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拉力”分析

2017-10-13艾合买提·库尔班乌斯曼·尼牙孜

中国经贸 2017年17期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拉力

艾合买提·库尔班+乌斯曼·尼牙孜

【摘 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到城镇,转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和城镇的拉力。本文中分别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拉力因素。发现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大,拉力不足,两种力量并没有协调一致。本地农村劳动力面临农村的排斥,有意转移城镇提高收入,但是无处可转,转移困难的困境,从而导致转移的效率不高。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力;推力

一、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农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手段。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即多又久,各学者已经提出了诸多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拉尼斯-乔根森理论、托达罗理论、斯塔克理论和推力-拉力理论等。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转移的效果如何可以利用“推拉力理论”进行分析,所以我们本文中鉴于推拉力理论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关于推拉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学者 E.G.雷文斯坦,他在19世纪末提出了人口迁移七大定律,塑造成了“推力-拉力”理论的雏形。1938年,赫伯尔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概括了“推力-拉力”理论,他认为人口迁移是由 “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所引起的。人口的迁移是迁出地的推力大于迁入地的推力,迁入地的拉力大于迁出地的拉力时发生的,并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1961年,唐纳德·博格在世界人口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中正式提出并综合地描述了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拉力”理论[1]。 “推拉理论”从“推力”和“拉力”两个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观点如下:

在农村(迁出地)因为存在发展水平低,农业的边际收益低,居民的收入低,生活质量不高,发展机会少,而且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中多余劳动力的增加,农业能接收的劳动力有限等消极因素产生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在农村对劳动力产生“推力”的情况下,并同时存在一定的“拉力”。比如,亲人团聚的欢乐,生活习惯,故乡情结,家庭的影响等。与农村对劳动力的“拉力”相比“推力”的作用比较大,占主导地位。在城镇(迁入地)有的较多的就业机会,高工资,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比较完善的文化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等积极因素对劳动力的转移起到拉动作用,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到城市来,从而产生“拉力”,并城镇存在的失业人口的增加,落户的困难,生活习惯不同,农村劳动力的权益没保障等消极因素产生“推力”。比前者相比后者的作用比较少,城镇对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占主导作用。迁出地的推力大于迁出地的拉力,迁入地的拉力大于它的推力时发生人口的迁移。同时来自农村的推力和城镇的拉力越大,而且协调一致,则越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如果这两种“力”并不协调一致,较弱或一强一弱,则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以及转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这两个方面力量的“力度”。

二、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根据相关统计,阿克苏地区2015年末总人口数为253.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83.04万人,乡村人口170.07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7.18%。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0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7亿元,占21.9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1457元。阿克苏地区2015年乡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872092人,从事农业劳动力数量为74637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5.58%。据2015年阿克苏地区统计年鉴得知,阿克苏地区可耕地面积614.91千公顷(不含兵团),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员746373人,平均每个从事农业的劳动力0.82公顷,阿克苏地区总人口平均每个人0.2公顷。据联合国2008年的统计,美国每个劳动力可耕种63.76公顷,日本为2.64公顷,新疆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由于新疆的地貌特征,农田地域比较平而高集中化,与国内其他省相比更容易實现农业机械化。2015年低,全国平均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1%,新疆平均农业机械化水平为84%,却阿克苏地区的为71%。新疆的机械化水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甚至阿克苏地区的机械化水平都比全国平均水平的高,低于全疆的平均水平。如果把阿克苏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以全国平均水平1.07公顷/人计算, 那么阿克苏地区实际需要农村劳动力为574682人。据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员—农业实际需要人员),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59958人。因为阿克苏地区机械化水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农业生产水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一点,所以阿克苏地区实际需要农村劳动力数量少一点,从而实际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比上面算出来的数量多一点,反而阿克苏地区乡村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2015年,全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8.7万人,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还没转移出去,而且大部分已回流,能够安排好这些剩余劳动力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分析

1.推力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经超过农业的比例,而且第二、第三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第一产业的最高收益已经达到上限,很难继续大幅度提高增加收益速度。与这种事实相反,阿克苏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大,2015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7%,很大部分劳动力还在从事农业,随着总耕地的减少,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越来越减低。在这种实际下,阿克苏地区农村中很多劳动力出现闲置,利用率低,边际收益很低,导致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最终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等客观因素减少了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所以农村中很多劳动力被挤出来了。还有阿克苏地区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很少,它们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目前乡村里的第二、第三产业几乎不发达,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寥寥几个。农村就业不充分的存在,农村人口无业和待业的数量增加,就业问题不乐观。因此,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就业的困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量。总之,农业的发展不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所以会产生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避免不能浪费这些劳动力,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把其转移到城镇就业。乡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产生推力的原因本文中总结了以下几点:endprint

(1)人口,耕地比例的失衡

本文中用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占有量来衡量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以及计算其数量的依据。在农村生产过程中,耕地与劳动力这两大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当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是就会产生劳动力的剩余。阿克苏地区是一个绿洲生态地区,大部分适合种植的土地已经被开垦利用。阿克苏地区总耕地面积从2008年的614.94千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614.91千公顷,却人口增加了27.6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从2008年为4.1亩减少到2015年的3.64亩。阿克苏地区乡村人口多,有限的耕地不能足以继续增加的乡村人。2015年阿克苏地区乡村人口1592765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94%,高于新疆的平均水平(52.7%)。由人均耕地日趋减少,人口的继续增加可知,农业人口与耕地反向变动趋势,因此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这些劳动力被乡村排斥,人口与耕地比例的失衡起着推动劳动力向城镇的作用。

(2)农业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

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成反比例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技术和机械替代越多的人力,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少。本文中主要以农业机械化程度,化肥使用量来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机械化程度的变化可看出:从2008年到2016年阿克苏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504986千瓦增加到2753812千瓦;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数量2008年为84724台,2015年为121466台,增加36742台。化肥施用量(按折存法计算)从2008年的183971吨增加到2016年的333205吨。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业机械的投入和化肥的广泛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和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强化,农业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加。2008年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为1213442万元,2015年为3086945万元,增加了1873503万元。阿克苏地区依靠应用现代机械设备,播种技术,增加向农业的资本投入量把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因此农业总产值快速提高了。高生产率意味着低劳动力的投入,每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阿克苏地区耕地不变的情况下,农业产值的提高不是因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是每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一定面积的土地收益有一定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不能继续增加,现在的技术进步,农业机械化不但提高农业产值,而且减少了农业劳动力。土地上所获得到的报酬随着投入土地的劳动量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劳动量和资本投入增加的每单位获得的报酬会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耕种所需要的劳动力的减少,促使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积累,迫使他们不得不寻找其他收入来源。

(3) 乡镇企业规模小,吸纳劳动力能力薄弱。

推动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因素中乡村耕地和人口比例的失衡,生产水平的提高挤出多余的劳动力等因素以外,还有阿克苏地区乡镇企业综合发展水平低。本来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理想地——乡镇企业还没有发挥好作用。阿克苏地区因为人口,面积比北疆一些地区大,所以乡镇企业总数量多一些,但是企业的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等原因吸纳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有限,数量较大的剩余劳动力还在待业中,等待转移到其他地区或省找工作。

由表1得知,虽然阿克苏地区的乡镇企业总数2010年开始超过了昌吉州,但是平均从业人员一直低于昌吉州的乡镇企业平均從业人员,甚至2009年开始落后了全疆乡镇企业平均从业人员。这不是因为阿克苏地区乡镇企业科技化程度高的原因。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昌吉的乡镇企业科技化水平大于阿克苏地区的乡镇企业。并阿克苏地区乡镇企业的平均产值远远低于昌吉(如两地2015年的平均产值比例为1:7.8)。全疆乡镇企业的平均产值也大于阿克苏地区的两三倍。这说明阿克苏地区乡镇企业的规模小,经营能力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

2.拉力因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有乡村的较大内在推力以外,还有城镇有着拉力的情况下才能够转移出去,并转移的效率会有高的水平。来自农村的推力和来自城镇的拉力越大,而且协调一致,则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因素包括:高收入,就业机会,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较好的教育、卫生、交通条件等等。因为城市拥有这些优越的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常意愿转移到城市找工作并渴望居住在城镇。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活动人,农村劳动者的行为不可避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城乡之间经济利益差距的存在,势必会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间转移.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来分析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外部拉力因素。

(1)阿克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拉力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管制制度,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从事的经济活动方面享受不等权利,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的明显。众所周知,农业能够创造的财富小于工业和服务业所能创造的财富,农产品的边际收益和农产品的附加值远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边际收益和工业产品,服务业产品的附加值的原因形成了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明显低于城镇人口平均收入的现实。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其他输入很少。以上原因导致了城乡收入的差距,而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城镇发展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有一定的差距(如表2)。因此,阿克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有着明显的差距,阿克苏地区城镇拉动本区和区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吸引劳动力的强大拉力。endprint

(2)北疆、首府和内地省与阿克苏地区的平均收入之间的差距带来的拉力

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区域除了阿克苏地区内的城镇以外,还有包括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北疆的各城镇和内地省。

由表3可以知道,阿克苏地区乡村居民平均收入也比新疆的平均水平高,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全疆平均水平低。如2013年阿克苏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新疆高200元左右,却到了2015年比新疆的低约2200元。阿克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乌鲁木齐等北疆地区相比差距更大。比2013年2015年差距更大了。这就说明阿克苏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速度比北疆地区的速度慢。阿克苏地区城镇人均收入比沿海地区浙江,广东相比差距太大。广东,浙江的比阿克苏地区约两倍多。阿克苏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比北疆地区的低得多。虽然北疆和阿克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有一定差距,但是2013年到2015年差距的变化不大,北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阿克苏的增长速度一样快。根据上述数据可以推测,阿克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比阿克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快,阿克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拉近,不过差距的缩小很慢,效果不明显。北疆和内地省的城镇吸引劳动力的拉力比阿克苏地区城镇的大,而且阿克苏地区城镇的吸引力越来越弱。所以说,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北疆和沿海地区城镇的拉动劳动力能力比阿克苏地区城镇的强。因此,不考虑转移成本和一些限制的情况下,有利益头脑的农民来说从事相同的劳动和一样时间的劳动在阿克苏城镇所能获得的收入比转移到北疆或沿海地区所获得的收入少。能够解决这个矛盾阿克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有效转移的关键。

(3)第三产业成为吸引阿克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

城镇就业机会的多少决定了城镇吸引劳动力能力的大小,而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创造就业机会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累,这些劳动力能够转移到城镇,转移的成效如何取决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阿克苏地区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煤炭储量占南疆的90%以上,阿克苏地区境内石油,天然气蕴藏量分别占环塔里木盆地已探明储量的84%和93%以上,“西气东输”工程气源的96.32% 在阿克苏地区境内。还有阿克苏地区境内的其他地下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易于开采。阿克苏地区第二产业近几年非常迅速地发展了,但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开采矿产资源。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大部分来自于开采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在阿克苏地区第二产业中的比例较大。那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技术含量较高,吸收劳动力的数量少,而且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属于南疆地区的阿克苏庞大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适合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作的人少,所以需要引进内地省的人才,本地劳动者面临有就业岗位却无法就业的困难。与第二产业相比阿克苏地区第三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稳定性强,容量大。所以可以说第三产业比第二、第一产业相比能够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也可以说服务业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阿克苏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表3),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这说明第三产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将会越来越高。

由表4知,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一直最大,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拉大,与第二产業产值差距平稳缩小。原因是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其他两个产业的发展速度。2005年时第二产业的产值比第一产业少12亿元,到了2009年的时候才超过了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总量在全区总产值里的比重越来越减少,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远远落后于第二、第三产业。虽然阿克苏地区的产业结构走向越来越优化的趋势,但是从事三次产业人员的数量不合理。因为阿克苏地区第二产业的特殊性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弱,全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过大,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GDP中产值比例最小的第一产业。结果阿克苏第三产业具备了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空间,在第三产业中形成了吸引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强大拉力,并阿克苏地区第三产业将来会成为劳动力能够就业的主要产业。

四、结论

阿克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农村的推力比较强。首先,农业边际收益下降,不能容纳再多劳动力的情况下阿克苏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多,总人口中的比重大,从事农业的人口随着总人口的增加而增多,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与耕地比例明显失衡。其次,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排斥本来就供大于需的农村劳动力。随着农科技的普及,机械化程度提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减少了农业所需的劳动力,从而导致增加富余劳动力和未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最后,阿克苏地区乡村企业的规模小,发展慢,接受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大,所以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只能选择到城市找工作。这些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客观因素。

但是,阿克苏地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不足。首先,虽然从城乡收入差距角度阿克苏地区城镇有一定的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可是与北疆和内地地区相比阿克苏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比较低,城市化水平低,进展缓慢,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足够大的空间。作为理性的经济活动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更愿意去劳动收入更多的地方去工作。目前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遇到转移成本大,户口问题,还有一些地方政策的限制等问题。其次,阿克苏地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快,却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二产业就业的本地劳动力很少。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经济规模小,虽然产值在阿克苏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于第一、第二产业,但是从业人员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未能得到足够的发挥。

由此可见,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大,拉力不够,没有协调并进,而是一强一弱。阿克苏地区农村对劳动力的排斥力较大,城镇的吸引力不大,城镇居民也正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也有很多有岗位本地人因素质不高而不符合从内地引进人才的现象。因为转移成本大,劳务派遣事业不发达,一些个人因素和遭到各种限制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向区外转移找工作,正面临着有转出意愿但没能力,无处可转的困境,最后导致了阿克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果不高。

参考文献:

[1]李智.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6,(5).

[2]段进财.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D].山西财经大学,2016,(3).

[3]赵雯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昌吉州农村人口移居城镇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D].新疆农业大学,2016,(6).

[4]图尔迪麦麦提·图尔荪巴柯.和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4).

[5]刘慧佳.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博州为例[D].新疆农业大学.2016,(6).

[6]李永刚,周经.土地财政,住房价格与农村剩余劳动转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8).

[7]鄢成龙.新疆伊犁州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6).

[8]张安良.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4).

[9]阿克苏地区政府网.阿克苏地区概括.

作者简介:

1.乌斯曼·尼牙孜(1969—),男,维吾尔族,新疆,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2.艾合买提·库尔班(1992—),男,维吾尔族,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区域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克苏地区拉力
阿克苏地区农户参与土地流转行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太极拳的静、动态效应(三)
新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年会圆满召开
微话题 狂野拉力
巧用“等力法”解滑轮题
物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