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柔十七岁,不再迷茫

2017-10-19董晓燚

电子竞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段位战队俱乐部

董晓燚

“在没打职业之前在做什么?”

“代打啊。”

几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在对社会的认知还停留在最基本的时候,都有过这么一段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凭借着自己对游戏高超的理解能力和年轻人的一点傲气,对未来没有什么详细的规划。

年轻人嘛,还小。当时的他还是这么想的,“其实之前也跟朋友组过一些战队打一些比赛。”我一惊,一些战队?“嗯,一些,”他肯定的点了点头,“因为只是随机的一些小比赛,跟一些在比赛群里认识的朋友组成小的战队,打完比赛之后队就散了。”

这些萍水相逢的朋友们来来回回,大大小小的比赛一直连续不断,用他的话,“随随便便组成的战队”,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他也习惯了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也不知道游戏可以变成一项规范化的工作,成为一项完整的职业。“没有想过找一个固定的战队,也没有想过要成为职业选手。”而家长对于他的这种状态,也早就习以为常。代打赚来的生活费让温柔没再伸手向家里要一分钱,家长们也到觉得这作为一项职业未尝不可。

代打,作为很多MOBA类游戏催生的灰色地带的职业,成为了很一部分技术好段位高的人的赚钱途径。打游戏还能赚钱,让很多年轻的人觉得这是一件躺着赚钱的天大好事。但是吃“年轻饭”的代打行业,对年龄和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一旦这些代练的年纪增长,工作经验的缺失会让他们的未来变得迷茫。

“那为什么又选择来打职业呢?”

“就……不想在家打游戏了。”

不想在家打游戏?我不禁笑出了声,他果然还是个孩子。先前口口声声说着不想打职业,不必想组战队的温柔,居然在微信上主动找到了WIG的教练,想做一项职业选手。这样的态度变化让人摸不转头脑,打职业的初衷却也令人啼笑皆非。

“人老了,年纪大了。”他跟我说,“十七岁了,要想更多的东西了。”

这个小孩子在我面前,假装成一幅小大人的样子,用还有些稚嫩的语气感慨着自己的成长。“十七岁了,就该想一些比之前更多的东西了。”

男孩子总有这么一个瞬间,茅塞顿开,突然想明白自己不该每天无所事事,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一点规划,这样的改变,叫做猛醒。他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变化,什么时候想明白不能在想之前一样每天日复一日的靠接代打的单子挣钱。对游戏的认知和理解,不该被每天这样毫无动力的浪费着。

但是刚作出这个决定的他,对职业选手并没有什么认知,他以为的职业,就是每天昼夜颠倒的作息和无休止的训练。

来到俱乐部的时候,教练觉得这个孩子满是灵性也聪明,经过训练的话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选手,就把他放到了一队。但是一队高手云集,习惯打C位的他不得不被安排去打辅助。温柔是个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虽然心底里不是很愿意这样的位置安排,却也默默的接受了。

細心的教练发现了他内心的这种变化,找他聊天。最开始的时候,温柔不太愿意讲,他是个不太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服从教练的安排其实是作为职业选手必备的一项素质教养。但是无论是打比赛还是日常训练,每一个打C位的人都按耐不住自己那一颗想秀的内心。

“来了二队不觉得有点委屈吗?”

“打职业,其实也是想让自己开心。”

我们这些成年人好像在社会摸爬滚打这些年,好像已经逐渐习惯了凑合,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压抑自己的内心,也习惯了对利益和情感的权衡。这样简单的道理,我们大多数人都因为各种羁绊和牵挂变的不愿开口,宁愿委屈着自己。但是温柔说到底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他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来到二队的他终于可以是用自己最擅长的位置了,可是很快又有一个问题来了。作为全队内段位最高的人和之前在一队打过辅助的经验,他是最好的作为指挥的人物。所以在注意发育的同时,要始终盯紧小地图,注意全队的状态和位置,还要提防着对手的gank。教练担心,怕他不能一心多用影响到整个队伍的发挥。

“我可以。”这三个字从温柔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教练一惊,却坚定的选择了相信。而这三个字,他也确实说到做到,教练在聊起现在的二队赞不绝口,“十七岁的孩子,扛起了队长的重任,也从此踏上了奔向更远舞台的征程。

我采访他的时候,他们刚刚从上海回到基地,参观了许多一惊打入KPL的老牌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内的专业的氛围和选手打比赛的心态,给了他很大的冲击,让他想成为一个比现在更成熟更稳重的人。

“只想赢。”他跟我说,年轻却坚定。

猜你喜欢

段位战队俱乐部
联觉段位:中国新诗的有机性叙事
“复兴号”美食“新段位”
超能磁战队
超能磁战队
中国蓝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