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2017-10-19傅阳阳

建筑与装饰 2017年2期
关键词:控制与管理

傅阳阳

摘 要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是百年大计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牵涉到工程发包、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工程验收等多个方面,這多方面的管理法规都还有许多处于完善的阶段或试行推广的阶段,而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必须堵塞多方面的漏洞,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所显效下面分别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质量与安全;控制与管理;堵塞漏洞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1.1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这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 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筋、水泥、机砖、防水等材料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裝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3) 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4) 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果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二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渣、砌体黏结率差、预制板轧缝,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

1.2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止,如地面面层、油漆、裱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1) 策划到位,方案先行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提前按照工程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各类专项方案及编制在施工中存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2) 隐蔽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

(3) 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机砖、防水材料等建筑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规范进行抽样检验。

(4) 抽检:随机检查,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抽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5)安全及功能性实验:包括通水通电、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等这些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安全,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6) 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7) 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及办法

(1) 加强质量管理、评定的制约性及其力度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和建筑企业新的经营体制,政府的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应加强人员管理和检查的密度及深度。比如,可否将施工单位的材料和混凝土试块的送检改为由有关的质检单位到现场抽检,或部分进行现场抽检,也可要求所有竣工房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抽芯检查,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和新建房屋的使用质量。

(2)项目规范化

从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来说,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管理,对建筑业来说,除企业的质量管理外,更关键的在于项目的管理,因为施工管理的权限已经很大程度上下放到了项目(经理)部,事实也证明,工程质量的问题原因也关键在于项目管理:

①项目管理资质的规范化。对项目经理的资质审核管理不严,对项目经理的培训上岗几乎流于形式,项目经理部有些也由承包者个人进行选择组织,公司对承包个人缺乏有效的上下监督。

②质量责任的项目责任人。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的人、财、物管理方面有相当大的权力,相对来说,其承担的责任却较小,特别是房屋使用期的质量责任。可以说,是国有公司为承包者个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资质担保,而有些素质差的承包者,往往有机会赚取非法利润后,将后期责任留给公司。工程的质量责任及后期责任必须落实到项目经理(部)。

(3) 建立更有制约力的使用期质量保证、赔偿责任制度

通过提高使用期的质量制约效力、加强质量缺陷的赔偿责任,反过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可采用多种办法:

①长建筑工程质量的保修期限。按照目前的《建筑工程保修办法》,一般土建工程保修期为二年,水、电等安装工程一般为一年。

②扩大质量保修的责任范围。即包括房屋质量缺陷的直接损失外,应包括住户全部或部分的间接损失,如对住户财产的损害,因加固、维修而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或误工、误时等造成的损失。

③提高有关建筑质量管理规范、文件的法律效力。为加强工程质量的综合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依据,并对一些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企业、项目管理、承包者等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有力的处罚。

1.4 建筑工程质量验评管理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做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見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现;在多单元工房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抹灰評定质量等级,这样显然检查面不广,评定的质量等级就依据不足。

1.5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2) 以人为核心;

(3) 以预防为主;

(4)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5)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猜你喜欢

控制与管理
浅析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房地产项目投资前期工作浅析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浅谈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浅谈铁路工程招投标与投资控制
工业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
做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基于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分析探讨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