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分析

2017-10-19李京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涯观念毕业生

李京丽

[摘 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就业难除了社会因素外,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成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大学生对个人和社会工作环境的认识不足,是导致就业观念问题的主要原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和工作世界探索,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正确定位自身价值;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认知,形成务实、合理的就业期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我效能感,从容面对挑战。

[关 键 词] 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我认知;职业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86-02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更是高达756万,创历史新高,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另一方面,相对于大学生就业难,企业也出现了“招聘难”“用工荒”的尴尬局面,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除了就业难的社会环境因素外,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成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所持有的观点、态度和看法,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的[1]。由于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就业观念也不尽相同,具有独特性。笔者参考了国内众多学者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研究情况,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足,盲目择业现象严重

当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學生盲目乐观、过于自信,自我评估过高,就业时挑三拣四,错失了很多不错的发展机会[2];一些大学生过分攀比,认为自己找的工作一定要比身边的同学朋友好;还有些学生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跟多数人保持一致,认为这样才不会出错,不从自身实际出发,缺乏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从众。这些不良的就业心理主要源于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考虑问题不从自身实际出发。

(二)就业期望不合理,就业观念落后

一些毕业生还以为现在的大学生跟以前一样,是社会上的精英,毕业后有理由获得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的职位,不愿意降低就业期望,就业观念严重滞后。这大多源于他们消息闭塞,把自己关在校园内,故步自封,不了解当前的社会职业发展状况。

(三)职业自我效能感低,就业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加上每年毕业季各大媒体大肆鼓吹“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等,使毕业生陷入更大的恐慌。有些毕业生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严重缺乏自信心,一方面担心书本上学的知识陈旧,自己又没有工作经验和优势,没有人会愿意提供给自己岗位,不敢竞争,害怕失败;另一方面,毕业生又过分看重第一份职业的影响力,不敢轻易选择。

二、职业生涯规划概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特质,包括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职业环境,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建立暂定的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合理的安排。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评估

生涯规划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在生涯规划时,首先要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选择及决定才有据可依。认识自己需要对个人的人格特质、兴趣爱好、需求、技能、价值观等进行探索分析,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职业倾向。

(二)社会工作环境分析

要充分了解所处社会工作环境的發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从各种可能的职业需求条件入手,了解其要求、条件和待遇,并为之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

(三)生涯决策

综合整理个人特质和社会工作环境信息,形成切合实际的、有实现可能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同时还要正确处理生涯决策过程中影响生涯信念的各种障碍。

(四)行动

行动是将探索和目标落实的阶段,合理安排大学阶段专业学习、实践、课外活动、实习、休闲活动等,为实现目标做好个人准备。

(五)反馈、调整、再评估

自我和外部社会工作环境都在发展变化,随着这些变化,或许发现过去的规划已不适合自己,这就需要再次进行探索、评估、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

目前,尽管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理念普及不够、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低、教育形式单一等众多问题[3],但不可否认,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职业发展环境,使其具备良好的自我和职业认知,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定位,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以此树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素质和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对就业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对个人和社会工作环境的认识不足,是导致就业观念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自我和工作世界探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因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必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正确定位自身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我探索,通过各种专业测评、活动体验对个人的人格特质、兴趣爱好、需求、技能、价值观等进行探索分析,引导学生认清自身的特点和潜在优势,正确定位自身价值,建立适合自己的生涯期待和暂定生涯发展目标[4],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就业的主体,就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价值追求不同,适合的职业也不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收获、成长,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认知,形成务实、合理的就业期望

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工作环境分析。引导学生在生涯期待和暂定生涯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媒体、书面资料等收集关于目标职业资料的概述、现状及发展趋势、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及待遇、从业所需资格条件(包括学历、性格、所需技能)、晋升经验条件等基本信息;对本行业的师兄及前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实际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及对工作的感受和看法,得到他人的主观经验;还可以对目标职场进行实地参观,形成个人的第一手体验。通过以上途径对目标职业进行静态的、动态的、主观的、客观的资料探索,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及形势,建立良好的职业认知,认识到大学生群体就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更新观念,形成务实、合理的就业期望。

(三)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从容面对挑战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社会工作环境,探索个人特点和潜在优势,通过搜集和分析社会工作环境资料,认清个人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在自我和工作世界探索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其他情况,形成个人的职业决策风格,这种决策不是随机的、盲目的,而是在自我和工作世界探索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得到我想要的”,当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时,就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坚定自我,从容面对选择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傅新华,阳琴.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教育探索,2009(7):147-148.

[2]肖国峰,廖康礼.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134-135.

[3]刘景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3):49-51.

[4]吉晓琳.浅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时代教育,2013(1):65.

猜你喜欢

生涯观念毕业生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