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9-29韩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微创

韩星

(义马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河南 三门峡 472300)

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韩星

(义马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河南 三门峡 472300)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腹腔镜)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义马市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技术(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技术(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创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开腹手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发生阻塞,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胆囊炎症,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大多数患者伴有胆囊结石,故又被称为结石性胆囊炎。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式诸多,比如开腹取石手术或者微创技术(腹腔镜)等。本研究选取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36.81±10.35)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30例;年龄25~67岁,平均(38.57±10.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符合临床病理学相关诊断标准的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对本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1.2排除标准 过敏体质患者;合并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患者;排除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并无法配合临床治疗的患者。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行全身麻醉后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选择患者右上腹腹直肌位置作手术切口,将周围粘连组织分离后切除胆囊。

1.2.2观察组 接受微创技术(腹腔镜)治疗[1],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保持头高足低及左侧斜卧位,建立二氧化碳气腹,采用四孔法进行手术;观察患者胆囊周围组织病变情况,将胆囊及大网膜逐层分离,充分暴露胆囊位置,并分析患者Calot三角粘连情况及炎症程度,分析并判断患者胆囊内嵌顿结石的位置;胆囊体积显著增大且高张力的患者要先使用电钩将胆囊底部切开,再用吸引器吸出胆囊中的胆汁;根据患者情况解剖分离Calot三角,选择适宜的解剖与分离技术,将胆囊三角位置分离后暴露其管道结构、胆囊壶腹与胆囊颈管;如果患者胆囊三角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分离难度较大,此时应选择在胆囊体位置直接劈开,再将嵌顿结石取出;切除胆囊底体位置的胆囊壁,手术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患者胆管的保护;将大部分胆囊切除,于胆囊颈腔中寻找胆囊管开口,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开口。

1.3观察指标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显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有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稍改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稍短,术中出血量稍少,术后并发症稍少;无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无改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情况比较

2.2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3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2,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是由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滞留于胆囊中,继发感染而出现的急性炎症。临床上根据患者症状和B超检查结果确诊[2]。该病患者经B超检查可见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的情况,通常胆囊壁厚度≥3 mm,并多见患者上腹阵发性绞痛或者右肩胛下部伴有放射性疼痛,绝大多数患者存在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3]。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远、近期预后均差,也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4]。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中,其治疗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5]。本研究选取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微创技术(腹腔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亦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技术(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创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桑畅野,王燕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9):149-151.

[2] 范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6):7131-7132.

[3] 邹英威.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71-72.

[4] 丁海坤.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5):21-23.

[5] 王思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321-1322.

R 657.4+5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96

2017-02-06)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