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如何利用区角发展幼儿的互动性

2017-10-15张倩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区角涂色互动性

张倩

【摘 要】根据《纲要》精神,教师尝试利用区角活动,不光做一个“有心人”;而且要善分析主题需要和孩子的兴趣;运用隐形指导的方法积极调动幼儿通过对材料直接感知、具体操作和随意摆弄而不断去发现、观察、思考,有效促进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性。

【关键词】区角;互动性

多元化发展的幼儿教育,使得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迈向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模式,根据《纲要》精神,教师尝试利用区角活动,积极调动幼儿对材料直接感知、具体操作和随意摆弄,不断的发现、观察、思考。在开放的活动和游戏环境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分享交流,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借助区角发展幼儿互动性的策略对有效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一、用教师的“有心”促互动

在区域活动中,并不因为幼儿是主体,教师将没事可做,相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责任将更大,做好一个“有心人”。其一: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幼儿,而且根据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行为表现,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作品呈现形式等进行“迅速”的反思。其二:根据反思“迅速”的调整方法和策略。

如:在美工区教师请幼儿给包装网涂色时,在第一阶段教师采用的是平铺的方法让孩子进行涂色,但是由于这样难度过大,幼儿耗费的时间也比较的长而且效果也不好,大部分的幼儿对操作材料失去了兴趣。教师根据发现的问题,于是在涂色的第二阶段中教师提供了报纸,引导幼儿将报纸揉成团塞到包装网里面,将包装网撑起来,这样幼儿就可以一手拿着包装网,一手拿笔,通过转动的方式可以迅速的将每个网面进行涂色,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非常的号,降低了涂色的难度,使的大部分的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中,增加了幼儿的互动性。

二、善分析主题需要和孩子的兴趣促互动

区角活动材料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幼儿对这些材料玩上一阵子,即使是比较新奇的材料他们还是会感到厌烦。要想让他们对某种材料保持长时间的兴趣,促进与这些材料的互动,教师就要深入到幼儿的心中,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同时教师还要去思考:如何将幼儿的兴趣与主题相结合设计活动和投放材料。而不是就简单的添加、撤除一些活动材料。

如:教师根据主题《春娃娃》找到了孩子的兴趣点---对土壤的好奇。于是教师临时改变了活动方案,将活动区设在了户外的菜地里,并为幼儿提供铁锹、铲子等工具,幼儿通过翻地松土了解了土的颜色、知道松土的作用以及发现土里面都有什么?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蚯蚓时,孩子们都很兴奋,互相分享着新发现。当他们不知道蚯蚓的作用时,不由自主的就跑向了老师,老师的解释让他们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所以根据主题设计活动,根据兴趣投放材料,能够积极的将孩子的兴趣紧紧的与材料、活动内容、同伴之间联系了起来,促进了材料、人际的互动性。

三、教师的隐形指导促互动

幼儿与幼儿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认知水平、生活经验、角色认识也不同,所以在区角活动中影响了幼儿的互动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幼儿。教师指导幼儿的方式很多,有示范、讲授、启发和渗透式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和行为。所以教师在区角活动中采用参与角色,隐性引导的方式推动幼儿行为发展。

如:在小班玩角色游戏“小医院”时,幼儿们虽然大多都到医院看过病,在游戏中“医生”认真的在给病人开药,“护士”也在照顾“病人”,除此以外,幼儿们互相交流的很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是重复做着简单的动作,时间稍一长就表现出了一种无聊和无奈。此时教师发现以后立刻请来了保健医,并请保健医和自己加入到了“小医院”中,保健医扮演“医生”角色,教师自己扮演“病人”角色,很快投入到了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游戏中,而且这位“医生”还请旁边的“医生”过来帮忙,这位“病人”还提出了一些需要。分析这一案例,其实这位特殊的“病人”和“医生”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了一场隐形引导,这不仅增加了幼儿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在“小医院”这个游戏中推动了幼儿行为的不断发展。

总之,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和反思,在活动中积极调整活动方案;善于分析主题需要和孩子的兴趣,投放材料和设计活动方案;积极参与活动,运用隐性指导来有效促进幼儿互动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角涂色互动性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涂色
涂色
涂色
涂色
玩转表演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区角活动真有趣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