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弃心理的思考

2017-10-14李瑞丽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关键词:父母亲陪伴儿童

摘 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迷惘与困惑远远多于非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诉求因为父母的不到位,而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他们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使他们心情抑郁、逆反自弃、不思进取等。所以,要矫治这些孩子的自弃心理需要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和迷茫。基于此,矫治农村初中留守的自弃心理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父母亲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陪伴及爱的滋养。二、教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学生情绪和行为变化。三、建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品行日渐养成,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建构,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感受极为敏感,当他们的迷惘与困惑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和解答时,他们极易烦躁不安、顶撞叛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迷惘与困惑远远多于非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诉求因为父母的不到位,而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他们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使他们心情抑郁、逆反自弃、不思进取等,因此,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自弃心理是这些孩子其它问题产生的内在因素,直接影响他们性格、品行的良好养成。

心病还需心药治,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弃心理的形成是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回应和解决而存在的,所以,要矫治这些孩子的自弃心理需要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和迷茫。基于此,矫治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自弃心理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父母亲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陪伴及爱的滋养。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共同生活,在生活及学习上出现什么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和解答,内心的困惑也无人诉说和排解,感觉自己不被父母重视,使这些孩子情绪低落、心理烦躁,对什么事都不关心、不思进取、自我放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和他们的家庭有着内在的关联。所以,矫治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自弃心理应从源头考虑。

首先,父母亲应给予留守孩子尽可能多的陪伴。陪伴让孩子感觉安全,陪伴让孩子不感觉孤独,陪伴让孩子内心愉悦!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所以,在外务工的父母必须经常回家与孩子相聚,或者在节假日接孩子去务工地与孩子一起生活,尽可能减少分离的时间,尽可能多的与孩子在一起。这样可能会给外出务工的父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来回奔波的劳苦,但是,为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和快乐成长,其它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次、父母亲应给予孩子悉心的爱的滋养。外出务工的父母亲虽然不能时刻陪伴在留守孩子的身边,但是,不能让孩子感觉父母不爱他了。相反,外出务工的父母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亲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父母与孩子在彼此闲暇时要经常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QQ、微信等)聊天唠嗑,在轻松愉快的聊天唠嗑过程中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诉求,知道孩子的问题后如果能及时解决就帮孩子解决,尽可能多的排解孩子内心的矛盾和困惑,解决他们生活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学生情绪和行为变化。

对于农村初中的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务工,而老师与他们朝夕相处,是这些孩子极为亲近的人,是最能懂得和发现他们问题的人。所以,农村初中的教师,在培育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方面肩负重任。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之所以出现自弃心理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不被人重视、看不到自己未来,所以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重视他们、关注着他们,如:在课余时间经常与留守孩子聊天、唠家常及八卦等等。教师这样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玩在一起既可以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可以洞察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问题和苦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让留守学生感觉老师重视他们、关爱他们。

其次,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要讲艺术。农村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敏感多疑,他们不愿意得到老师不一样的爱,他们想与其它非留守儿童一样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在关爱留守儿童时要讲究艺术,如:在校园生活中,留守儿童有好的表现和进步时要好好地表扬他们,使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爱心;当留守儿童犯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帮他们改正,绝不姑息。可以在班里发起“好朋友派对”,让班里的学生结成两三人的小派对,这既可以让学生互帮互助,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此外,家校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对留守孩子的问题父母和老师要及时商讨,共同解决留守孩子的心理及现实问题,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努力,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及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觉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与重视。在家校合力教育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会慢慢提高自我认识,获得心理安慰,内心会越来越平和,他们进而会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会积极进取、追求进步,从而会慢慢改变自弃的消极心理。

三、建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产生自弃心理根源是他们缺乏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所以在矫治他们的自弃心理时,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

首先,尽可能多的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和长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寻留守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引领他们在生活和学習中把优点和长处充分展示出来,进而得到亲近的人的赞许和认可,如:有的孩子在家里懂得帮爷爷奶奶做家务,所以,父母亲人可以充分赞赏孩子,鼓励孩子说“只要努力其它事情一样可以做好。”;有的孩子在学校好为班集体操心,帮班主任分担班级事务,这时,老师就要看到学生的良好品行,并充分肯定学生、表扬学生。在父母亲人及老师的鼓励和赞赏中,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就会慢慢建立起来,他们的内心将充满阳光,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其次、培养留守儿童的进取精神。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产生自弃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所以,在慢慢建立这些孩子自信心的基础上,师长应以身边的事例告诉孩子:“努力才有希望,付出才有收获。”如:教师可以在与这些孩子的聊天中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谈谈亲人的奋斗过程等等。此外,在第二课堂上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观看“感到中国”、“最美孝心少年”等富有正能量的节目视频,引导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以正能量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构建。这样,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会无形中思考自己的未来,他们会慢慢淡化懒散、自我放弃的心理。当这些孩子在生活上或者学习上有一点点的进步时,师长要及时看得到、并且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一点一滴的进步能不断强化这些孩子进取的精神。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任何事物的改变也不是一撮而就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弃心理的矫治更是如此,要家校结合,父母、老师及孩子形成合力。父母和老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怀着对孩子负责的深沉的爱,在同心同力引领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将会以健全的人格、理性思维追求自我的卓越!

作者简介:

李瑞丽,女,汉族,1977年10月27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学教育专业,教龄18年,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九年级思想品德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从教以来,撰写多篇论文。曾主持县市级课题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研究》获县级一等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获市级一等奖。现就职于封丘县居厢镇树人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父母亲陪伴儿童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偶尔
清明祭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做父母不当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