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户要理性认识自配料

2017-10-19孙建广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配料霉菌毒素

文│孙建广(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养殖户要理性认识自配料

文│孙建广(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自配料在养殖业中的使用较为广泛。笔者作为农技推广员,在与养殖户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在养殖行业中使用自配料的养殖户占很大比例,尤其行情不佳的时候。同时,笔者也发现很多养殖户对自配料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通过认真梳理分析,笔者将养殖户对自配料的认识误区进行了总结,以引导养殖户理性认识自配料,降低养殖风险。

1.误区一:饲料配方简单,自己也能驾驭。不少养殖户认为,配方中的原料种类是固定的,无非是量多量少来回调配。如果想配出高质量的饲料,就在配方中增加饼粕类蛋白原料或提高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的用量。

理性认识:持有此观点的养殖户,多数对配方只是略懂皮毛。实际上,动物营养及饲料配方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的配方师不仅要掌握动物营养、饲料配方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产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大多数使用自配料的养殖户,只是通过碎片式的阅读和过去的养殖经验获得一定的动物营养学的知识与饲料配制技术。由于对这一行业缺乏系统的学习,养殖户往往凭借以往的经验调制配方或照本宣科地利用书本上现成的配方,饲料配方多数过于简单、粗糙,无法满足畜禽生产性能所需的营养指标。这样配出的饲料无法与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与财力研发出来的饲料相比。

2.误区二:自配料能降低养殖成本。有的养殖户通过对比自配料和商品料的价格,发现自配料价格比商品料价格低,就会认为使用自配料能降低养殖成本。

理性认识:饲料价格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养殖成本的降低,应该综合考虑日增重、料肉比(料蛋比)、死亡淘汰率等生产指标,科学评价自配料和商品料。有些养殖场虽然也能配出比商品料价格低廉的自配料,但由于其自身并不具备生产饲料的成熟技术和条件,会引起一

系列问题如原料选择不合理、储存条件差、原料质量难掌控、配方不合理、加工工艺落后、预混料不合适等,导致料肉比或料蛋比偏高、日增重低、动物死亡淘汰率高,治疗费用增加,间接增加了养殖成本。再如,许多养殖场不具备检测霉菌毒素的能力,但是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十分普遍和严重,各类饲料原料、各类配合饲料产品、各个地区、各个季节均有霉菌毒素污染,而有些养殖户对霉菌毒素的危害缺乏基本的了解,使用的自配料原料中霉菌毒素严重超标而不自知,最终导致饲养的家畜家禽发生霉菌毒素急、慢性中毒,影响了其生产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以及仔畜的成活率。这样的自配料不仅没有降低养殖成本,有时还会造成损失。

3.误区三:使用自配料更放心。自配料原料一般都是养殖场自己购买,许多养殖户信奉“眼见为实”,认为使用自配料比使用商品料放心。

理性认识: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与大企业相比,自配料采购原料毫无优势可言,采购的原料因为量小没有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养殖户普遍缺乏检测设备,对原料中的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无法检测,只能凭感观评估,难以把控原材料的质量,有时看似采购到便宜的原料,但里面掺杂了大量杂质,结果是花了并不便宜的钱买回来没有质量保证的原料。另外,还存在由于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导致自配料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隐性问题。

综上,笔者认为,畜牧业农业技术推广员要引导养殖户选用专业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减少自配料的用量。随着畜牧从业者认识的提高,大型养殖场与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合作将成为未来养殖业的主流模式。大型饲料集团生产的饲料,由于其自身的采购优势和大批量生产等优势,不仅价格公道而且能够保证质量的持续稳定,各类营养指数都能达标,其养殖效果自然更好,更能有效保证养殖户的利益。

猜你喜欢

配料霉菌毒素
丢失的配料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通过优化配料方案来提高熟料质量及降低配料成本
特殊的配料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Task 2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