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挖掘,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
——《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获中国新闻奖的采写体会

2017-10-13李新雄

中国记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洋品牌新闻奖玉米种子

□ 文/李新雄

深度挖掘,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
——《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获中国新闻奖的采写体会

□ 文/李新雄

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的采写过程分析,认为地方党报的农业科技题材报道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采写中须注意通过深度挖掘,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 新闻价值 中国新闻奖

在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采写的通讯作品《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获得二等奖。作品主人公是广西农科院玉米育种专家文仁来,他百折不挠、克难攻坚,花费10年时间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桂单0810,打破洋品牌的垄断,让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正能量故事,通过深度挖掘、细致思考,在找准故事的核心灵魂后,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通过小种子反映粮食安全和振兴民族种业的大主题,引起了评委和读者的共鸣。

一、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出发点,提高报道站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

了解到文仁来育种的线索后,我采访了他,把来龙去脉摸了一遍后做了判断:这是育种专家克难攻坚实现个人梦想并造福社会的励志奋斗故事,这很符合中国好故事的标准——讲好中国故事,要讲的就是传递正能量,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做加法和乘法的故事。鉴于此,线索可以跟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挂钩。我做进一步思考:专家的个人梦是否可以跟民族梦、中国梦有机统一,将育种梦上升到民族梦、中国梦的高度,才能提高报道站位。

采访中,文仁来的一番话给了我启迪,他说:“其实中国梦并不抽象,我是这么理解的,个人梦是实现中国梦最基本的力量单元,个人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只有每个人都为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汇聚成中国梦长河,中国梦才得以实现。作为育种专家,我希望通过选育出好的玉米品种,突破洋品牌重围,也是为国争光。”

文仁来的育种故事是人性的故事和中外交织的故事,他选育的玉米品种打破了洋品牌的垄断,广西的玉米地有三分之一种上了广西种,令人欣喜的是该种子已销售到东盟一些国家且颇受欢迎。文仁来育种梦想的实现不仅为人民造福,也增强了国家的力量。个人梦、民族梦、国家梦实现了有机统一,育种故事的报道高度提升。

通讯围绕专家育种征程上克难攻坚与洋品牌较量,让故事交替推进,次第展开。正因如此,才显得文仁来为了培育民族品牌十年如一日艰辛付出的崇高和可贵及打破洋品牌垄断的难得。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报道站位提高。

二、以深度挖掘新闻价值为切入点,找准作品最核心的魂

在采访中我剥茧抽丝,通过跟中央政策勾连对接,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深度挖掘新闻价值,捕捉其灵魂。

“桂单0810玉米品种在短短一年内播种面积从80万亩扩大到150万亩,占广西三分之一的玉米播种面积。”我获悉这一新闻素材后,第一反应是从播种面积激增可以采写一条消息,标题可拟《广西桂单0810玉米品种推广150万亩》。我跟另一家媒体到天等县某乡农民的玉米地去采访。农民夸赞说桂单0810比外国品种好,村民之前已连续种了10年的外国玉米种,去年开始全部改种桂单0810。种子经销商也开心地说以前靠卖洋品牌的玉米种赚钱,今年广西农民都抢购桂单0810,“土品种”完胜“洋品牌”。农民和种子经销商的话让我眼睛一亮,这个线索背后有极强的新闻价值。于是我放弃了写消息的想法。随后,我多方求证,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文仁来告诉我一个较为“惊悚”的数据:2003年至2006年,广西玉米种子市场洋品牌的占有率竟高达90%。文仁来经常下乡,看到广西的土地种的是洋品牌玉米种,心里不是滋味。不服输的他发誓要培育出优于洋品牌玉米种子,让广西地种上广西种……我如获至宝,头脑里有了写通讯稿的思路和框架。

我选择最大化地诠释这一素材的新闻价值,为此,我又不断消化采访来的素材,一件件分析推敲。

“吃透国家政策、努力让新闻站在全国的高度甚至是世界的高度,让小种子具有世界意义。”我迫不及待地查找近5年来的国家政策,中央文件和国家政策让我豁然开朗。习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一切工作重要之基。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一个主题在我脑中清晰呈现:为了民族种业的崛起,为了八桂儿女的口粮安全,育种专家文仁来克难攻坚,百折不挠,终于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桂单0810”,2015年该品种播种面积占广西玉米年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结束了洋品牌垄断广西玉米种子市场的历史,让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广西人自己手里。

▲ 图为本文作者李新雄(左)在玉米地里采访专家。

得益于深度挖掘,稿件有了核心灵魂,思想内涵更深刻。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才顺理成章。

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为增长点,实现新闻精彩呈现

以“小种子”切入,我精心设计开头,运用反差对比的手法,通过强烈的对比效果,一开篇就向读者展示了“一粒种子”与“世界较量”的成就:

“曾经,这样一组数据让广西人颇为担忧:2003年至2006年,全区玉米种子市场洋品牌的占有率竟高达90%。种子,农之大事,国之大事!种子不控制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将无从谈起。

如今,这样一组数据让广西人深感欣慰:2012年广西人培育出了优于洋品牌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当年示范种植时只种了3000亩,到2015年突破150万亩,约占全区玉米播种面积的1/3,结束了洋品牌垄断广西玉米种子市场的历史。”

多展现,少叙述是讲好故事的一大法宝。我通过“小镜头”展示专家的艰辛付出,比如:“玉米人工授粉是培育良种的重要环节。文仁来幽默地把下田给玉米授粉称为“蒸桑拿”。为了预防中暑,文仁来和助手拿毛巾裹住头脸,露出两个眼睛,再戴上草帽。早上七八时开始,套袋、采粉、授粉、扎袋、挂牌、记录,一直做到腰酸背痛。到了晚上还要整理当天的数据……”如同影视镜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从传播效应来说,标题制作是第一位、甚至是决定性的。初稿的标题《种子大王文仁来》很平淡,不理想,于是我想用《金色种子的微笑》来代替,读了两遍觉得不合适。随后《广西人种“广西种”》浮出脑海,仔细品味,标题格局小、有区域局限性。如何用形象简洁的语言体现通讯最精辟、最重要的内容?

在对稿件反复提炼和总结后,我虚心请教行家,并翻阅《新闻标题集锦》找灵感,连影视片名也不放过。最后我受俄罗斯电影片名《决战中的较量》启发,锁定《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桂单0810的玉米种子可概括称为“一粒种子”,它打破了洋品牌的垄断,即成功的世界较量,突破了区域局限性,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感染力,把一粒小种子放到世界层面较量的背景下格局宏大,气势磅礴。

(作者是广西日报科教部主任记者)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洋品牌新闻奖玉米种子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净水产业国产货 披“洋”皮卖高价
洋品牌“牛”,不过是击中了中国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