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临床疗效研究

2017-10-19樊佃怀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8期
关键词:疗效

樊佃怀

【摘要】 目的 探讨并比较左胸路径、右胸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8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 按照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左胸路径治疗, 观察组给予右胸路径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3年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7.21±4.06)d、手术时间(223.4±10.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46±3.32)d、(303.3±11.1)min, 术中出血量(400.7±12.1)ml

明显少于对照组(523.4±10.2)ml, 淋巴结清除量(50.4±8.5)个明显多于对照组(38.7±5.5)个,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3%略低于对照组的27.2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3年随访发现, 观察组复发率3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胸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疗效更为显著, 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左胸路径;右胸路径;胸中段食管癌;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left thoracic approach and right thoracic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88 middle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order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ft thoracic approach,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ight thoracic approach.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indicators, complications and 3-year recurrence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17.21±4.06)d, operation time as (223.4±10.3) min

than (22.46±3.32) d and (303.3±11.1) min, obviously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s (400.7±12.1) ml than (523.4±10.2)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viously more number of lymph node clearance as (50.4±8.5) pieces

than (38.7±5.5) piec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oper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little lower incidence as 22.73% than 27.27%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3 year of follow-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recurrence rate as 31.82% than 65.9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ight thoracic approach provides remarkable efficacy in treating middle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eft thoracic approach; Right thoracic approach; Middle thoracic esophageal carcinoma; Efficacy

胸中段食管癌屬于我国恶性肿瘤, 其致死率排名第二[1]。该病患者预后效果较差, 临床治疗目的是降低术后复发率, 从而使患者生存率得到有效提升[2]。目前, 治疗胸中段食管癌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 其手术路径包括左胸和右胸, 虽然左胸路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 但这两种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均有疗效[3-5]。因此, 将两种路径进行比较, 能让医师选择更好、更快的路径进行手术[6]。本次研究就针对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优劣进行了探讨,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照序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观察组男27例, 女17例, 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54.6±6.4)岁, 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8个月;临床分级:Ⅰ级12例, Ⅱ级20例, Ⅲ级12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6例, 年龄35~74岁, 平均年龄(54.3±6.4)岁,endprint

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7个月;临床分级:Ⅰ级11例, Ⅱ级22例, Ⅲ级11例。入选标准:心肺功能正常者;无精神疾病者;无意识不清者;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此研究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对比。

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右胸路径治疗, 即医师首先让患者进行左侧倾斜45°卧位, 在右前胸外侧切入胸腔, 通过第4肋与第5肋之间间隙进入, 再将脐静脉弓进行结扎以及切断, 将胸中段食管以及肿瘤进行游离, 然后清除淋巴结, 从上腹正中进行切入, 将胃进行游离让此与幽门水平, 再清除局部淋巴结, 需要加强对胃网膜中右动脉的保护, 将食管裂孔扩大到3~4指宽, 再将胃进行转移到右侧胸腔, 同时将胃提拉到其顶部并与食管相吻合, 最后将固定好的胸膜以及胃壁进行缝合, 这样可以使食管与胃之间的张力得到降低, 再进行逐层关闭, 只将引流管留置即可[7-9]。

对照组给予左胸路径治疗, 即医师首先让患者进行右侧倾斜45°卧位, 后在左后胸外侧进行切入胸腔, 通过第6肋与第7肋之间的间隙进入, 将胸中段的食管以及肿瘤进行游离, 然后清除淋巴结, 再根据肝脾间的膈肌进行切入, 并将胃进行游离, 将胃网膜中的右动脉以及血管弓进行保留, 同时将胃的左动脉进行双重结扎, 并清除淋巴结, 再将胃提拉到主动脉弓上并与食管吻合, 再清除颈部的淋巴结, 最后将胃提拉到颈部并与食管吻合[10-12]。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量;并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年复发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7.21±4.06)d、手术时间(223.4±10.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46±3.32)d、(303.3±11.1)min, 术中出血量(400.7±

12.1)ml明显少于对照组(523.4±10.2)ml, 淋巴结清除量(50.4±

8.5)个明显多于对照组(38.7±5.5)个,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以及3年复发情况对比 术后,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3%略低于对照组的27.27%,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3年随访发现, 观察组复发率3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我国较为严重的疾病中就包含有胸中段食管癌疾病, 该病若发现淋巴结转移或局部复发等均可导致患者死亡[13]。目前我国还无法根治此疾病, 治疗此病的主要目的就是延长患者生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4]。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 但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相当频繁且复发率相当高, 为此需探讨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手段[15]。除基本的手术安全问题以外没有其他安全问题发生的情况下, 要最大可能清除淋巴结, 从而降低淋巴结局部转移情况以及复发情况。以往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入路基本是从左胸进行切入, 虽然其治疗路径有一定的疗效, 但其弊端较大较多[16]。例如, 手术入路时的视线受阻, 空间限制也较大, 这就加大了清除上纵隔淋巴结工作的难度, 对于颈部上的淋巴结也无法清除, 所以, 左胸路径治疗方法还有待改进[17]。

张金敏等[18]对87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采取三切口右胸路径手术研究发现, 右胸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远比左胸路径治疗疗效好, 复发率低, 淋巴转移量少, 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发现, 术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右胸路径对胸中段食管癌进行治疗, 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手术时间,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量, 而且對患者进行3年随访后发现, 右胸路径治疗中段食管癌复发率明显低于左胸路径治疗。

综上所述, 给予右胸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显著, 与传统的左胸路径治疗相比, 右胸路径治疗更具优势, 能够更加有效降低复发率以及淋巴结转移频率,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毅, 张建辉, 尉腊革, 等. 胸中段食管癌不同手术路径临床对比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8):2485-2486.

[2] 王艳. 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安徽医药, 2007, 11(12):1139-1140.

[3] 马洪海, 杜贾军. 两种手术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疗效比较.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1):67-72.

[4] 杨景先, 陈晓峰, 王侦伟, 等. 左右胸不同路径手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7):5-7.

[5] 张宁夫. 两种手术路径胸中段食管癌治疗效果研究. 当代医学, 2017, 23(1):115-117.

[6] 杨鲸蓉, 郭帅, 徐驰, 等. 食管癌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路径.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5, 31(9):574-576.

[7] 吴中华. 两种手术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疗效的比较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1):1460-1461.

[8] 鲍传明, 彭均伟. 三切口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3(4):629-632.

[9] 牟绍兰.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路径变异分析.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14):124.

[10] 姜宁. 胸下段食管癌经左胸与右胸入路手术效果比较. 山东医药, 2015, 55(30):41-42.

[11] 薛肖雷. 左右胸不同路径手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3):219-220.

[12] 田晓峰, 陶敏. 不同手术路径对食管贲门癌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 吉林医学, 2012, 33(24):5171.

[13] 李伟, 李仁拴, 苗满园, 等. 3种术式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4(2):222-226.

[14] 郭建峰, 李喆, 许瑞彬, 等. 中下段食管癌Sweet式中横膈边缘切口新路径的效果及安全性.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17):89-92.

[15] 蔡华新, 黄灿华, 陈志杰, 等. 不同手术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癌症进展, 2016, 14(9):904-906.

[16] 陈少杰. 60例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手术路径和并发症防治分析. 中国临床医学, 2001, 8(3):293-294.

[17] 魏丹. 胸部中、下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基层医学论坛, 2003, 7(7):637.

[18] 张金敏, 张松林, 胡旭. 两种手术路径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吉林医学, 2014, 35(18):3925-3926.

[收稿日期:2017-05-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