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健康养殖技术概述

2017-10-19魏雅屏刘霞

水能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淡水健康

魏雅屏 刘霞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环保以及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倡导生态、健康养殖逐渐成为现代水产业的主导方向。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大力发展淡水健康养殖,实现水产品的绿色、优质、健康成为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关键,是推进现代水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淡水;健康;养殖技术

1、前言

现阶段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在我国淡水水产品生产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导致的养殖水体变差、不方便管理、对养殖对象生长不利、密度过大会使病原体大量滋生、增加养殖对象感染几率、出现大规模爆发病以及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能够既控制病害,又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也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我们按照WTO规则规范水产养殖行为,长期致力于淡水健康养殖技术的探索。在下文中笔者对健康无公害淡水养殖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展开分析。

2、淡水养殖生态水源的选择

水质重点考虑的关键是控制关键点,可能的危害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确定水质是否适用。可以通过几个常测指标来一般性的判断一个池塘的理化环境是否适宜养殖动物生长:溶氧、pH值即水的酸碱度、氨氮含量、浮游生物量。在充分收集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土质等有关资料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各季节养殖生产注、排水措施,确定水源水量是否充足够用。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利用无污染的湖泊、水库、河沟来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最大限度的避免周边有污染性工矿企业的存在,这样的养殖基地符合发展无公害养殖的原则,能充分利用地势,做到自流排灌,达到节约投资,事半功倍之效。并且选择出来的养殖基地和交通线之间的距离应当比较近,从而就能够方便运输养殖物资以及养殖产品。

健康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水体也可以是池塘,下面对在池塘中开展健康无公害淡水水产品养殖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池塘的总面积应当为10hm2,大大小小总共分为12个区域,每一个参与实验的池塘的底部应当较为平坦,淤泥含量少,从而就能够为后续的注排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池塘堤面内侧设置饲料台,每0.67hm2的水体当中都是应当设置3000w的氧气机一台的,池塘都是呈现出来长方向的,池堤宽度为4m,蓄水深度为1.6-2.0m,池塘水源为山间乡村河流河沟等天然水域。

3、淡水养殖水体的绿色消毒

每667㎡的养殖水体都是使用50kg的生石灰化浆之后进行全池泼洒,石灰粉全池泼洒,成本较低,含钙高,对于虾蟹等养殖动物好,可以提高水的硬度,放水前和养殖期都可用。当到了48h之后,各个片区内的養殖水体中都开始注水,当水深达到了80cm之后,然后在使用含有光合细菌1kg和益水宝0.5kg的混合药物对水质进行调节。使用微生物调控法,即利用有益微生物在水体吸收氨氮、亚硝酸氮及硫化氢等,有效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同时抑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这是一种治本的环境处理方法,也是推行绿色养殖的最佳措施。翌日,每一个池塘当中都应当泼洒黄豆磨成的豆浆以便于能够使得水体的肥度得以提升,池水呈现出黄绿色。在2天之后在每一个池塘中就会诞生出来数量众多的浮游生物,从而培育出“肥、活、嫩、爽”的好水。

4、淡水养殖水质的健康调节

整个养殖过程中都要使用“三调”措施来调节水质。第一“调新”,其实也就是注入新水,一个星期就应当向池塘中注入一次新水,两个星期之内就要将池塘中的水更换一遍,气温较高的季节每天都应当向池塘中注水6-9cm,3至5天换水一次。第二“调优”,即调节水的酸碱度pH值,pH值要控制在7.5—8.5之间。调优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物质是生石灰,1至2个星期使用一次,用量每公顷每m水体深150kg,使用生石灰不但可以使得水体的PH值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得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变得较为丰富的,以便于饲养的水产动物充分的吸收。第三“调活”, 其实就是使用光合细菌对水体进行调节,每公顷的使用量在65-80kg之间,两个星期使用1次,用水稀释后在整个水池当中进行全池泼洒。经过“三调”之后,池塘溶氧量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保持在5mg/L之上的,水体透明度在40cm之上,PH值维持在7.5-85之间,有利于水产动物的生长。

5、规范的日常管理工作

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养殖动物的动态。酷暑季节或天气突变时,半夜时还要巡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严重浮头、泛池事故发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水体中残草等各种污染物随时捞去,死鱼及时消毒掩埋。根据天气、水温、季节、水质、动物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并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规范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和《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对各类苗种的放养、每天投饵施肥的种类数量、水质管理、病害信息以及成品的捕捞收获日期、尾数、规格、重量、等情况详细记录,为后续改进养殖方法,提高养殖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6、疾病的无害化防治

病害是水产养殖业生产的大敌,也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方针,指导养殖户科学安全用药、严格遵循休药期制度。药物的使用必须做到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做到“四个严禁”“四个鼓励”:即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和添加剂;严禁使用原料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和高致癌、致畸的药物;严禁直接向养殖水域泼洒抗生素;鼓励选用无公害环保药物,鼓励使用高效、速效、长效且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药物;鼓励使用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生物渔药、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鼓励生态综合防治。

结语:

生态的水源、水体的绿色消毒、水质的健康调节、规范的日常管理工作、疾病的无害化防治等这些健康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运用,使得存在与水体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被分解,分解反应完成之后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活性物质,使得养殖对象的各个器官健康、功能健全,最大限度的灭杀病原微生物,并且能够在腐败细菌生长的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生产出来的水产品健康无公害,基本上和野生鱼类的质地相同,最大程度的保障水产品的安全、绿色、优质。

参考文献:

[1]傅志茹,张永明,李继,陈宏伟,张金利.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生产技术要点[J]. 天津水产,2006,Z1:21-25.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淡水健康
探究如何提高淡水养鱼的经济效益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海洋里的“甜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