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河县土家族生态文明建设

2017-09-29邬小学胡邦红匡成铭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沿河自治县乌江

邬小学 胡邦红 匡成铭

文章探讨了武陵山区铜仁市沿河县土家族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沿河县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使全县人民生活受到实惠,打造了沿河土家族生态文明画卷,探索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以供参考借鉴。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的进步。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探讨了武陵山区铜仁市沿河县土家族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沿河土家族生态文明画卷,以供参考借鉴。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8°03'49″~108°37'53″,北纬28°12'45″~29°05'23″之间,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乌江中下游,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225米。山地占69.9%,丘陵占27%,坝地占3.1%。岩溶区占72.5%,非岩溶区占27.5%,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年均气温13~18℃,年降水量1050~1220毫米,年日照1100~1400小时。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同期,光温同步,适宜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生长、发育和繁衍。

一、武陵山区沿河县土家族生态文明建设

武陵山区沿河土家族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等的多元主体的推动,沿河县生态建设主题有既育青山,又育“金山”。既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又要发展又快又好的绿色经济,实现沿河县土家族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方面,过去8年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8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荒山还林还草工程9.82万亩,这些生态工程治理让17万农民从中受益。户均每年增收600多元。同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和实施生态茶园生态建设。沿河土家族通过引进企业采取“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沿岸建立高产示范性生态茶园,兴办茶园间作示范点和新建生态茶叶加工厂,同时形成塘坝千年古茶、新景姚溪贡茶等品牌的“乌江生态茶园”。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制度的确立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2001年3月沿河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地方法律草案。通过法规的护航,保护生态环境,该草案的实行,改善了乌江沿岸的生态环境,同时采取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建设和谐矿区,发展绿色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沿河土家族生态文明发展有:保住青山,留住金山;既育青山,又育金山;既得青山,又得金山;喝乌江生态水;吃山头生态饭和逛景区生态游,通过这样打造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画卷。

二、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沿河县生态文明理念是新型生态农业的指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体现出正态环境的改善和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使经济高效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谐,生态文明理念作为生态农业的价值方向。用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沿河特色城镇化和特色生态产业,根据沿河县自身的特点,量身打造适合沿河的生态发展,如保住青山绿水,加大石漠化的治理,建立生态旅游发展。2008年,沿河县被列为全国首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和首批试点县。2009年沿河县分期投入资金1131万余元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首批工程包括林草植被建设和保护,草食畜牧业发展、小型水利水保等工程建設。完成封山育林5460亩,人工造林5271亩、人工种草454.05亩、蓄水池66口等。截至2014年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7.15平安公里,为项目区农户增加产值500多万元。其中沿河县甘溪乡茶园村和思渠冯家庄打造出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在甘溪乡茶园村,在500多亩的石旮旯地栽种20亩葡萄和500亩油茶,为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20元。在思渠冯家庄建设了6公里长的荒山草林经济带,村民依托草林带养殖白山羊,户均收入增加500多元。

三、沿河县生态文明机制的建设

制度的不断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相关的制度改进和创新,需要健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扶持机制的建立,政府在生态文明中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加强各部门相关政策的融合和协调发展,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沿河县审议通过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地方法律草案,作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二是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从事绿色生态的企业和无污染的企业采取税收减免等的优惠政策。鼓励绿色生态企业使用先进技术,加强绿色产品竞争。如乌江茶厂、土家千年古茶厂的茶产品已经进入贵州、重庆、湖北和湖南等市场。三是建立科技支撑,只有科技的进步,才能带来绿色生态产品的核心竞争,如沿河的空心李,由于采用新的储存方式,空心李的储存时间得以延长。四是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打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

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水治理

地处乌江下游的沿河县,是乌江流经贵州的最后一个县,随着沿河县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很难达标排放,该区域属于长江三峡库区的水污染防治区域,乌江彭水水电站的建成,沿河库区水自然净化能力减弱,为了加强乌江水质保护,确保乌江下游沿岸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沿河县政府与责任单位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企业,明确由县环保局定期对个责任单位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积极开展环境监测,重点围绕对县城区乌江沿岸的所有排污口进行监测,处理分析监测数据,落实治理方案。同时沿河县广泛采用高效无动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经处理后水质可达到二级甚至三级水处理厂的效果,有效地保护乌江的水质,让沿河及其下游乌江延安的居民喝上“乌江生态水”。

五、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产业发展

沿河县地处山区,土家族人主要靠山吃山,沿河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第一:新建生态茶园40052亩,建成乌江茶厂、土家千年古茶厂等一批新型茶叶生产企业,茶产品主要在贵州、重庆、湖北和湖南等市场。第二: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打造“思渠-官舟-土地坳”草林生态循环产业带,主要用于养羊,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建设,发展绿色经济林产业,沿河县计划用三年时间治理岩溶面积156.63平方公里和石漠化面积54.82平方公里。完成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项目共补植补载柏树苗534亩,马尾松452亩,人工造林项目共栽种柏树苗1795亩,马尾松1855亩,柿子、葡萄、板栗、梨子、花椒和葛根等经济林1621亩。使项目区深林面积覆盖率达到52.05%。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承载力,直接为项目区增加产值500多万元。

六、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

沿河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一是重点加强麻阳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乌江山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动植物保护区的管理,麻阳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增加了680只,总数已达到740多只,保护区面积增加了31000多公顷。二是政府整合资金,促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中界乡罗家寨乡村建立乡村旅游示范点,周末吸引来自周边县市的上班族到沿河县体验生态游。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使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县接待外来体验生态游客达60余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

七、结语

文章探讨了武陵山区铜仁市沿河县土家族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主要从沿河县土家族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沿河县生态文明机制的建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水治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产业发展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6个方面进行分析,沿河县土家族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方法,可以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沿河自治县乌江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又见乌江
宽城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实现良好开局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跑起来
九九歌
以青海省海西都兰蒙古族藏族自治县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为例的应对构思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加快推进马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