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17-09-29郝军

财会学习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

郝军

摘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依法对教育部门和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财务资金、国有资产的管理,以更好地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现状的思考,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职能;自身建設

一、新形势下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歩入新常态,教育事业也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对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审计监督提升到国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高度。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教育领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国家对其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财政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尤其是在政府简政放权趋势下,各项权力逐渐下放和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学校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愈加频繁使教育经济活动比以往更加纷繁复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办学绩效情况、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教育系统内部出现了个别违规和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声誉和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教育内部审计自身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审计职能弱化、工作开展不均衡、审计覆盖面不宽、审计观念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个别内审人员业务能力差、工作缺乏主动性等问题,给我国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这些问题既是差距,也是动力。化解这些难题,重新审视和定位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既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一)加强审计监督,确保教育经济活动规范有序

在新形势下,经济监督依然是教育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加强审计监督,是强化经济监管的重要方式,是规范权力运行的的重要手段。广大教育内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健全监管体系、强化内部审计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教育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各项教育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教育审计监督范围应该涵盖全部的教育经济活动,做到审计监督不留死角,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教育审计工作者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敏感性,对每个经济事项的审计都要真实、准确,要密切关注教育经济活动中的薄弱环节,着力揭示反映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各类办学风险。要高度重视学校基建管理、大宗物资采购、教育收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存在问题,注意防范和化解教育债务、合作办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的风险,密切关注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及其保值增值的情况,及时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防范风险和积极应对的建议,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风险隐患,维护教育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

(二)发挥服务职能,促进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审计的本质,一是监督,二是服务。监督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服务是各单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需要。审计不仅是查处问题,更要为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服务。教育内审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内向性服务的特点,全面提高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帮助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定期查找内部制度存在的漏洞、缺陷,真正从源头上保障教育经费的安全、效益,促进教育经费管理的规范。要坚持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强化管理结合起来,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案件,不仅要查深查透,严肃处理,还要切实抓好审计整改工作,及时纠正错误、消除不利影响,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要把绩效理念融入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揭示和反映违法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促进教育管理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三)当好参谋助手,为教育改革发展出谋划策

当前,综合改革是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而教育审计工作是教育改革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要站在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教育部门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参与改革,服务改革,更好地发挥审计独特优势,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为教育改革发展出谋划策。要注意了解掌握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有意识地将社会关注、领导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审计重点,揭示和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潜在风险和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对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做法,提出建设性整改意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三、加强内部审计自身建设,开创审计事业新局面

(一)切实推进教育审计转型发展

教育审计工作转型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审计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审计工作全面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全面理解教育审计转型的内涵。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统筹兼顾,由单一、局部、分散型审计向行业、系统、整合型审计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传统的单纯评价和监督职能向监督和为学校内部管理、决策出谋划策能并重的服务职能转变;在审计类型上,由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并重的转变;在审计时点上,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转变;在审计组织方式上,由“小作坊式”的单个项目审计,向整体性、系统性“集约式”审计转变。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广大教育审计工作者要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真总结,逐步实现教育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

(二)全面提高教育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确立“质量至上”理念。一、内部审计制度是指导、规范内部审计活动的依据,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要结合教育工作的特点,完善和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二、要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和教育内部审计规范等组织审计,严格遵循审计程序,规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切实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三、要加强审计督导,建立分级复核制度,确保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四、要加强对受托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严格选定程序,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委托审计质量。五、要强化对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教育审计主要部门应定期对各下属部门审计项目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检查发现的各类审计质量问题和典型案例,要及时归纳汇总,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同时,加大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发现的严重审计质量问题,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endprint

(三)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和方式

科学的审计方法是全面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为实现审计目标,就要适应审计的新形式和新任务,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首先,要创新业务组织方式,要树立教育审计“一盘棋”的思想,着力打造教育审计大格局。目前教育审计涉及的业务类型越来越多,包括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各项业务间往往联系紧密,要求审计人员有效整合各专业审计项目,科学做好多種审计类型有机结合的文章,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审计的绩效。对涉及系统内部大型审计项目,要对审计方案、组织方式、标准口径、审计报告的编制等进行统一的部署,积极探索“上审下”、“交叉审”等新型审计组织方式,在保障审计独立性的同时,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另外,要加强教育审计信息化建设。教育审计涉及学校多、学生多、经费多,形成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数据量巨大,要求内部审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优势,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四)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教育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持续发展,需要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内部审计队伍。审计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管根本、利长远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抓实抓好。一是高度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健全和审计人员的配备。要严格按照《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暂无条件独立设置机构的单位可考虑纪、监、审合并设立;要有计划地补充和充实内部审计人员,在单位总编制内解决专职审计人员编制,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审计人员,正常开展审计工作。二是高度重视审计队伍的作风建设。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促使审计人员树立“依法审计、独立客观”的职业道德,大力弘扬“依法、求实、严谨、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倡导谦虚谨慎、文明审计、勤俭节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三是高度重视教育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建立审计人员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积极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水平。支持审计人员参加相关专业资格考试,鼓励审计人员努力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要培养审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鼓励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教育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教育审计理论研究为工作实践提供支撑和保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电力企业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