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校园区内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研究①

2017-10-10姚增强毛文忠李俊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5期
关键词:校际江苏省社团

姚增强 毛文忠 李俊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9)

江苏省高校园区内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研究①

姚增强 毛文忠 李俊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高校园区内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出对体育社团校际交流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为改善江苏省高校园区内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现状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社团校际交流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交流形式与内容并不单一和局限;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是否有交流平台、是否有外部资金支持、社团场地状况、骨干成员对外交流意愿、有无指导老师、社团活动频度6个因素对江苏省高校园区内体育社团校际交流有影响,其中OR值最高的为“是否有交流平台”,本文还针对调查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高校园区 体育社团 校际交流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overall status of the interschool exchange of sports associ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parks of Jiangsu Provience, and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which may provide information beneficial to better improv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school exchange of sports associations presents two polarities;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are not single;ou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changing platform,external funding support,condition of association ground and equipment, key member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associations, advisor,frequency of association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affecting factors. Exchanging platform is the most influence factors with the highest OR. 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ark; Sports association; Interschool exchange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众多城市先后开始在城市周边兴建高校园区,江苏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也较早开始了高校园区建设,先后在南京、苏州、常州、徐州等地建成了数个规模可观的高校聚集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各个园区在各自的城市中已经形成了集科教、商业、居住为一体的重要板块。众多的高校也基本都在各园区有了新的校区,园区内高校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体育社团作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学校体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体育社团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对外交流的活跃度上,体育社团活跃的校际交流不仅能促进整个高校园区内体育氛围的营造,更重要的是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将会起到强烈的促进作用,也对高校园区内的体育资源整合与共享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为此,本文将针对高校园区内学生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和探讨,以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高校园区内体育社团的校际体育交流状况为研究对象,选取南京江宁大学城和南京仙林大学城内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院校进行深入调研。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数据库查阅高校校际交流、高校园区、体育社团等相关文献资料百余篇,并对其中与本研究联系较多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所调查的每所高校的负责官方体育交流的体育系(部)或团委的负责相关事务的老师发放1份问卷,同时在每所高校中选取8~10个体育社团的负责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回收问卷128份,并全部为有效问卷。

1.2.3 访谈法

走访各高校的体育老师、运动队教练和社团负责人、社团成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谈他们对于校际体育交流的看法和感受,并就研究内容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现状

2.1.1 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频度

对江苏省高校园区内的近3年学生体育社团调查显示(见图1),体育社团校际交流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基本没有”和“每学期3次以上”的均占到了总调查数的27.3%,“每学期两次”的有21.1%,而“每学期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占比只有10.2%和14.1%。这可能跟学生体育社团自身的活跃度以及有没有稳定的交流渠道有关。

图1 高校园区内近3年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频度

2.1.2 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的组织方式

在对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的组织方式调查时,除了基本没有对外交流的社团外还有93个社团在该选项中参与了调查,而有些社团不止一种对外交流的组织方式,因此调查结果多于有交流活动的社团总数。结果显示(见表1),在高校密集的高校园区内,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严重依赖“社团成员自我联系”和“学校组织”两种组织方式,分别有48.4%和30.1%的社团会通过这两种渠道组织活动;其次是“指导教师联系”“协会类平台定期组织”,选择这两个选项的社团分别占比为20.4%和18.3%;只有12.9%的社团有机会通过“企业类实体组织赞助”来组织交流。

表1 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的主要组织方式

2.1.3 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形式

该调查和表1的调查都是在有校际交流的社团中进行的,具体的交流形式可能是多样的,调查对象可以选择出多种选项。结果可以看出(见表2),作为体育社团,比赛还是绝大多数社团会选择的一种交流形式,有82.8%的社团会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交流,而“技术交流”“联谊活动”和“组织讲座”也是很多社团的交流形式之一,分别有37.6%、22.6%和21.5%的社团会选择,说明社团的校际交流形式并不单一化,这从调查中复选率很高也能表现出来;另外,有8个社团会以“联合组队”的形式进行校际交流。

表2 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形式

2.2 影响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校际交流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研究初期的访谈和查阅资料,笔者在对社团负责人或负责老师的调查问卷中列出了可能影响高校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的因素:社团规模、是否有交流平台、是否有外部资金支持、社团成员性别比例、主管部门、管理方式、骨干成员

表3 影响江苏省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的主要变量及其赋值

表4 江苏省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外交流意愿、有无指导老师、社团场地状况、社团活动频度。将此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社团校际交流频度作为因变量进行赋值(见表3),按照α入=0.05,α出=0.10的标准,对江苏省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有6项进入回归模型(见表4)。

分析结果显示,对江苏省高校园区内学校体育社团的校际交流影响最大的是“是否有交流平台”,这说明平台建设是促进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的关键;“骨干成员的对外交流意愿”和“社团活动频度”两个因素也对社团的校际交流有着较大的影响,这说明活跃度高的社团和交流意愿强的社团在高校园区这样的便利环境更容易走出去与其他学校的社团进行交流;“社团场地状况”“是否有外部资金支持”“有无指导老师”3个变量对体育社团校际交流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3 建议

(1)无论是高校园区管理部门还是高校社团主管部门,或者社团的负责人要有积极创建“社团联盟”类交流平台的意识,平台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激活体育社团的对外交流状态,对整个社团的活跃度将会是很大的提升。

(2)注重社团文化建设,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及方式,从管理、组织、宣传上提升社团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学校体育资源要有方向性地向社团倾斜,对社团的场地、器材以及适当的校际交流经费给予支持,以此带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学校的社团建设及活动尽量配备体育师资,对社团的活动开展予以指导,提高社团的技战术水平,也增强社团成员走出去交流的信心和动力。

(4)体育社团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除了收取一定的会费之外社团要积极引进商家赞助等形式的资金支持,努力扩大自身在校园及园区内的影响力,多多与校内外团体、机构合作。

[1]周高柱.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5(7):206.

[2]王步,曲业煌.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哲学内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4):26-29.

[3]王建伟,彭国强.广东省高职大学生体育社团交流状况及影响因素[J].安徽体育科技,2013(6):60-62.

[4]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39-41.

[5]赵伟.从社会学习理论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运动技能的相关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94-96.

[6]吴秋林,茹飞霞.华东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39.

G807

A

2095-2813(2017)09(a)-0137-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13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SJB170)。

姚增强(1979—),男,河南焦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校际江苏省社团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常州高职园区校际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现状及共享分析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社团少年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