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陪伴式情感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7-10-19何伟方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陪伴量表

蔡 琳,何伟方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临床护理·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陪伴式情感干预的效果观察

蔡 琳,何伟方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探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8例慢性精神分裂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要求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陪伴方式下的情感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阴性症状量表(SANS)比较干预的结果。结果干预后,组内BPRS、SANS和NOSIE的消极因素评分显著降低(P<0.05),NOSIE的积极因素评分显著升高(P<0.05);在干预后,BPRS、SANS和NOSIE的消极因素评分在组间出现降低,NOSIE的积极因素评分出现升高,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陪伴式情感干预使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感觉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爱,可行性高,值得深入研究后在临床推广。

陪伴式;情感干预;精神分裂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companying emotional intervention on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Method]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outine mental illnes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by emotion (NRSIE), Negative Symptom Scale (SAN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BPRS), hospitalized patient observation scale (NOSI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SANS).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factors between BPRS, SANS and NOSI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negative factor scores of BPRS, SANS and NOSI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were less than 0.05), the positive factor score of NOSI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The negative factor scores of BPRS, SANS and NOISE were decreased between the groups, positive scores of NOSIE were increased,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Accompanimental interventions allow chronic schizophrenia to feel the care of the family and society. The feasibility is high and it is worth in-depth study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companion; emotional intervention; chronic schizophrenia

精神病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期间,多以封闭方式管理[1],主要靠药物进行症状的控制[2]。研究发现,只依赖药物,难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控制[3],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脱离社会与家人,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4],而患者自身也会因为缺少与正常社会的交流,而使自己感觉更加孤独,患者再次回归社会将不再现实。在本研究中,笔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陪伴式情感干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全部15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名。对照组男40人,女39人,平均年龄(34.65±11.87)岁,平均病程(4.38±1.26)年,观察组男38人,女41人,平均年龄(36.37±12.71)岁,平均病程(4.22±1.41)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精神疾病要求护理,遵守医嘱,对患者活动范围和时间做限制和规定,督导患者用药,观察用药过程中表现,明确患者发病,治疗时间,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护理,使患者状态稳定。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陪伴方式下情感干预,该方法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使患者自我认清正确的事实,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基本理念是从家庭、社会和医院三方面出发,进行情感干预,基本原则是遵循人的机体和心理辨证统一的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2.1 医院内关系的建立 (1)护理人员以患者家人的角度与患者进行沟通,用感同身受的方式与患者建立关系,比如以自我家庭为例,向患者讲述事件,唤醒患者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记忆,减少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孤独感,时刻感觉到被关注;(2)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以患者亲属称谓沟通,使患者感觉如同亲人对自己进行护理一般,淡化医疗的关系。

1.2.2 家庭范围内的支持 (1)在常规护理过程中,了解患者家庭生活中出现问题,如婚姻或者财产压力等,主动及时与患者沟通,以交换想法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以教训口吻进行;(2)根据患者病情指定家属探视时间,如果病情稳定,经主管医生批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做出有利于康复的调整,适当加大探视频率,可使患者恢复更快。

1.2.3 社会活动 根据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利用艺术团体活动等形式,进行康复训练。(1)每周选4~5个下午1小时的时间,让患者集中欣赏节奏轻快的音乐;(2)发掘患者中有艺术特长的人,指导其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对此项内容感兴趣的患者进行小讲座。

1.3 评价指标

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5]、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NOSIE)[6]、阴性症状量表(SANS)[7],比较患者在入院时和干预90d后得分。

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为18个条目,包括关心身体健康,焦虑,情感交流障碍,概念紊乱,罪恶观念等,每项目评分为1~7分,总分18~126。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NOSIE)分为30个项目,每项均为一条描述性短语,按照具体现象和症状出现的频度给分,每个项目评分为0~4,该量表分为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得分,各项的总分在0~60,分数越高表示对象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程度越深。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为24项5个分量表,为情感平淡或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每项目得分0~6,总分0~120,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组内BPRS、SANS和NOSIE的消极因素评分显著降低(P<0.05),NOSIE的积极因素评分显著升高(P<0.05),BPRS、SANS和NOSIE的消极因素评分在组间出现降低,NOSIE的积极因素评分出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BPRS)评分比较分,N=79)

注:d=干预前-干预后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NOSIE)积极的因素评分比较分,N=79)

注:d=干预前-干预后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NOSIE)消极的因素评分比较分,N=79)

注:d=干预前-干预后

表4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NS)评分比较分,N=79)

注:d=干预前-干预后

3 讨论

研究表明[8],对于精神分裂患者,仅靠在医院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对人的社会属性恢复难以起到作用,患者也会产生社会功能的缺失。实践后发现,如果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社会功能康复的辅助措施,则更可能使其回归到正常社会中。医生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经典阳性症状都具有比较高的识别能力,但对阴性症状,却力不从心,患者也会因为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导致个人情感被封闭。本研究在医院的环境里,营造出类似于正常社会的环境,使患者虽处医院之中,却能感觉家庭、社会的气氛,这是陪伴式情感支持核心所在。通过模拟气氛营造,使患者对外部的环境产生内心体验,就有可能产生更为深刻的心理正向变化。陪伴式情感干预注重降低患者的自身孤独感和封闭感,将封闭的内心打开,重新恢复与社会的交流。

研究表明,陪伴式情感干预与常规方法相比,在患者症状的改善方面,有显著效果。在干预中所利用的方法,对病情缓解均产生一定作用,不同形式干预的效果也有很强针对性,如家庭的支持和艺术方法介入,对心理活动起到显著的调节,欣赏音乐和舞蹈的练习,让患者更加愉悦;书法与绘画的练习,对内心孤独感的消除有着不可轻视的效果。干预措施巧妙地将人与社会还有艺术结合到一起,将艺术和医学也进行了协调,用艺术的方法为医学服务,对患者的阴性症状起到了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陪伴式情感干预使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感觉到家庭与社会的关爱,可行性高,值得深入研究后在临床推广。

[1]吴越,杨雀屏,程灶火,等.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125-128.

[2]张永艳,赵景新,王秀梅,等.药物联合改良式森田疗法及内观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6):999-1001,1010.

[3]刘国友,宋君伟,张文佳,等.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2):1775-1777.

[4]许小梅,郝翠杰,施玉梅,等.艾地苯醌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1253-1256.

[5]祁恩秀,姚惠珍,姚海琴.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技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8):933-935.

[6]王奎玲,李高平.精神科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护理工作的积极影响[J].大家健康,2014,8(12):225.

[7]胡吉玲.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351-360.

[8]徐良雄,高卉,刘祖松,等.定期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448-1451.

Observationontheeffectofaccompanyingemotionalinterventioninpatientswithchronicschizophrenia

CAILin,HEWeifa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shui,Zhejiang 323000,China)

R473.74

B

1672-0024(2017)05-0040-03

蔡 琳(1974-),女,浙江丽水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精神科护理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陪伴量表
陪伴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陪伴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