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落实途径及措施探究

2017-10-14赵磊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措施企业

赵磊

摘 要: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保证企业资产安全、经营管理合规、财务报告信息完整真实,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进一步企业可持续发展。但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存在控制执行力度不足、审计监督职能弱化、员工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对此,本文则从紧抓内控本质,建立有效控制体系,完善各项监督,降低企业运行风险,结合现有制度,注重时代经济效果等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落实途径及措施,望给予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措施

目前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进行了经济改革,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但其内部控制则远远落后社会发展需求,不仅会导致会计财务信息失真且直接影响资金安全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落实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真正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1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存在问题

1.1内部控制力度不足

很多企业过于关注企业内部制度编写阶段,严重忽略如何实施和评定以及矫正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再加上部分企业员工认为所谓内部控制即编写相关规章制度,属于企业管理部门责任,是否执行更是无关紧要。例如某企业在采购阶段,根据内部控制规范制定要求,需要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后由相关领导审批后,再由采购部门根据自身所需选择供应商并对其签订合同。然而在具体执行中由于采购时间十分有限,一般由相关部门确定供应商并协调相关细节后就签订合同,但这种方式严重违反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存在营私风险。

1.2审计监督职能弱化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和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有着紧密联系,然而很多企业都将重点集中于审计处理方面,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与此同时,这种审计目标定位较难让企业自主完善和估计内部控制,导致部分内部控制规范事项因要应付审计工作而逐渐成为注重形式工作,长期以往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就呈现强制性特点,使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其价值作用。

1.3员工风险意识薄弱

当前部分企业员工认为财务及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内部控制事务,普遍对潜在风险缺乏预见以及了解性,从而导致内部控制规范过于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般常见风险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违反法律法规风险;即没有全面执行国家法律或公司制定的各项政策,例如不够了解法律,未建立督促工作人员规定,没有严格审查合同签订和资本性支出招投标,部分条款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符。其次经营决策风险;经营决策风险指和公司战略决策时机、效率、口碑、参考对象等多方面风险。例如常见没有良好掌握外部市场环境、同行对手做出的资料,没有正确预测经济价值和明确制定经营策略,从而扩大企业经营风险。第三资产安全受到威胁;企业证券、存货、设备等实物资产受到威脅,资产安全制度不健全,例如丢失卡数据、电信卡管理、手机实物管理失窃、受潮、挤压等。

2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落实途径及措施

2.1紧抓内控本质 建立有效控制体系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为内部审计监控,行政部门应设置单独内审部门,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的监督作用。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检查内控执行情况,按照内控制度检查内控是否达到预期要求,从而真实反映企业实际内控情况。此外企业在做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应加强与完善企业资产管理,尽可能从采购环节控制,通过实施采购招标制度最大化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必要时需结合材料消耗和企业实际消耗物料情况减少各种材料浪费,前提要保证企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企业活动经济效益。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编制的业务、资金、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也是对企业日常业务规划的授权批准。在实行既有的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绩效预算模式。部门预算的各项收支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编制,按类、款、项、目进行细化,分门别类地在预算中单独编制,并要详细说明预算金额和支出标准。企业应该编制预算实施计划,把各个项目的实施进度详细准确地确定下来,把实施任务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和责任人给予适当处罚。

2.2完善各项监督 降低企业运行风险

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对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和确定,其中主要涵盖企业内部控制运行存在缺陷、内部控制设计等确认,了解其详细原因后提出内部审计建议。这种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制度,更是企业改善现有经营方式,提高经济利润的必然需求,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完善公司内部外部审计系统。首先完善企业审计机构设置;企业应自主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设置,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审计效果。例如某企业则委托专业注册会计事务所负责外部审计,而内部审计工作则由审计部门负责,企业审计部门既是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监督的关键力量。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规定要求由会计师事务所每年2次开展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内部则不定期开展审计工作。其次严格遵循内部控制审计原则;一般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主要涵盖制度设计、评审方案设计、运用、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无论涉及任何领域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都要遵循全员性、客观性和重要性三大原则。第三科学设定有效审计方法;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关键在于设计科学审计方法,对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审计评价标准;当前内部控制体系中运用相对科学评价标准为过程型和结果型评价标准。其中过程型评价标准基于风险管理框架基础上,需要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目标设定、内部控制环境、信息沟通交流、风险识别等。而结果型评价标准则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结果和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全新的评价标准,由此提高评价结果准确性。

2.3结合现有制度 注重时代经济效果

当前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而各个企业应根据行业自身特点和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和自身发展相符的内控体系。对内控体系完善应包括职责划分、组织架构、内部核算、管理模式四大部门。除此之外为了确保企业每一个职能机构都能参与到内控管理中,应建立预算控制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企业要不断加强建设部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的财务预算以及具体执行中能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控机制,对于企业各个岗位的内部控制应明确具体职责,保证内部控制度不流于形式,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在不同职权范围内应对不同审批权限进行划分,确保企业资产安全。还要建立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针对财务管理具体流程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避免发生管理混乱情况。在企业内控体系中行政事业管理占据主导作用,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责任体,对企业内控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都有重要责任。企业管理层应积极参与内控理论培训学习,准确认识到内控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内控意识,从而在未来工作中能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防止发生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迈向全球一体化行列中,落实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刻不容缓。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正常运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完善各项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和措施不断促进企业朝着健康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周洪宇,周和胜.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以公路建设项目控制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 2013(6).

[2]秦静.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会学习, 2016(21):238-239.

[3]丁家丰,马军生.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中的十大误区及防范[J].财务与会计, 2011(2):62-65.

[4]张继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初始条件与应对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7(4):77-82.

[5]晋晓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月刊,2015(28):26-30.

[6]杨敏.学习贯彻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J].中国农业会计, 2011(4):1-1.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措施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