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7-10-19宋霖张娟王权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水产教学内容

宋霖 张娟 王权

[摘 要] 根据高职院校水产养殖专业进行水产微生物教学的实践和体会,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进、考核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水产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72-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要在具备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1]。水产微生物学作为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一般理论知识,又涉及其在水产动物疾病病原、诊断和防治,养殖水体水质改善,水产饲料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同时又为水产养殖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起到知识衔接和纽带作用。由于教学内容抽象,又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点繁多、零散,对基础知识薄弱的高职学生而言,会感觉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高职学生,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2],紧跟专业发展的步伐,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水产微生物学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

现今在水产微生物学教学中,就教学内容而言存在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我校水产养殖专业所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水产微生物学》,教材内容涵盖面广,而课程只有45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3学时,课堂中难以讲清全部内容。(2)教材内容与水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及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等课程互相渗透。(3)水产微生物学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飞快,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滞后。(4)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只是一些验证性实验,且实验间连贯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将所学技能融会贯通,无法达到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陈旧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难以适应今后工作岗位中的相应要求。

(三)考核方式单一

旧的考核模式是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导致学生在期末单纯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搞突击而不重视学习过程,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能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精炼课堂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理清主线,抓住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紧密联系各章节,形成框架,将教学内容系统化。其次,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以针对性和应用性为原则,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如在微生物的基础内容中着重选取细菌、真菌、病毒这些重要的微生物内容进行讲授,并和实验课紧密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其他类型的微生物可选择性地进行简单介绍[3]。对于水产微生物学与水产养殖专业其他课程的重复问题,则紧扣水产微生物学的范畴,着重讲述与水产动物疾病相关的微生物种类,及如何利用水产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中为水产养殖业服务的问题,这样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交错重叠,又能了解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授课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将教材的经典内容与现代技术及水产微生物学研究发展最前沿的内容相融合,此外,将生活、生产实践中与微生物联系紧密的实例、案例引入进来,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水生微生态学一章时,侧重讲述净水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特性、在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中的使用效果以及对水产动物的影响。讲水产动物病原微生物时,引入病例和取样培养特征,让学生由此判断可能感染的病原,启发学生将该病原菌的病原特征、培养特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更系统地与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对病例的解释完成授课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在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时,将模式图、三维立体图像和真实图片展示给学生,把显微镜下的影像信息搬到教室;讲解“病毒感染过程”“细菌的二分裂繁殖”等过程性的知识时,将其设计成动画或采用视频方式;将革兰氏染色、纯种分离等操作步骤与方法以教学录像的方式展示,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成清晰动态的画面,使学生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将课本中大量的文字内容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突破了课程的难点,极大提高了水产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黑板教学,而要与板书相结合。板书是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浓缩,这样可以使学生明晰教师课堂讲授的思路,提纲挈领。

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采用启发式、对比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啟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在讲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时,先告诉学生通过染色后,细菌被分成了紫色的阳性菌和红色的阴性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接着讲述细胞壁的构造,引导学生找到答案。这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联系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介绍细菌、真菌、病毒的基础知识时,针对各自的特点,采用对比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制作出表格,比较异同,有助于学生将凌乱的知识系统化,降低学习难度。在介绍微生物与水产动物饲料前,引导学生采取合作或独立查阅资料,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讲课的形式,实现师生主体角色的互换,还可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非单纯地知识摄取,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重置实验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实验内容多课时少的现状,分析学生在水产养殖实际工作岗位上应具有的相关技能,整合优化实验项目,形成基础实验和应用实验两个模块。

基础实验主要包括微生物实验常用器材的洗涤、包扎与灭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保藏,在获得相应的菌株后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和鉴定,包括染色技术、形态观察、大小和数量的测定、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4]。整个基础实验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和整体性,强调操作的连贯性,使学生了解掌握整个实验过程,知道本实验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增强责任感。此外,摒弃传统实验提供菌株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方式,化“实验”为“试验”,虽然结果不再可预见,但却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实验成功后的收获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课所掌握技能的实际应用性。由于实验结果未知,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把控全局的能力。

应用实验设定为自主设计实验项目,体现微生物在水产养殖实践中的应用,开展校园河水中微生物检测、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制备、鉴定水产动物病原菌等实验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安排,对未知的实验结果进行判定与分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由于学时限制,要让学生完成所有实验,必须将几个实验科学合理地穿插安排,如做培养基配制实验前让学生在充分预习实验指导的基础上为微生物划线培养提前准备所需器材,利用中午或者下午课后的时间消毒灭菌,在后续实验实施过程中穿插上一次接种实验的结果,这样既做到了实验课时间安排紧凑,又使学生完整地实践了微生物实验环节,培养了水产微生物操作技能全面的人才。

(四)变革考核方式,综合评定成绩

将考核贯穿于水产微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以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并重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理论考核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学习表现、完成作业情况,期末考试试卷主客观题并存,同时又有所侧重,偏重于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试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书本的独到见解,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到思维方式向新方向变革。实验考核主要是对于一些基本实验技术采取实地操作的形式考核,如无菌接种技术、生理生化测定技术等,严格考查每一个细小操作环节,对操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进行打分,另外还要将课堂讨论活动的专业表现、实验报告书写的全面性作为参考依据,三项内容综合后给出成绩,这样避免了过去学生互相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鼓励学生认真实验,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体系,对提高水产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等资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讨论积极发言,主动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准备,操作有误或实验结果不理想时作好实验记录和分析,与教师联系安排时间重做,学生的综合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还有部分学生反馈对该课程学习的感受并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今后的水产微生物教学过程中,将继续努力地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水产微生物学的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适用型、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雷莉辉,曹授俊.高等职业教育《動物微生物》課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行业论坛,2012,10(33):81-82.

[2]黄夏.高职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轻工业,2011(8):171-172.

[3]谭凤霞,彭本英,罗静波.水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8):270-272.

[4]安晓萍,齐景伟.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9):30-31.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水产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应用“小组讨论法”改进《微生物学》教学的初步实践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