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预后关系观察

2017-10-17尹小雨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血糖水平脑出血糖尿病

尹小雨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术后意识状态及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为高血糖组,同期单纯脑出血无糖尿病患者63例为正常血糖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情况。 结果 高血糖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正常血糖组高(P<0.05),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高血糖组患者昏迷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論 高血糖水平可加重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增加昏迷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应重视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

[关键词] 脑出血;糖尿病;血糖水平;意识状态;神经功能评分;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5(b)-0021-02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急性病,主要是指在非外力作用下脑实质内血管发生破裂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可达30%~40%,目前治疗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清创减压和内科保守治疗。今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伴有血糖升高现象,且血糖水平与疾病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关系[1],为探求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患者意识状态级预后的关系,该文以该院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出血合并糖尿病和单纯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术后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之间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急性脑出血且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命名为高血糖组,其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43~86岁,平均(54.1±3.2)岁,所有患者均经MRA、MRI、CT等放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同时符合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合并有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入院时昏迷31例,清醒25例,嗜睡5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出血9例,小脑出血11例,脑桥出血10例,基底节并丘脑出血14例,丘脑并脑桥出血11例,颞顶叶出血6例。选取同时期收治的未合并糖尿病脑出血患者63例,命名为正常血糖组,其中男36例,女性27例,年龄41~89岁,平均(55.3±3.5)岁,经MRA、MRI、CT等放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空腹血糖3.9~6.0 mmol/L,餐后2 h血糖4.1~7.8 mmol/L,入院时昏迷29例,清醒27例,嗜睡7例,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出血10例,小脑出血14例,脑桥出血11例,基底节并丘脑出血10例,丘脑并脑桥出血13例,颞顶叶出血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意识状态等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急诊或择期行开颅清创加压治疗,术后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治疗。分别在患者入院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3周抽取患者静脉血,送医院化验室,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在抽血同时,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通过的脑血管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满分45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指标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期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高血糖组患者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均有所升高,在术后3 d达到峰值,之后开始回落,但高血糖组回落较慢;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术后1周高血糖组患者血糖水平达到最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最高,血糖正常组术后3周血糖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意识状态比较

高血糖组患者术后发生昏迷43例,发生率为70.49%;正常血糖组患者术后发生昏迷9例,发生率为14.29%,高血糖组术后昏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P=0.031<0.05)。

2.3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

高血糖组死亡24例,死亡率为39.34%,留下偏瘫、活动严重受限13例,致残率为21.31%;正常血糖组死亡8例,死亡率为12.69%,留下偏瘫、活动严重受限6例,致残率为9.52%。高血糖组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2;P=0.027<0.05)。

2.4 血糖水平与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及近期预后的的关系

挑出两组患者中发生昏迷的52例患者设为昏迷组,意识清醒的72例设为清醒组,统计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昏迷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11.84±4.12) mmol/L,清醒组患者为(6.15±2.73)mmol/L,昏迷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清醒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2;P=0.025<0.05)。另挑出死亡、致残患者51例设为预后差组,存活且未留残疾的73例设为预后良组,统计两组患者血糖水平;预后差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12.38±4.31)mmol/L,预后良组患者为(6.45±2.58)mmol/L,预后差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2;P=0.028<0.05)。endprint

3 讨论

脑出血后患者血糖水平会升高,这一医学现象早已均经过大量研究证实,且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其主要的发生机制为:脑出血后颅内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促进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加速糖元分解,抑制胰島素分泌,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垂体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减少机体葡萄糖利于率[2]。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受到刺激后,血管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度提高,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在患者出现脑出血后,脑部对血糖起到调节作用的中枢受到影响,血糖调节功能受损,导致血糖升高[3]。而本身合并体糖尿病的患者机体胰岛素本身分泌过少,血糖调节机制已严重受损,发病前血糖水平就已经较高,脑出血后受上述作用机制影响,患者血糖持续升高,这种高血糖水平可加重脑出血病情,增加昏迷发生率和死亡率。该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组,或者无糖尿病的正常血糖组,术后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高血糖组血糖更不易下降,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的结论一致[4]。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高血糖组患者术后血糖上升幅度较正常血糖组大,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患者随机功能缺损评分也随着增加,提示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加重,随着血糖水平的逐渐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缓慢降低,说明患者随机功能有所恢复,可见,患者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加强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至关重要,特别是合并有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对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康复更加重要。另外,该研究结果显示,高血糖组患者昏迷发生率高达70.49%,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的14.29%,说明血糖水平与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有密切关系,血糖控制良好可降低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促进患者意识状态康复。此外,该研究通过对脑出血死亡患者、昏迷患者、致残患者和痊愈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脑出血死亡患者、昏迷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痊愈患者和清醒患者,说明血糖水平对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和近期预后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临床应重视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和预后。

[参考文献]

[1] 易飞,熊建忠,曾伟,等.血糖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意识障碍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40-43.

[2] 崔小峰,胡万库,黄永义,等.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6):919.

[3] 张传武,杨丽文.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26(3):185-186.

[4] 孙凯,荆宝珍.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吉林医学,2010,31(13):1787-1788.

(收稿日期:2017-02-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糖水平脑出血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比较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