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如逆旅

2017-10-16龙泱竹

文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逆旅福贵甘心

龙泱竹

生如逆旅

龙泱竹

我向来尽量避免阅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字,不为别的,仅因这过于相近的时间与诸多天灾人祸的堆砌,致使我难以直视那个年代下几乎要触手可及的苦难。

翻开《活着》仅是一个意外,但一口气将其读完,却是无法避免的必然。我在网上看过部分关于这本书的评价,不少人在看完《活着》后都会忍不住自问:为什么要活着?单从这本书来看,或许余华想对读者传述的便是“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不为家财万贯的优渥物质,不为死里逃生的天意造化,不为相濡以沫的伉俪情深,不为香火相传的宗族情结。活着,就是活着。

福贵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尽管年少时享尽荣华富贵,但在时代的打击下,在接踵而来的意外中,与一切相识之人一一相别,最终只剩那头同名的老牛与他共度最后的时光。在整本书的阅读之中,我都保持着极其平静的心情,却在结尾的一句“少年去游荡,青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中失声痛哭。这或许就是福贵的命运,千金散尽,漂泊无依,亲自送走所有至亲之后,只能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这或许也是不少人的命运,空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横冲直撞,却在现实的打磨之下逐渐失去棱角与个性,终也只能泯然众人矣。

读完《活着》的那天凌晨,我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发了一句这样的话:“看了余华的书,脑中霎时想起那句‘唯此间江湖年少’。然后眼泪就出来了。”比起其他人的惆怅与深思,我心中更多的是无奈与不甘。不甘心起高楼宴宾客后的大厦倾颓,不甘心安然生活后的兵荒马乱,不甘心文化批斗中的英年早逝,最不甘心的,还是最后被磨成平凡,磨成卑微的夕阳下佝偻的身影。

我曾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的想过,为何福贵能接受如此荒唐的命运呢?为何他一定要在那样的时代里苟延残喘呢?他的人生明明有诸多的转折之处,亦有无数可以选择逃离生命的机会,可他宁愿忍受诸般痛苦,也要强撑着成为最后一个仅存于世的人。我并未亲身体验过爱别离是何等的感觉,但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的那一句“失散了”已经这样的感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以至于我恨不得究其一生也不要亲自体会。因此若将我放置于那样的时代,无论是对现实的屈服,亦是对死别的不安,我定是无法在那种令人煎熬的社会中忍受片刻。大概于作者而言,活着便是人出生以来最大的意义,但于我而言,生命便该是一团火,我不会被它吞噬,也决计不要让它被熄灭。即便这团火是以燃烧的寿命为代价,也好过如水一般藏在潮湿的沼泽里保全自己,延长性命。

写下这篇文章之前,我曾寻了一个友人来问:“你认为福贵的一生该用什么词来概括呢?”友人仅回复了两个字:“因果。”想来也是如此,上世纪的前半段本就是一个权力交错秩序崩溃的乱世,他在众多的机缘巧合之下逃过了战场的死亡,逃过了对地主的批斗,逃过了文革时期的黑白颠倒,能在那样的世道下存活下来,已是举国上下为数不多的幸运。但与之相应的,他的战友、亲人、朋友,都在这些灾难中相继离去。似乎他每一次从鬼门关经过,带来的都是自己的安然无恙与相伴之人的飞来横祸,是以因果轮回,仅有孤身一人。

很多人说电影版的《活着》比小说版的温暖许多,至少在故事的结局,福贵还有家人,有陪伴,有传承,他们对孙儿说的那句“牛长大了,馒头也长大了”至少还能让观众看到波折之后的希望。可小说结局的描写,只能让人看到一种“你本来于尘土,终将归于尘土”的孤独。虽说人生天地间本就是远行客的结局,但当真切地感知到出离世界的感觉时,难免会令人心生胆怯。所以我不得不说,小说中福贵的活着是一种勇敢,一种历尽千帆荡过万水,依旧忍受世界不公的勇敢。但与此同时,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深陷在那样的时代中,被现实推搡着前进的迫不得已的懦弱。

正如我在网上见到的一句话所说:“有些事情对于国家来说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弯道,却是无数人的一辈子。”在那样混乱的时代里,被崩坏的世界害死的人不计其数,即便侥幸逃脱,大多也都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结局。以我的角度来看,福贵的幸存可以说是坚强,但更可以说是无知。因为不知晓自己的社会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因为不清楚身边的一些人遭受了怎样的迫害,所以他能单纯的依照自己的生物本能活下去。只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就是他生命的意义。我无法去责怪他这样的思想与行为,毕竟对于当时来说,这的确是社会底层的真实体现。生活已经是最大的困难,自然也无法再奢求他们追求思想,追求理想,可这样如普通的生物一般浑浑噩噩地存在于世,我也不知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天地光阴本就是逆旅和过客一般短暂的事物,若在这样的短暂中,还无法遵从自己的意愿而活,这样的被动也失去了生命的意义。郝景芳在《孤独深处》里说过:“命运就是你看得清楚也没办法的局面。这样的时候只能走向孤独。能守候自己已是一种勇敢,何况与旧日的理想一同沉落。”或许我终会有向现实屈服的一日,或许也会有改变原有的观点,赞同活着就是最大意义的一日。但至少在现在,我仍希望自己能够怀抱着原有的信念与追求,即便万劫不复,也能够至死不渝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活着,不止是活着。

(作者单位: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逆旅福贵甘心
成长路上的许多“不甘心”
勿陷“珍珠之痛”——甘心为民做泥
登鸡公山抒怀
我敢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生命的“逆旅”:当父母老成我们的孩子
我的时间“逆旅”,带着爸妈去上班
星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