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效果观察

2017-09-29马世杰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急性期入路

马世杰

(周口市中心医院 神外一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效果观察

马世杰

(周口市中心医院 神外一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探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实施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有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对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具有显著效果。

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前循环动脉瘤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脑部疾病,发病率约占颅内动脉瘤患者总数的85%[1]。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方式[2]。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显微外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但仍有部分学者提出不同的手术入路对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直接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组研究证实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在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5)、对照组(n=55)。研究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为30~82岁,平均(52.31±1.20)岁,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30例。对照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为32~80岁,平均(51.20±1.70)岁,Hunt-Hess分级:Ⅰ级13例、Ⅱ级17例、Ⅲ级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实施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并将头部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将头部向对侧略旋转20°~30°及下垂15°~20°,最高点为颧骨突起部位,以距中线2~3 cm做皮肤切口,发际线后弧形向下延伸至耳前(1 cm)颧弓上方(2~3 cm),切开头皮全层并到达颅骨,使眶上缘、颧弓前部、额骨颧突有效显露,骨瓣位于额骨颧突后(3 cm左右)上颞线,硬脑膜需经弧形剪开,对各脑池充分解剖并使脑脊液释放,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对主要供血动脉有效阻断,夹闭动脉瘤后利用造影确认是否存在残颈、误夹等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载瘤动脉经棉片(含罂粟碱)覆盖。对照组接受常规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

2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3 讨论

翼点入路是临床用于治疗颅内疾病的经典入路方式,多用于交通动脉瘤(后)、颈内动脉瘤、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等各类颅内肿瘤并取得显著疗效。但有研究显示,翼点入路需将颅底暴露,具有较长手术切口及较大骨瓣,对机体造成的手术创伤较为严重,因此临床治疗安全性并不理想[3]。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颅内肿瘤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4]。研究表明,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体特点包括手术切口与发际缘紧邻;仅需对颞肌切开1~2 cm即可实现治疗,有效减少术中对其损伤程度;无需将颞骨鳞部、蝶骨嵴显露从而减小骨瓣面积及脑膜中动脉、眶脑膜动脉出血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对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有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对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今后推广。

[1] 王吉锋.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20):60-61.

[2] 王玉贵,李朝晖,郭永川,等.眶上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8):452-454.

[3] 吴有志,罗良生,张健,等.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伴脑内血肿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6):376-377.

[4] 郭继锋,霍楠楠,单显民.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35-37.

[5] 张文波,赖湘,叶敏,等.高分级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0(6):267-268.

R 651.12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32

2017-02-23)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急性期入路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