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7-10-15陈晨高红王慧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互联网+互联网

陈晨+高红+王慧

【摘 要】所谓“互联网+”,是基于传统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体现了互联思维的创新特性。在当前“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前提下,面对“互联网+”行动的开展,作为重视技术职业能力的民办高校,更应当尽早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探寻适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感和影响力、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民办高校;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从国际情况来看,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竞争态势的不断加剧,世界各国开始积极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从2015年数据来看,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而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比例却有所提升,这其中,民办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更是占據了较大比例。众多数据表明,在国家大力号召及相关政策鼓励下,我国毕业生的创业热潮有逐渐兴起之势,而民办高校毕业生更注重对自身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已经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认识不深刻

部分高校领导和管理者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就业选择面。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没有纳入基本的教学范畴内,大多数是以报告会、讲座的形式进行。另外,很多学生的家长也拘泥于传统形式,认为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才是出路,对创业不屑一顾,且把创业当做少数人做的事情。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够深刻。

(二)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创业实践流于形式

大部分民办高校建校时间很短,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密切,与社会实践脱节;2、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学生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短缺,创业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的较少,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而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的后果就是无法保证创业教育的效果,因此,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与完善。

(三)创业教育平台缺失,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

现阶段,多数民办高校支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配套设备设施还不够完善。很多情况下,相关配套政策都是出于形势的逼迫或者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制定得,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和投入无法得到有效供给。且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的办学条件、财力、物力等的限制,导致民办高校依靠自身力量创建创业教育平台困难。从而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处于高速、低质、数量多成果少的发展状态。

三、“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转变传统思想,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和创业意识

基于“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提高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带动学生就业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互联网思维的形成尤为重要。以培养社会职业应用型人才为首要目的的民办高校更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业意识,领会教育部文件精神,把握时代脉搏,贯彻落实对以“互联网 +”时代培养方法为主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计划。同时,也注重考核安排,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与创业工作小组并行,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具备互联网思维和创业意识。

(二)加大创业教育投入,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纸上谈兵的层面。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保障。在当前“互联网 +”时代,民办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建立“理论知识 + 模拟实践 + 实地实战”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以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为基础,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举办“挑战杯”创业大赛、“互联网 +”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对信息进行实时交换、交流及共享,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反馈的平台,以“互联网+”思维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技术与方法,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理念培育和创业实践从课上延伸到课下,进而做到教学相长,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1.架构教学基础平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开展“模拟公司”“就业指导”等活动,或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以此来培养学生全面的对创业过程的把控与协调能力。

2.建立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平台。创业模拟实训不仅是创业培训的一种模式,更是创业服务体系的一个环节。创业实训是创业培训到创业或就业的过渡,向上对接一般培训,向下衔接创业或就业。

四、结语

目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毕业生。民办高校在转设升级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和创业意识,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立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以此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简介:陈晨(1990-),女,籍贯山东济南,2013年本科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2015年研究生就读于山东大学。现就职于山东协和学院。

参考文献:

[1]何苗,王婷,王保云.“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2016,07:128-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