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主题的表达

2017-10-15王露露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修辞手法莎士比亚

王露露

【摘 要】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方式。莎士比亚借助他坚实的语言功底,将修辞手法的作用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却内涵深刻,充分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同时也使诗歌的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莎士比亚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丰富的修辞手段,将“爱情”“友谊”等传统主题重新演绎,为诗行增添了无限的光彩,表达了诗人更加丰富的思想内容,使诗人的情感升华。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修辞手法的具体分析,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体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修辞手法

一、诗歌中明喻的运用

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诗歌中的第一行“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就使用了明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手法。明喻是对表面上不相似的东西进行明确的比拟,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夏天和“你”的相似之处就是都是美的体现。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停留,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此诗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美丽的事物可以依靠文学的力量而永远不朽;文学是人所创造的,因此这有宣告了人的不朽。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因此此诗不是一般的爱情诗。

二、诗歌中暗喻的运用

这首诗中还使用了暗喻。暗喻是对表面暗喻和拟人的使用。暗喻是对表面上不相似的东西进行不明确的比拟。如在第四行,夏季的日子又未免太短暂中用到的“期限”这个词上,意思是把夏日比作是房屋,是向大自然租借来的东西,因此它的使用期是有限的;同时也暗指青春、美丽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首诗描绘了生命与自然是永恒的和谐美好的存在,唤起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它让我们感到人与自然息息相融,它犹如大自然变幻的感觉,掠过我们的发际,走过我们赏花于五月的心田,并凝住我们美好的希望。

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三十五首的“别再为你的所作所为而痛苦:玫瑰尚有刺,清泉尚有淤泥”一句中,诗人使用了暗喻的手法。“玫瑰”和“泉水”暗指诗人的爱友,“刺”和“淤泥”比喻爱友犯的过错。没有不带刺的玫瑰是众所周知的,带刺的玫瑰代表着缺憾美,作者的爱友美中不足的是他也有缺点,也会犯错误,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诗人心中的美好形象。正如他在诗中所“凡人孰能无过”,他的过错是可以原谅的。同样地,在下一句中,诗人写道:“日月尚被乌云和亏蚀所玷污,娇蕾中尚有可恶的毛虫盘据。“日月”和“娇蕾”暗指诗人的爱友,“乌云”和“亏蚀”比喻爱友犯的过错。日月盈亏,娇蕾上有虫子盘踞,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诗人可以坦然接受这一切。这表明了诗人原谅了爱友所犯的错误,表现出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二人感情的珍惜。这几句诗中连续的生动形象比喻增强了表现力,使作者情感表现更加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由于要替你把风流劣迹遮掩,你的原告成了你的辩护”一句也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原告”,指诗人自己,“辩护”即辩护律师,也指诗人自己。诗人把自己同时比作原告和辩护律师,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因为对方犯错,所以诗人要“控诉”他的错误,故诗人是“原告”。然而诗人对对方的爱战胜了一切,让他自己选择不再追究那些错误,于是他又成了“被告”的"辩护"。这两个比喻将作者内心的矛盾实体化,化身为法律案件中的两个角色,在看似严肃的比喻中,诗人看似要责怪对方,实则早已将对方的错误原谅。这样的矛盾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的心理状态,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趣味,也表现出诗人的宽容和对对方情谊之深厚。

三、诗歌中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双关和夸张的使用。双关是一种文字游戏,指利用读音或词根相似的词的不同含义或语法功能。英语里的双关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另一种是利用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该诗用到的双关属於前一种情况,在第七行“世上娇艳之物都会凋零,受机缘或大自然的局限”,这里的两个“娇艳之物”含义就不同,第一个意为“美的人或物”,而第二个的意思则是指“美本身”,所以这是运用了双关。夸张就是言过其实的陈述,一般是为了强调。夸张的手法在该诗中也多次使用,如第九行中的“永恒”这个词上。根据自然规律,每一种美的事物都将逐渐丧失其美丽, 那么诗中人的美又怎能永恒呢?“不会在死神阴影中漂泊”,每个人早晚总免不了一死,我们都不可能不朽,那么诗中人又怎能不受这种自然规律的约束呢?诗中除了使用到以上修辞手法外,还使用了倒装和矛盾等多种手法。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十四行诗中用到的修辞格不仅多,而且全面,我们不得不为莎士比亚语言艺术的风采所折服、感叹。

四、莎士比亚的诗歌主题的表达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主要涉及三个人物:诗人、“年轻朋友”和“黑肤女郎”,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126 首是诗人献给一位“年轻朋友”,他稱之为“爱友”的人。在这 126 首诗中,诗人热情讴歌了“年轻朋友”的美貌、聪慧、高贵和真挚(1—99),指责了他的多疑和反复无常(100— 125)。第二部分从第 127 首至第 152 首,是献给“黑肤女郎”的。在这一部分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她真挚的爱情,同时也责备了她的轻浮和放荡。最后两首诗,诗人引用希腊神话赞美爱情,可以看作是 127—152 首诗的终曲。

(一)诗歌中的时间主题

十四行诗丰富的内容交织着深刻的内心体验、精妙的意象、以及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充分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等级制度和神权制度,赞美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诗人不但赞颂人的美,还赞颂人的永恒。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经常提到时间,认为它是青春和美丽不共戴天的敌人。因为时间“要把你青春的白昼化作黑夜”(第 15 首),所以美会变丑、生命会终结。于是,为了永葆美丽,诗人决心与时间战斗(第 12、15、59—75 首),在第 15 首中,诗人写道:“为了你的爱我将和时光争持:他摧折你,我要把你重接新枝。”

在莎士比亚看来,为了永恒首先要做的就是延续生命。诗人建议“年轻朋友”早日结婚生子,这样就可以“证实他的美在继承你的血统”(第 2 首)。诗集第 1—17 首的主题是敦促爱友早日结婚生子,通过人类的繁育能力使生命获得重生。假如有了儿子,美丽就移植到了他的身上,生命就可以得到永生,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

保持永恒、战胜时间的第二个方法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可以使生命永存,詩歌不可战胜的活力能够穿越时空,流传到永远。在第 55 首中,诗人写道:“没有云石或王公们金的墓碑能够和我这些强劲的诗比寿;你将永远闪耀于这些诗篇里,远胜过那被时光涂脏的石头。”莎士比亚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来自真实的生活。不以“真”为基础、不能反映真实生活和思想、缺乏内涵的诗歌是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的,必将被人们遗忘。

(二)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

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诗人,莎士比亚同样用悦耳动听的语言音韵赞颂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 - 友谊和爱情。在一部分诗篇中,诗人表述了他对“年轻朋友”的友谊,热切地希望他结婚生子,从而延续他的内心美和外表美。诗人在一些诗篇中也表达了他对“年轻朋友”的忠诚。从这些诗篇我们可以看出,与爱情相比,诗人更珍视友谊。约翰·李利在剧本《恩底弥翁》(1591 年)中说过:“男子对妇女的爱情是一种习以为常、十分自然的事情,男子对男子的友谊则是无限的、不朽的”。

诗人对于“年轻朋友”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友谊,其中也有爱情的成分。他把“年轻朋友”称为“情妇兼情郎”(第 20 首)。在第 31 首中,他写道:“原来爱,和爱的一切可爱部分,和埋掉的友谊都在你怀里藏住。”在诗人的眼中,“年轻朋友”就是爱的象征。通过赞颂友谊和爱情,莎士比亚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最高标准:真、善、美,以及这三者的统一。诗人宣称,他将永远歌颂真、善、美,永远歌颂这三者的结合:“美、善和真,就是我全部的题材,美、善和真,用不同的词句表现;我的创造就在这变化上演才,三题一体,它的境界可真无限。”这首十四行诗可以看做是所有诗篇的终曲—全部十四行诗的结语,表达了莎士比亚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他追求真、善、美的决心。

五、总结

比喻(simile和metaphor)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段。莎士比亚借助他坚实的语言功底,将这种修辞手段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所选用的喻体比喻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却内涵深刻,充分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同时也使诗歌的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中其它的修辞手段如矛盾修辞、双关、押韵等,使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形成了完美的统一,脍炙人口,耐人寻味。“时间”、“爱情”、“友谊”是诗歌的传统主题,莎士比亚借助丰富的修辞手段,将这些主题重新演绎,表达了诗人更加丰富的思想内容,使诗人的情感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赋宁.英国文学论述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罗益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主题分析[J].名作欣赏,2004.

[4]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修辞手法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小说语言分析
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的梦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我的空中楼阁》中的艺术手法赏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