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7-10-11方鹏飞��

山东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应用教学

方鹏飞��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促使我国的文化事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大专学校的基本教学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保证。与此同时,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大专体育教学环节中,本文通过对分層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传统大专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分层教学法在其教学环节中的可行应用策略,旨在促进大专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大专体育;教学;应用

引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阶段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也为大专体育教学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使大专的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大专体育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促使其教学成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学生主体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使其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为大专体育教学拓展了新的教学途径。

一、传统大专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基本的教学准则,大专学校的学生由于先天体育运动素质以及后天体育教育程度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身体运动能力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大专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一致、教学模式一致、教学目标也一致,对于体育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对于体育教学的接受能力较强,会配合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对于体育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相对存在欠缺的学生而言,则会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存在较大程度的畏难情绪,教师的教学压力过大,还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过低,会让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觉得体育课程学习乏味无趣,而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过高,则会让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难以实现教学要求,进而使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往往会采用自身比较擅长的教学项目,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教学内容以教师的主观意志为重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个体发展需求没有没有得到关注,有悖于教学改革中对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地位要求,学生对于体育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调动,也限制了体育教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分层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可行应用策略——以体能训练为例

(一)对学生的体育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深入了解,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

分层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首先需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以保证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式的体育运动训练,分别进行短跑基础测试、长跑基础测试、耐力测试、肌肉机能测试等方面的测试内容,掌握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进而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查问卷调查,进行适当的教育访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发展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解,将反馈资料进行分析和树立,使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调查了解成果总结成为学习档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将教学集体划分为三个教学层次:初级学习小组、中级学习小组以及高级学习小组,大致的层次划分比例为1:2:1,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情况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调整,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的学习变化也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参考意见,学生们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学有所得,进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课程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根据教学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分层次教学法,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分组,为不同的学生小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对于初级学习小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原有的体能基础之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够接受一定强度的体能训练;对于中级学习小组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体能的积累和提高,能够进行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并逐渐向高级学习小组的运动能力发展;对于高级学习小组的学生需要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训练能力和负荷强度,能够尽量具备竞技运动的基础素质和水平。通过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提升自己的训练强度,逐渐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而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过程中,实现体育运动精神和运动素质的积累以及提升,差异化教学目标不会让学生感觉体育课程学习过于吃力,能够不断的提升体能训练强度,实现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体现的运动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需要在不同教学目标的引导之下,结合一定的基础教学内容,同时附加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差异化的能力提高。首先教师需要进行基础教学内容的制订,针对初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学生要能够对基础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教学训练,并能够对低强度的

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性练习,使学生的运动机能能够不断被激发和调动,以促进这一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中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学生则要在基础教学内容之上,增强训练强度,使学生能够实现身体负荷能力范围内的能力提高;针对高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学生则需要以基础学习内容为热身运动,不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尽量实现自身竞技水平的提高。以中长跑体能训练为例,低级学习小组需要进行400米的跑步训练,并能够在单次训练结束之后,进行适度的身体调整,进行重复性的训练;中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则需要能够顺利完成400米训练,能够尝试提升到800米的训练强度,并逐渐尝试将训练强度调整为1000米、1200米;而对于高级学习小组的学生而言,400米训练只能作为热身运动,需要其能够将训练强度设置到1500米、2000米,乃至3000米。通过这种训练层次的递增,使学生的耐受程度不断提升,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应用分层次教学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保证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教师应用分层次教学法需要保证对学生充分的尊重,不能够因为学生在体育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表现的差异而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能够理解践行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实用意义,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差异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表现,积极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得到维护,保持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根据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分组进行合理的调整

分层次教学方法应用一段时间便能够体现一定的教学成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调整,对于学习能力提升的同学向高一层次的学习小组划分,使其训练成果能够得到充分肯定,进而促进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

结论:分层教学法符合教学改革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符合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时,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分组的调整,保证分层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贵芳,毛建民.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166-166.

[2] 陈海丽.基于分层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6,(29):97-97.

(作者单位: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