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有了施工图 也是参照表

2017-10-15何晓敏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评估

何晓敏

【摘 要】当前,我国已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双一流”建设有了“施工图”。以择优择需来引导“双一流”,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来建设“双一流”,以中国标准为参照来评价“双一流”,则是评估“双一流”的一张“参照表”。

【关键词】双一流;评估;参照

当前,我国已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来之后,迅速成为全社会和各高校高度关注的话题,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与国家“双一流”建设对接的方案,尤其在高端人才引进、科研管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及高校内部制度改革等方面都已经呈现出了激烈的竞争态势。可以预见,“双一流”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估“双一流”呢?

一、以择优择需来引导“双一流”

大学与学科的特色发展非常重要,可就目前来说,学科评估只有很粗的分类评价(9类)。这相当于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不稳定,分层分类评价体系也不尽合理,这非常不利于高校(尤其是非“211”高校)的特色发展。如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由于我国高铁和地铁过去几年发展很快,大交通学科一起评估,铁道类大学肯定占绝对优势。如果“双一流“建设按照这样评估的结果只择优支持,以应用型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主的民航和海运类院校肯定吃亏。

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把“择优”和“择需”相结合,应该引导全国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争创一流。而从“择优”和“择需”的双重制定标准来看,我国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估方法应该由所有参与高校共同参与制定,投票决定,且保持相对稳定。

二、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来建设“双一流”

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专业认证具备国际实质等效性,能促进高校专业按国际先进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 专业认证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和以产出为导向三大基本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专业认证的基础。要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要围绕促进学生达到学习成果来进行,要求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关键在于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优秀或者突出的学生,包括对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定期评价所有学生的培养效果,覆盖面广泛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

(二)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专业认证的保障。只有不断评价和反馈教学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并修正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通过周期性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闭环反馈系统,才能持续地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

(三)以产出为导向。以产出为导向是专业认证的核心。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即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反推出所需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三、以中国标准为参照来评价“双一流”

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集中表现为“重西方标准、轻中国特色,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重学术评价、轻理论引领”。

(一)重西方标准、轻中国特色。当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要么直接或间接套用、参考西方大学和学科排名,导致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缺乏中国因素、中国影响力。教育和文化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高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如何有用于中国社会”。

(二)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强调文化多元性,很难像自然科学一样在短时间的实验验证中获得普遍认可,而是需要长期反复实践,人文社会科学无法、也不应该用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去量化和评估。因此,我们应该呵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独特的学术品格和生命力,在大学和学科评价中给予特别支持。

(三)重学术评价、轻理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建设“双一流”的基础,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双一流”评价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学术本位与理论引领两者都需兼备。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是相容相通的,无法绝对地将两者割裂、对立起来。所以,片面追求所谓的学术“自由”,试图将其与意识形态分开,就一定会迷失方向。

四、总结

“双一流”建设有了“施工图”,“双一流”的评估更加需要一张“参照表”。真正的世界一流不是排名排出来的,它是一个群、一个层次,能跻身这个群的高校注定很少。而“双一流”建设在实施阶段如果讲“平均主义”、“摊大饼”,那其结果也可能会陷入“平庸”。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讲质量,否则就不可能建成一流,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树立质量导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双一流”建设的宏观调控,为实现核心领域的突破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參考文献:

[1]郑波.围绕“双一流”建设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J].北京教育(高教),2016,(03):8-11.

[2]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6,(0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一流评估
每日十分钟 聚焦日常评估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评估依据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