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汽车背后的法律问题

2017-10-19白琳车玉龙

法庭内外 2017年9期
关键词:账号交通事故条款

白琳 车玉龙

共享汽车背后的法律问题

白琳 车玉龙

在共享单车风头正劲之时,共享汽车的发展也方兴未艾。近日,一则“驾照0分者开车撞人致死”的新闻,再次将共享汽车拉回大众眼球。据报道,一个驾照被扣12分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借用朋友账号租用了一辆共享汽车,在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将3人撞倒,其中1人当场死亡。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于共享汽车安全问题及责任分担问题的关注。

“共享”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分时租赁,共享汽车就是汽车的一种租赁形式,18年前发迹于欧美,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但发展迅速,仅北京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五六家的共享汽车平台,同时现在也已开始进军二三线城市并向全国蔓延。

共享汽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的闲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但同时其背后的法律问题也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目前我国汽车租赁行业并没有全国性的管理法规,各地政策标准也并不一致。

作为使用共享汽车的第一步,用户应当在该平台上注册身份信息,通常平台都要求申请人提供驾驶证、身份证、照片等信息才能予以认证。相较于传统的汽车租赁方式,共享汽车的租赁方式,省去了面对面的人工审查,无形中放大了安全隐患,并且非注册用户可以在软件中使用注册用户的信息进行身份认证,一旦经过认证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租赁的相关操作。例如原本没有驾驶执照的人员可能使用注册用户的信息进行租车,据报道,已经出现了未成年人使用父母账号,驾驶共享汽车的事例。

如今该问题已经引发不少平台的关注,有专家提出,相关平台应当提高技术手段予以防范,例如人脸识别制度、黑名单制度,等等,目前已有企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对驾驶员予以认证。除了技术层面之外,用户应加强自我约束,自觉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认证。

由于共享汽车“随租随还”的运行模式,分时租赁汽车一般处于“无人值守”状态,驾驶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与平台相关人员接触,许多人妄图“钻空子”,希望可以通过借用他人账号的方法进行租用汽车,而不少注册用户也因为碍于家人朋友面子或是其他考虑,出借自己的账号给他人使用,借用时甚至根本不了解驾驶人真实的驾驶情况。然而,一旦出现交通事故等情况,账号注册者可能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自己陷入不利情况。

首先,实践中不少共享汽车平台在与注册用户的协议中,规定了注册用户不得出借账号等内容的相关责任条款,因此从合同法的角度讲,擅自出借账号的注册者可能会承担违约责任。其次,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也可向注册用户主张赔偿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一旦交通事故涉嫌刑事犯罪,作为注册用户,因其为肇事者提供的工具,且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驾驶员驾驶车辆存在放任态度,很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建议共享汽车平台的注册者不要轻易出借自己账号给他人,要保管好自己的账户信息,并且提醒友人遵守规则。

目前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车辆损坏、刹车失灵等问题,而汽车本身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但现实却是没有人能够保证共享汽车百分之百的安全。尽管不少企业也逐渐加大了对车辆的安全维护,但据报道,某租车公司每日巡检其在北京投放的500辆共享汽车,需要近50人的团队进行维护,运营成本很高,并且难度较大,如果有用户蓄意破坏车辆,由于车辆短期的多次使用加之各种因素,很难认定责任发生原因和责任人,造成追责困难。

目前不少共享汽车平台为了避免因安全问题引发的责任,都在与用户的协议中加上一条类似的“免责条款”,即“概不就汽车做出任何保证,无论是明示或是默示的,包括任何关于汽车适用性或良好性的默示保证。如果会员在驾驶过程中确定汽车可能出现问题,应停止使用并联系客服”。笔者认为,由于汽车不同于自行车,车况是否安全,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用户亦没有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因此,共享汽车平台作为服务提供者,作为租金的收益方,有义务提供安全合格的车辆。合同法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共享汽车平台的这项免责条款不合理地免除了其原本应当提供安全服务的责任,应当认为是无效的,其不能通过此格式条款来予以免责。

因此,如果是因为车辆问题所产生的交通事故,不论是汽车产品质量缺陷还是有人恶意毁损,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如果共享平台可以确定有人恶意损毁车辆,可在承担责任后向该侵权人进行追偿。

除此之外,共享汽车还面临信息安全、车辆所有权、车辆停放、违章处理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之前在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问题,共享汽车如何吸取前车之鉴,更有序地发展,成为当前特别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进行科学有序的监管,制定相关规范,明确责任分配,真正利用此种新兴事物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平台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管理能力,提高行业自律水平,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共享经济的火爆发展,也给消费者的素质和社会诚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也应注意自身行为,严格遵守使用规则,正确使用共享事物,共同建立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

猜你喜欢

账号交通事故条款
性侵未成年人新修订若干争议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彤彤的聊天账号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正确审视“纽约假期”条款
On Knock-for-Knock Principle:Analysis of SUPPLYTIME 2017 Clause 14(a)
我国社交媒体账号的对外传播之道——以“人民日报”Facebook账号“特朗普访华”议题报道为例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