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表达路径探讨

2017-10-17凌亚萍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7期
关键词: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

凌亚萍

摘要:文章在分析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的基础上,梳理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景观的相互关系,根据景观要素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探讨出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路径,以期为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观表达中得到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表达;桂林;路径

1.引言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逐步重视,“非遗”的内涵与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其保护与开发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化是景观的驱动力[1],将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在展现景观之美感、地域之特色的同时,又能传承与弘扬当地文化。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无论是形式多样的景观资源还是内涵丰富的“非遗”资源,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近年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从景观设计中为“非遗”提供展现平台、使“非遗”与景观相得益彰是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概述桂林“非遗”文化资源及梳理“非遗”与景观两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挖掘出桂林“非遗”的景观表达路径,以丰富桂林景观元素,提升公众感官体验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桂林的“非遗”资源丰富,截止2015年10月,桂林市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共有161项,其中,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58项,市级99项,市级的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美术、民间曲艺、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人生礼俗、民间舞蹈等13大类,涵盖了民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形式多元、内涵丰富。根据景观视觉与空间形态要素、心理行为与文化要素、生态环境等要素,桂林“非遗”的景观表达选取主要分为两大景观类型,其一是由五通“农民画”等民间美术,刘三姐等民间文学,“两头扯”婚俗等民间信仰以及桂林传统玉石雕刻技艺等传统技艺四类组成的展示类景观;其二则是包括桂曲、桂剧等民间曲艺,锣鼓舞、逗娘舞等民间舞蹈,彩调等民间戏剧,贺郎歌、林弹词等民间音乐以及划龙舟、炮龙等杂技与竞技在内的表演类景观。形成以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信仰、传统技艺、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杂技与竞技九大文化类型为基础的两大景观类型,为桂林“非遗”的景观表达奠定文化资源基础。

3.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景观的关系

“非遗”与景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桂林在“非遗”的景观化设计过程中,应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桂林特殊的地域特点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桂林“非遗”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依据桂林“非遗”的概况,本文總结归纳出桂林“非遗”与景观存在着如下几种关系。第一,景观是“非遗”的特殊表达形式,“非遗”是景观表达的重要内容,两者是内容与载体的关系。“非遗”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它体现了不同地区、各个民族原真的、典型的文化空间内涵。大部分“非遗”如刘三姐、桂林彩调、铜鼓等可通过一定媒介为载体,展现其内涵和价值。景观作为城市、园林、公园等必备的要素,恰好能够地充当载体的角色,通过提取“非遗”的精神、形象、符号,以色彩化、人性化的手段应用于景观设计中,提升城市形象,又弘扬“非遗”的文化精神。第二, “非遗”可以作为景观设计的良好素材,景观则可以呈现“非遗”的多元化内涵,即素材与作品的关系。对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而言,一些展示性较强的“非遗”项目,通常可以为景观设计提升观赏价值,而具有表演性较强的“非遗”项目则可以为当地的景观设计增添趣味性。一方面可以为桂林这座旅游城市塑造优美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非遗”传承的教育功能,吸引人们关注文化,为引导人们进一步学习“非遗”,了解桂林历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家喻户晓的刘三姐为例,当地通过深度挖掘刘三姐故事的内涵,在阳朔开展刘三姐大型文化水景展演,充分展现了刘三姐等民间传说的来源和内在精神。另外,桂林的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可以提取一定形式的“非遗”符号应用于景观设计上。通过将“非遗”素材应用于景观设计的方式拉近人们与“非遗”的距离。第三,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精神面貌往往可以通过某些媒介得以传达,“非遗”与景观在此可以说是媒介与目的的关系。桂林作为著名国际旅游城市,其中的城市景观往往是游客感受与了解桂林历史文化最直接的途径,而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文化历史是否得到重视和发扬,也往往体现在常见的景观设计当中。将桂林“非遗”的形象、符号等元素融入到景观当中,改变了传统仅仅作为旅游开发产品进行“非遗”保护的模式,拓展了“非遗”的展示空间,使“非遗”有形化,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更加贴近生活。

4.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表达路径

4.1 物化“非遗”形象,直观展现“非遗”内涵

展示类“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主要通过物化的方式形象地展现其内涵,物化“非遗”内在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用文字的方式在城市景观、公园景观等直截了当地书写“非遗”文化篇章,借助文字的直观性表达“非遗”的历史故事,从而丰富景观的文化内涵。桂林“非遗”的景观表达可利用碑刻等文字形式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园林植物园、道路两旁等景观中进行直观传达“非遗”的详细内容,或者是通过楹联以对称布置的方式在某些主题景区展现“非遗”的文化主题,还可以利用匾额书写“非遗”的详细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景墙、雕塑等形式展现“非遗”的特殊符号或者形象。以桂林全州剪纸工艺为例,结合景观所处的位置,利用剪纸的图案形象做出各色各样的指示牌,通过指示牌传达民间技艺,使景观更加美观大方。还可以通过景墙展现刘三姐之类的文学故事、神话传说的内容,以雕塑的方式展现故事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另外,充分利用景区的景观资源,将“非遗”具象地呈现在大众眼前,如象鼻山公园、七星公园的叠石铺装与“非遗”图案相结合,在塑造“非遗”形象之外,铺装的图案也可以传达桂林“非遗”的文化信息。

4.2 融“非遗”于景,提升“非遗”感染力endprint

除了物化,融“非遗”于景也是展示类项目景观表达的重要手段。景观场景的情节融入是指利用景观场景将具有文学性和观赏性的“非遗”依托建筑、植物、水、石等景观载体表达,通过阐释与升华其文化内涵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理念。首先,建筑不仅是景观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大多建筑往往依托地方的文化习俗而建立,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性,如将“永福福寿文化”融入建筑物当中,具有祈盼吉祥的深刻含义。其次,植物作为景观中的生态要素,也蕴含着深层的文化情节,如桂树象征富贵吉祥、银杏树象征坚忍不拔。再者,水的形态可根据桂林的文化特色,依托漓江等自然水资源,在保持自然水资源原真性的基础上,赋予“桂林山水传说”等“非遗”文化,增加“划龙舟”等“非遗”传統体育活动的展示,增添漓江景观的趣味性。最后,石头景观多与水景和植物相结合,共同展现“非遗”文化。如运用“龙脊梯田造田技术”,设置园林中的置石,以梯田的形象展现龙脊梯田的“非遗”文化。除此之外,景观中的“声”、“光”、“色”等是表达“非遗”特色文化的关键要素。依据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非遗”,塑造出具有桂林地方鲜明特色的景观,提升“非遗”的感染力。

4.3 创设“非遗”景观空间,营造“非遗”活力环境

表演类项目需要较多的空间,不同的表演类型其空间属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其景观表达路径主要通过空间识别来设计,表演类“非遗”项目所需空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类包括曲艺、舞蹈、戏剧、杂技与竞技等类型的“非遗”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所需空间的灵活性较高,且参与性较强,主要依托演示性和参与性的活动进行展现,旨在营造活力与吸引力兼备的动态空间环境,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调动人们的积极参与性,让人们在体验“非遗”中感悟文化内涵。因此,“非遗”文化在展现与传承的基础上更带动了空间的活力。静态空间主要是提供给诸如桂剧、桂林彩调此类主要通过调动听觉器官,将人们带入特定的场景中,引导人们认知和感受桂林的特色文化。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均是以景观来搭建,一般在园林植物园、公园等地多为动态与静态空间搭建的主要场所,依托园林或者公园内景观的内容为骨架,根据其空间结构、布局、序列为“非遗”搭建平台,通过造型各异的景观布置,设计具有文化承载力的景观布局。亦或是依托桂林原有的自然景观展示当地的文化内涵,如桂林的独秀峰源于历史典故,表达人们对独立、美好的向往,将桂林的文化融入景观设计的情节当中,使文化与景观相交辉映。

参考文献

[1]布凤琴,陈虹,方李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J/OL].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195-197.

[2]古希花.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管理现状[J].求知导刊,2015(6):98-99.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林,美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游记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桂林游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