2017-10-20

世界建筑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

简讯

栏目主持:路培

王澍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

日前,普利兹克建筑奖赞助方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宣布,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即将迈入第40个年头之际,迎来两位新评委:2012年普利兹克奖获奖者王澍和建筑评论家、策展人、巴西驻日本现任大使安德烈·阿拉尼亚·科雷亚·杜拉戈(André Aranha Corrêa do Lago)。对于两位新任评委,汤姆士·普利兹克表示,“他们的加入体现了评委会和获奖者的国际多元化,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建筑界所做出的贡献使之成为评委的理想人选。” 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和业余建筑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2011年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对此王澍表示:“担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是一个庄严的职责,我希望能向评委们分享有关中国的知识和对亚洲的了解。”□

拉斐尔·莫内欧荣获2017年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

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被日本艺术协会(JAA)评为2017年度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的获得者。这位199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以永恒庄严的设计而闻名于世,收获了日本艺术协会评审团的一致称赞。他们认为莫内欧的设计方法在保证建筑融入城市景观的同时,尊重环境,建立了清晰的身份并且拥有创造性的视野。成立于1988年的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今年已经是第29届。它致力于表彰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与喜剧电影领域,为艺术发展、传播及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之前在建筑领域的获奖者有保罗·门德斯·达·罗查、詹姆斯·斯特林、让·努维尔、伊东丰雄、扎哈·哈迪德、彼得·卒姆托等著名建筑师。颁奖典礼将于10月18日在东京举行,日本艺术协会的荣誉赞助人日本皇帝宫殿日下将向每位获奖者颁发金牌、证书和约合136,000美元的奖金。□

张轲获阿尔瓦·阿尔托奖

9月12日, 中国建筑师、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张轲成为第13届阿尔瓦·阿尔托奖(Alvar Aalto Medal)的获得者。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奖(Alvar Aalto Medal)是国际最重要的建筑奖之一,该奖项由芬兰建筑博物馆、芬兰建筑师协会(SAFA)、建筑社会(Architectural Society)、阿尔瓦·阿尔托基金会以及赫尔辛基市政府联合颁发。2017年阿尔瓦·阿尔托奖评审团由日美建筑师森喜雄、丹麦建筑师蒂娜·萨比(Tina Saaby)、芬兰建筑师阿斯莫·姚克希(Asmo Jaaksi)和韦莎·奥伊瓦(Vesa Oiva)组成。在授予该奖项时,评审团阐述了张轲获奖的4个因素:即他的建筑中充满了创造力、一贯执行可持续发展性、卓越性的设计以及有将建筑延续阿尔托精神的能力(图1)。□

1

手冢建筑斩获2017年森山-加拿大皇家建筑学会国际奖

加拿大皇家建筑学会(RAIC)日前公布,手冢建筑事务所(Tezuka Architects)于东京设计的富士幼儿园赢得了2017森山-加拿大皇家建筑学会国际建筑奖(Moriyama RAIC)的最终角逐。该奖项由加拿大建筑师雷蒙·森山(Raymond Moriyama)和RAIC于2014年共同创办,奖金为10万加元,每两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全球建筑的杰出之作,“这些伟大的建筑通过促进社会公正、平等和包容来改变社会。”“我觉得他们真正理解了这个建筑项目的意义。这个奖项尤其特别,因为它将回馈社会纳入考量。”手冢贵晴说道,“富士幼儿园的结构看起来非常简单,但事实上它是很多灵感的产物。”(图2)□

2

迪贝多·弗朗西斯·凯雷被授予2017年度“克劳斯亲王奖”

近日,建筑师迪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edo Francis Kéré)被授予2017年度克劳斯亲王奖,表彰其建筑的美观、可持续的文化价值和重要性。评委会认为,凯雷“设计和建造美丽的建筑,满足人们的需要”;他尊敬人类在文化传统和技术方面的自豪感,创造性地将来自两个不同知识体系的相关因素结合起来,寻求全球相关性的实用解决方案,并在非洲和欧洲之间建立思想交流……”英国文化与发展基金会——克劳斯亲王基金会(Prince Claus Fund)创建于1996年,基于“文化作为一种基本需求”,去寻找并支持那些在没有自由文化表达地区的个人和组织的努力。每年一度的奖项旨在表彰包括音乐、视觉艺术、策展、电影、建筑和城市规划在内的各种文化领域内的杰出成就,特别关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人和团体。□

CICA2017年度布鲁诺·赛维图书奖揭晓

CICA(国际建筑评论委员会)2017年度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图书奖评选结果于9月在首尔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揭晓。布鲁诺·赛维图书奖授予克里斯·艾贝尔(Chris Abel)的著作《延伸自我——建筑、文化基因和思维》(The extended self - architecture,memes and minds);威廉·柯蒂斯(William Curtis)的旧著《勒·柯布西耶——思想与形式》(Le Corbusier∶ideas and forms)获特别提名奖。由中国香港学者薛求理所著的《香港建筑1945-2015:从殖民地到全球化》(Hong Kong architecture 1945-2015∶from colonial to global,图3)和安德烈·塔瓦雷斯(Andre Tavares)所著的《建筑书的解剖》(Anatomy of the architectural book)获得推荐奖(commended)。CICA图书奖设立于1981年,每3年评选一次。获奖者多为欧美著名建筑理论家。□

3

2017 英国国家景观奖揭晓

近日,英国景观行业协会(BALI)宣布了英国2017年度国家景观奖获奖名单。出自60家英国景观行业协会会员的80个项目获此殊荣。其中,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辽宁省兴城市比基尼广场景观项目和青海省茶卡盐湖景区提升规划项目、易兰规划设计院设计的京东集团总部(图4)和融科资讯中心项目,获得本届英国国家景观奖的国际类奖项(International Award)。颁奖典礼将于12月1日举行,届时将从中公布最终的大奖获得者。英国国家景观奖创立于1976年,每年面向英国景观行业协会的注册会员征集参选项目。□

4

成都城市音乐厅斩获2017年欧洲领先建筑师论坛大奖年度未来建筑奖

日前,由凯达环球(Aedas)的安德鲁·布鲁姆伯格(Andrew Bromberg)设计的中国成都城市音乐厅项目获得2017年欧洲领先建筑师论坛(LEAF)大奖的年度未来建筑(方案概念项目)奖项。该项目位于中国成都武侯区,在远离传统自然的高密度城市环境中达到文化元素间的有序平衡。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由项目周边的四川风景地貌引申而来。这种艺术形式中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阳和阴)的使用,描绘出实与虚之间颇具趣味的平衡,并探讨了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演出场所与“有形”的公共建筑之间的关系。欧洲领先建筑师论坛大奖旨在表彰创新性建筑设计,为国际建筑及设计界设立典范(图5)。□

5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6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在首尔举行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6次世界建筑师大会于9月3-10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建协、韩国建筑师组织联盟和首尔市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城市之魂”,由学术大会、展览、大众演讲、公开讨论会、国际建协奖项颁奖、建筑文化之旅等活动构成,分为自然、文化和未来3个分题。在随后举行的国际建协第27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际建协执行局成员和国际建协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继2011年和2014年后再次当选国际建协亚太区理事,任期为2017-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当选副理事。国际建筑师协会于1948年成立于瑞士洛桑,现有会员组织120余个,代表世界上近130万名建筑师。国际建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每3年举行一次。第27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将于2020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2017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开幕

9月16日,2017年芝加哥建筑双年展(Chicago Architecture Biennial)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的140余家建筑事务所和艺术家受邀参展,其中有3家事务所来自中国:创盟国际 (Archi-Union)、都市实践(Urbanus)和标准营造(ZAO/standardarchitecture)。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创立于2015年,是北美最大的建筑盛会之一,以芝加哥文化中心为主要场地(图6)。2017年芝加哥双年展以“创造新历史”(Make New History)为主题展开,探讨来自全球各地的最新建筑实践能否创造、如何创造新的历史。洛杉矶约翰斯通-马克李(Johnston Marklee)事务所的创始人沙朗·约翰斯通(Sharon Johnston)与马克·李(Mark Lee)担任本届双年展的艺术总监。□

6

现代生土建筑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9月1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和无止桥慈善基金主办、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的现代生土建筑国际论坛暨“土生土长”生土建筑实践京港双城展开幕式,在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副司长卢英方,全国及云南省政协委员、无止桥慈善基金发起人纪文凤,国际生土建筑中心副主席让·玛丽·勒蒂克(Jean Marie Le Tie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教席资深专家马丁·劳奇(Martin Rauch)等生土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开幕仪式。在开幕式上,“土生土长”策展团队在北京建筑大学“创空间”展厅为到场嘉宾介绍了中国传统生土建筑、生土材料应用的科学原理、生土材料美学等内容。展览将于11月6日闭幕(图7)。□

7

“回眸——梁思成建筑奖”建筑设计展亮相中国威海

围绕“提升城市设计·繁荣建筑文化”为主题,第九届威海国际人居节于9月15日在威海开幕。随着人居节开幕式的盛大举行,“回眸——梁思成建筑奖”优秀作品展同时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图8)。本次梁思成奖作品展区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策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自2000年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设立以来至2016年第八届举行,共21位获奖者及其代表作品、创作理念以及部分模型、视频、文献资料等。突出展示了获奖者在促进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对建筑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展区主要分为“大师展板区”“文献资料区”“何镜堂: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3部分。该展览于9月25日闭幕。□

8

《后评估在中国》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9月20日,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暨《后评估在中国》出版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主持。 《后评估在中国》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使用后评估领域的专著,由国内建筑策划和使用后评估领域的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主笔,凝聚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全面呈现了使用后评估工作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具体实践。本书作为指导建筑使用后评估领域的纲领性文献,将会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起到里程碑式的长远影响及深刻的引导作用。会议期间,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李如生、中国土木学会副会长刘士杰与庄惟敏院长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中心”揭牌(图9)。□

9

“绿色北京·健康中国——2017全国双创周医疗健康专业论坛”在京举行

9月22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医疗健康工程设计研究分院与Nickl & Partner建筑事务所和立邦中国工程事业部共同主办的“绿色北京·健康中国——2017全国双创周医疗健康专业论坛”在北京设计之都创新中心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医疗健康工程设计研究分院院长刘玉龙主持,邀请了医院管理者、中外建筑师、策划团队的专家,在医院管理、医院设计、医疗工艺流程、医养结合体系的发展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本次论坛在双创周期间适时地为医院建设过程中各个领域的专家搭建了充分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与会嘉宾和听众都获益良多。与论坛同期举行的还有“绿色北京·健康中国——2017全国双创周医疗健康项目展”,展览将持续到10月30日(图10)。□

10

2017 北京设计周大栅栏设计社区举行

2017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大栅栏设计社区于9月25日-10月5日举行。本届设计社区以“设计更新中国城市,设计点亮中国生活”为主题,在遍布大栅栏杨梅竹、北京坊的近60个地点举办120余个活动,试图全员发动在地居民与商家,为观众带来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大栅栏多元“新生活”。活动主要包括“中国城市更新论坛”平行论坛——“老城复兴的中国之道”主题论坛,以及“城心馆首展:老城复兴的中国之道”(图11)和探讨老城跨界共生的“2017大栅栏领航员计划——杨梅安筑”展览。大栅栏和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合作始于2011年,始终探讨“设计与人、设计与城市、设计与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旨在对传播设计理念、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11

“关于设计的边界”论坛在京举办

9月24日,“关于设计的边界”论坛在鼓楼7号院/德国RSAA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圆满落幕。论坛特邀7位嘉宾——冰逸(艺术家、导演、策展人)、陈兴(彼伏创始人)、高古奇(梵几家具创始人)、李久太(唐恩设计创始人)、苏文祥(艺术家、泰康空间策展人)、尹超(著名时尚摄影师)、庄子玉(德国RSAA事务所合伙人)为听众们奉上一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关于设计边界的四合院屋顶“论道”。论坛中,嘉宾们从自己设计与艺术创作的生涯出发,以生动的故事讲解了对于此次论坛主题的解读与认知(图12)。□

12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当建筑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