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2017-10-14王晖

北方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进出口银行中蒙俄经济走廊互联互通

王晖

摘 要:“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处于中国向北开放最前沿,与蒙、俄两国接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重大区位优势及战略意义。中国进出口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自成立以来专注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全力服务中蒙俄经济走廊相关项目落地。但因内外部条件制约,遇到了一些诸如国别风险走高、口岸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协同效应不足、审批程序繁杂、速度缓慢、当地企业实力弱、经验少等问题。未来,进出口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将继续配合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方针,重点发展口岸经济,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沿边开放,推动企业“走出去”、资源“引进来”,大力支持自治区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发展,全力支持“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关键词:中蒙俄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 进出口银行 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服务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的政策性银行,为扩大中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当前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重点支持“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内蒙古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内外区域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如何更好对接两大战略,对于内蒙古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使命,全力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进出口银行积极作为,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争做“一带一路”金融支持先行者。进出口银行积极推动行内资源向“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倾斜,设立“一带一路”专项贷款额度和多种优惠利率贷款。在今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进出口银行交出了漂亮答卷。

在内蒙古自治区面临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的背景下,为扩大内蒙古沿边开放、助力“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更好落实,进出口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在去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胡晓炼董事长和布小林主席分别代表进出口银行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资源、技术和设备进口,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及成套设备出口,企业“走出去”,服务贸易,转型升级,贸易融资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中国进出口银行内蒙古分行与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对接,积极跟踪重点项目,目的是大力支持自治区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走出去”,同时为有“引进来”需求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一直以来,进出口银行内蒙古分行对 “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实行主动营销、优先投放策略。截至2017年7月底,累计发放贷款40亿元人民币,其中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贷款余额10.45亿,占我分行今年发放贷款金额的26%。此外,我分行积极与中冶集团、包钢集团、国电建投等央企、国企进行业务对接,为其口岸园区建设及境外投资项目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

二、直面难题,正视“走廊”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在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金融支持过程中,包括进出口银行在内的各家金融机构也遭遇了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口岸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协同效应不足

满洲里和二连浩特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口岸,但二者都存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低,口岸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亟需大量资金注入。然而当前自治区建设资金协同效应表现不足。有意向承担口岸转型升级建设项目的企业多为民营中小企业,无法吸引大规模资金,各家融、投资机构观望态度浓厚,导致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无法形成规模。

(二)审批程序繁杂、审批速度缓慢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跨国投资等项目的相关政府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加之蒙、俄两国政府或地方政府部门审批耗时较长,导致自治区企业短期内无法取得银行放款所必需的证照,银行不能及时审批、放款,致使部分项目落地难,起步难。

(三)自治区“走出去”企业整体实力较弱、经验不足

部分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体量小、资金不足,缺乏出口贸易经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难以推进融资活动。

(四)蒙、俄两国国别风险较高

蒙古国因其政治体制限制,导致其政坛不稳定因素较多,政权更迭和执政党的对华态度对两国经贸稳定和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俄罗斯尽管政局稳定,但受经济危机、国际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活力大幅下降、投资环境恶化,也存在较大国别风险。

三、统筹跟进,为“走廊”建设提供可持续金融保障

(一)统筹推进,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面对一系列困难,自治区各部门应精诚协作、统筹跟进,向地方及企业提供综合、全方位支持。

1.政策鼓励,综合支持

充分利用商务部、财政部等部委下拨的专项资金,推进中小企业统借统还平台的落地与实施,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实力企业“走出去”,从政府层面为其提供平台、扫清障碍。

2.政府出面,积极主导

面对自治区部分企业实力薄弱、经验不足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当起主导作用,推进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学习我国发达自贸区建设模式,支持呼和浩特、二连浩特、满洲里三地联合申报内蒙古自贸试验区。

3.吸收资金,吸引雄才

鼓励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企业入驻边境口岸等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主动向风险可控,具备发展前景的项目注入社会及金融机构资金,或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各方融资。

(二)积极落实,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

为解决当前困难,更好地支持“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国进出口银行内蒙古分行将继续紧跟中央、地方和总行政策,牢固樹立大局意识、主动谋划,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及“中蒙俄经济走廊”重大项目实施。endprint

1.鼎力支持自治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及互联互通建设

优先推进一批连接蒙古南部重点矿区、产业园区、主要城市和俄罗斯毗邻城市的重大铁路、公路和机场项目;积极推动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二连浩特、阿尔山、锡林浩特等机场转型升级为国际机场;加快沿边通道连接贯通,重点建设兴边富民沿边干线公路;我分行先后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铁路总公司、内蒙古交通厅、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交投等单位逐层进行会谈与研讨,并与呼铁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定未来三到五年内,在高鐵建设、升级改造中线、北线铁路走廊等项目上进行合作,合力推进中欧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转运中心在自治区建设落成。

2.全力支持自治区沿边综合加工贸易中心建设

建设外接俄蒙、辐射欧洲,内联我国腹地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将自治区建设成为向北开放的重要枢纽和集散中心;以口岸平台为基础,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建设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建设以出口加工贸易、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现代煤化工、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为基础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中心。当前,我分行正积极与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及甘其毛都口岸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具体调研,密切跟踪,全力支持电子口岸升级改造工程,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协助推进口岸设施和功能完善,支持通关便利化建设项目,促进口岸提质增效。

3.着力推进自治区文化旅游及跨境旅游产业发展

未来,我分行将有针对性地支持自治区具有潜在活力与优势的产业,包括文化旅游业、跨境旅游业、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我分行积极配合呼伦贝尔—兴安旅游度假区、锡林郭勒—赤峰—通辽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呼包鄂—乌兰察布—巴彦淖尔旅游度假区和乌海—阿拉善沙漠旅游度假区四个旅游大区的建设,大力推动俄罗斯、蒙古跨境旅游发展,促进以内蒙古东西大通道为基础的旅游大通廊建设。

4.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杠杆作用

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协同作战,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问题研究和相关规划编制工作。深入研究蒙、俄两国国情和需求,灵活设计方案、综合使用多种融资方式、完善各项业务流程,用好进出口银行发起设立的国际投资合作基金等直接投资工具,通过信贷、投资、担保、租赁、贸易金融并举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发挥良好示范效应。

5.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境外投资咨询服务,减少或有风险

着力做好项目预期效益和企业财务状况评估,引导企业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科学预判海外投资经营的复杂性。分行定期与总行国别风险处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国家国别风险信息及外国投资环境动向。对于国别风险较高的国家,避免“一刀切”,在项目自身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予以支持;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为中信保承保或担保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等。

进出口银行将着眼自身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进出口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在其诞生之刻就肩负着金融助力“走廊”建设的光荣使命。我分行将紧密围绕中央和自治区战略方针,积极融入“七网”同建、“七业”同兴重要进程,重点发展口岸经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沿边开放,推动企业“走出去”、资源“引进来”,大力支持自治区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发展,以更加积极主动、更加高效便利、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服务,更好地为落实中央战略决策、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中国进出口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代建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进出口银行中蒙俄经济走廊互联互通
新冠肺炎疫情下政策性金融支持陕西外贸发展的思考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的合作发展探讨
国家外储注资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