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17-10-19张付芝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模块体系医院

张付芝,潘 晨,刘 莹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教学研究与管理·

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张付芝,潘 晨,刘 莹@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加强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徐州医科大学构建了由组织管理体系、培养内容体系和培养形式体系组成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teachers’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clinical teacher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y in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hich is composed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ultivating content system and cultivating form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is system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Keywords: clinic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y;training system

1 背景

临床教师承担着医学生临床教学任务,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临床教师同时承担着医生和教师双重职业角色,而临床工作又往往与经济利益挂钩,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医疗工作上,教学成了额外的负担。有研究表明,临床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能力欠缺、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意识薄弱等不利于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问题[1]。高等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近年来也在积极地寻求对策,通过教学激励措施[2]、开展教学竞赛[3]等活动促进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但由于临床教师分散于各个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这些活动也只能调动一部分教师参加,很难系统、整体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如何构建完善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健全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保障机制,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徐州医科大学于2011年9月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围绕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由组织管理体系、培养内容体系和培养形式体系组成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而保障与提高临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2.1 三级组织管理体系

我校目前有3家直属附属医院,1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布于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4个城市,临床教师也分散在这14家附属医院中。针对临床教师分散、相关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活动组织难以实施到位的情况,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后定期组织召开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参加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协调会,以达成学校与附属医院在临床教师培养上的统一认识。依托现有临床教学管理机构建立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附属医院科教科和临床教研室组成的三级教师教学发展活动组织体系。为相关机构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为活动组织提供机构保障。一般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出整体培养计划,各附属医院科教科和临床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另外各附属医院科教科和临床教研室也可以根据本单位教师培养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需求,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其打造订单式培养计划。

2.2 模块化、分层次内容体系

依据中国医科大学牵头制定的《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4],临床医生应具备8大基本能力:临床技能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与保健促进、信息与管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为了培养具有以上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生,临床教师也应该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要求。据此我校构建了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横向上的模块化和纵向上的分层次培养内容体系。

2.2.1 横向上构建模块化培养内容体系 横向上建立了由师德师风和教学规范模块、人文素养模块、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模块、现代教育技术模块、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块、教学管理模块、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模块等7大模块内容体系。师德师风和教学规范模块,主要使临床教师对学校优秀教学传统、临床教学规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形成敬业爱生、勤学乐教情操高尚的临床教师队伍打下基础;人文素养模块主要使临床教师掌握基本的书法艺术、发声技巧、沟通艺术、教师礼仪等内容,促进临床教师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模块主要使临床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前沿理念、教学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独立完成从教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而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模块主要使临床教师掌握精品视频公开课、微课等制作方法、常用教学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对教育技术最新前沿的理念有初步的了解,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临床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块主要让临床教师了解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掌握常用的教育测量指标、形成性考核、Mini-CEX[5]、DOPS[6]等评价方法,能够根据教育测量结果评价教学效果,分析问题,促进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管理模块主要是让临床教师掌握基本的临床教学管理技巧,了解教学管理的新思想、教学管理伦理等内容,能够用来指导具体的临床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模块主要是让临床教师掌握教育研究、课堂观察的一般策略与方法,能够进行教研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及投稿工作,通过研究反思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2.2.2 纵向上建立分层次培养内容体系 纵向上根据临床教师从教职业生涯周期,将临床教师分为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教师3个阶段。根据处在每一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培养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图。

2.3 多元化形式体系

目前我校在临床教师培养方面形成了由教学观摩、专题研修班、临床教研室主任说课程和临床教师谈教学、临床教学专家报告会、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等形式体系。

2.3.1 教学观摩 教学观摩是安排优秀临床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临床教学环境。目前我校的教学观摩有2种形式,一种是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统一组织的公开教学观摩,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师统一到学校来参加;另一种是随堂教学观摩,各附属医院科教科将优秀教师课表通知参加观摩的教师,教师直接到达课堂进行观摩学习。

2.3.2 专题研修班 专题研修班是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设计相关培训内容,组织相关临床教师到学校脱产学习的一种方式,一般安排2~3天。专题研修班的举办需要学校和医院管理部门前期进行充分的沟通合作,协调处理好临床教师的教学与临床工作,让临床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专题研修班举办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相关培训内容设计安排工作外,也要做好临床教师的后勤保障工作,可以利用专题研修班学习期间安排临床教师到学校档案馆、图书馆进行参观,感知大学文化气息。我校近3年每年在4、5月份都会举办临床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目的是为了加强不同附属医院教师之间的交流,保障临床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在做好内容设计的同时会场布置连续3年都在学校新图书馆的一个多功能培训室进行,教师们在培训之余重温大学时光,感受图书馆的现代化、书香气,无形中就增添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3.3 临床教研室主任说课程和临床教师谈教学 临床教研室主任说课程活动是将所有附属医院或临床学院承担临床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研室主任集中在一起,围绕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建设分别进行阐述讲解,目的是了解相关临床教研室主任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是否准确、课程目标理解是否到位、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与实施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手段是否能够优化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是否合理恰当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把握课程的准确性、指导性和前沿性,建设同质化临床教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教师谈教学活动是临床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讲述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教学过程如何组织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临床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临床教师谈教学活动,临床教师能够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引导临床教师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学,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思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树立优秀教师典型,构建和培养临床名师队伍。

2.3.4 组织临床教学专家报告会 临床教学专家报告会一般是邀请校外临床教学专家做临床教学改革等相关专题报告,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开阔临床教师的视野,提升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我校都会围绕临床教学组织相关专家报告会,如2014年邀请到了台湾荣民总医院陈品堂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赖雁妮教授、向阳教授来我校做临床教学改革报告,通过报告会详细向我校临床教学督导专家、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临床教师介绍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标准化病人(SP)等临床教学技能考核方法,为我校进行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技能考核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3.5 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是同一节教学内容,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再共同探讨教案,彼此修改完善后,各自上课并相互听课,最后进行会诊式研讨[7]。针对临床课程教师分散在不同附属医院或临床学院的实际情况,定期针对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改变了传统集体备课以主讲人为中心其他人被动接受的局面,让所有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备课、上课、评课的过程,通过活动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 初步成效

通过历时5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由组织管理体系、培养内容体系和培养形式体系组成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基本覆盖了临床教师教学发展的全过程。近3年组织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活动覆盖了学校所有的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有效保障与提高临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教学督导专家近3年对临床教学督导检查情况来看,临床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普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检查评分表上督导专家评分和学生评分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且专家普遍反映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各附属医院和临床医院在教学质量同质化方面也都有了较大提高,各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的临床教师教学责任心、教学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效果都有了较大进步。另外我校作为江苏省首家接受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于2015年11月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现场考察,认证结论为“通过认证,有效期7年”。在认证现场考察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对我校的临床教学质量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我校构建的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在临床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学校临床教学的质量。

[1]张付芝,刘莹,陆召军.临床师资队伍培养路径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4):27-29.

[2]兰奎旭,王岩青,候英.完善教学激励制度对提高临床教学水平的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2):177-179.

[3]王士勇,卞亚红,罗虹.基于临床课程同题教学竞赛探讨临床教学[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10):982-983.

[4]孙宝志,李建国,王启明.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9-102.

[5]杨帅,李秋洁,范宇莹,等.Mini-CEX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87,143.

[6]孙有利,辛庆锋.DOPS在PICC术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10-11.

[7]李国华.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嫁接”的方式与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5(1):36-39.

Theconstructionandexplorationofthetrainingsystemforclinicalteachers’abilityofeducationandteaching

ZHANGFuzhi,PANChen,LIUYing@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221004,China)

G642.0

A

1672-0024(2017)05-0001-04

张付芝(1980-),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管理

徐州医学院2015年临床医学专项教学课题(编号:Xjylczx201502);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5JSJG061)

@

刘 莹,教授liuyingxzmc@163.com

猜你喜欢

模块体系医院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