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莉妹妹》中的家庭伦理关系解读

2017-09-29耿琦

青年时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嘉莉妹妹

耿琦

摘 要:《嘉莉妹妹》作为德莱赛的代表作品,是一部蕴含非常丰富的小说。自问世以来,文学批评家就从各个角度对小说加以分析,对人物加以评判。而各个时期的批评方法又为研究这部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此前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小说的“美国梦”主题,女性主义,消费主义和自然主义等问题上。基于此,本文运用新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小说中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为立足点,从小说的时代背景入手,探讨主人公嘉莉和与之相关的人物角色的家庭伦理关系问题。

关键词:《嘉莉妹妹》;文学伦理学批评;家庭伦理关系

一、引言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到的批评》一文中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不仅要对文学史上各种文学描写的道德现象进行历史辩证的解释,而且要坚持用现实的道德价值观对当前文学描写的道德现象做出价值判断。”[1]他强调:“文学伦理学批评关注的重点不是人物行动自身和行动结果,而是探讨人物行动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重在分析、阐释和理解。”[1]在他的另一片文章《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他还补充到:“它的主要目的在于阐释建构在伦理与道德基础上的种种文学现象,客观的研究文学的伦理与道德因素,并讨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

本文诣在运用这一新兴的文学批评方法,结合小说特殊的时代背景以揭示其中主要人物的家庭伦理关系形成的原因。

二、传统型家庭伦理关系的扭曲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细化,伦理是处在道德基础上演变的。就家庭伦理而言,我们一般认为传统型家庭的夫妻,子女之间应该讲究互相协助,互相忠诚。早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期,蒲松龄就意识到父子,兄弟和夫妻等家庭矛盾日渐突出,所以他在《聊斋志异》用大量的故事来表现家庭生活,关注家庭伦理。但在同一时期的美国社会,无论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夫妻伦理关系还是以责任、义务和关爱为基础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都经受着商品化和金钱崇拜观念的影响。

三、夫妻倫理关系的物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型的夫妻伦理关系是建立在真挚的感情基础上,彼此平等,互相忠诚。王苏教授曾说过,“家庭伦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夫以妇顺”[4]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而与传统夫妻伦理关系恰恰相反的是,赫斯渥夫妇的婚姻关系充满了商品的气息。他们互相利用,都把对方当成工具,为了各自的目的而维持着脆弱的婚姻。

在看待夫妻伦理关系的问题上,赫斯渥太太认为丈夫就是应该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人。因此,丈夫对自己物质欲望的满足与否就成了她衡量丈夫是否爱自己的标准。赫斯渥的家里便面上显得非常可爱与舒适,却事实上只是风暴即将来临之前的片刻宁静。当赫斯渥与嘉莉的地下情在不经意之间被赫斯渥太太发现之后,这由爱情产生的嫉妒却并不随着爱情的消灭而消灭,这事实上导致了赫斯渥夫妇的不幸。赫斯渥不关心他的太太,也不再着意对她的殷勤,这一点对一个女人来说,比之对对方的公开犯罪更为严重。因此赫斯渥太太怀着嫉妒将赫斯渥的背叛转化成了憎恨。她不能坐视她的权利受损,被嘉莉夺去。于是乎她提出条件,并将赫斯渥接受的条件转化成法律,使赫斯渥将不得不付给她要按时索取的钱。赫斯渥太太并不在乎丈夫是否回家,没有了赫斯渥,家里的事情进行的更愉快,她可以随心所欲的行事而不受约束,不用与人商量。而被揭穿的赫斯渥此刻却在市中心的帕尔默旅馆留宿,心中盘算着他的处境。第二天的中午,赫斯渥收到了太太来信,信中她用冷漠又尖锐的口吻要求赫斯渥将赔偿金立即送到她的手中。此刻,夫妻关系已经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

起初,赫斯渥之所以选择与嘉莉偷情而不是与太太离婚从而光明正大的迎娶嘉莉,原因就在与他不想失去他的职位和社会地位。而保障他的职位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条件就是他要维持与太太的婚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纤弱,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娇嫩,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能把在家里成长、养育的人的天性变得坚强和正直。”赫斯渥与太太之间物化的夫妻关系导致了他们紧张的婚姻关系,并最终导致他出轨嘉莉,走进了伦理的禁区。

四、代际伦理关系的异化

代际关系指的是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如家庭中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孙子女辈的关系。代际伦理关系的比较则往往聚焦于差异。代际差异是一个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话题,几乎存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大到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审美观和婚姻观,其表现既可以体现在许多微细的生活细节如着装风格和艺术品位上,也可以体现在对一些重大的社会乃至政治事件的态度上。在任何年代和社会,代际差异都是存在的。

异化是指人们虽然身在社会却不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指人们由于与更广泛的人群缺乏联系而在心理上和交往上与社会隔绝起来,他们无法使自己与社会建立起富有意义和令人满意的关系。在《嘉莉妹妹》中,最突出的代际问题就是赫斯渥夫妇与儿女的伦理关系的扭曲。小说中赫斯渥的儿女并不尊重他们的父亲,更谈不上对父亲有多深厚的感情。他们对父亲的要求仅仅是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女儿在家中始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话与做事,顶撞父亲,把母亲的忠告当作耳边风。她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穿着是否上档次,在朋友面前是否有面子。她“只顾满足自己,从不想念父亲。凡是她去看父亲的时候,往往是她盛装打扮要出去的时候。”[4]儿子小赫斯渥自己的事业蒸蒸日,却从不顾家,对家里的日常开支不管不问也从不负担哪怕一丁点。赫斯渥太太与儿女的关系同样扭曲,她从不给与孩子正当的教育,而是不断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她还希望通过女儿的婚姻太高自己的身份,通过儿子的事业和取得的成就让自己有面子。赫斯渥太太并不像一般的父母那样真正关心她的儿女,对她来说,女儿只是吸引求婚者的物品,儿子也只是她身份晋升的垫脚石而已。

五、非传统型家庭伦理关系的失衡

我们一般认为传统型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而非传统型家庭则指的是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和单身家庭。所谓单身家庭就是到了结婚年龄而不结婚或者离婚后不再结婚一个人生活的家庭。endprint

小说中,嘉莉的两次感情经历正是建立在这种非传统型的家庭伦理关系之下。首先,“她与杜洛埃没有婚姻契约的同居只是互相利用,满足对方欲望的工具,嘉莉的爱不过为杜洛埃的生活增加了些许乐趣,杜洛埃并不想承担任何的责任。在嘉莉每次提出结婚的要求时,他总是都出子虚乌有的地产生意来搪塞她。嘉莉见见看清了和杜洛埃结婚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嘉莉实际上也并不爱杜洛埃,但是她沉溺于杜洛埃给她提供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不愿再做一個普通的女工。”[3]因此,这种建立在物质追求和欲望基础之上的非传统型家庭关系,最终失衡,破灭。嘉莉不再满足于杜洛埃的物质势力和才能,选择了更为富有,地位更高的赫斯渥。

但嘉莉与赫斯渥的关系同样建立在金钱之上。赫斯渥的出现,使嘉莉觉得他遇到了一个各方面都比杜洛埃聪明的人,她将两个人进行了对比,最终选择了后者。而赫斯渥也不顾自己已是有妇之夫,决定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与嘉莉在一起。但是他并没有打算跟妻子决裂,而是挪用公款,企图与嘉莉逃离芝加哥来维护这一段婚外情。在失去了往日的身份与地位之后,赫斯渥不能再维持以往体面的生活,嘉莉也因为无法忍受贫穷的生活而离开赫斯渥。至此,第二段非传统型的家庭关系也结束了。失衡的原因同样是因为没有建立在正常的感情基础之上,一味的追求物质,欲望上的满足。

独立后的嘉莉依靠自己的才华在舞台上取得成功,无数男人写信,拜访以求得她的青睐。然而在尽力了杜洛埃和赫斯渥两个男人之后,她对相同的男人产生了厌倦。并最终发现金钱并不能使她获得幸福,因而陷入迷茫和空虚之中。

六、结语

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友谊、爱情、婚姻等都遵照了商品的原则加以衡量,对欲望的无限需求导致夫妻关系冷漠、代际关系紧张、非传统型的家庭关系不能保持持久的忠诚。作者德莱赛以一种预见性的眼光洞察到了在消费主义文化的操纵下,非传统型家庭关系失衡的必然性。由此可以看出,没有真挚的感情作为基础的家庭关系是冷漠的,没有婚姻契约作为基础的家庭关系是脆弱的。人一旦抛弃伦理道德的规范,无限制的追求金钱和物质上的成功,最终只会陷入巨大的空虚之中。

参考文献:

[1]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8-11.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17.

[3]黄开红.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6(3):143-148.

[4]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J].前沿.2008(5):165-168.

[5]德莱塞.《嘉莉妹妹》[M].裘柱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对《嘉莉妹妹》的悲剧人生的自然主义解读
论《嘉莉妹妹》中人物的道德挣扎
《嘉莉妹妹》中美国梦的破灭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