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7-09-29杨淑贞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西药

杨淑贞

(登封市中医院 河南 登封 452470)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观察

杨淑贞

(登封市中医院 河南 登封 452470)

目的观察新加阳和汤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新加阳和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ESR、CRP及IgA)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比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SR、CRP及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及Ig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加阳和汤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症状,改善炎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加阳和汤;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免疫性炎症疾病,患者早期多表现为晨僵、腰腿关节痛等,并逐渐向胸、颈部蔓延,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整个脊柱关节变性畸形并出现脊柱强直,发生关节融合,造成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AS可累周围黏附组织如腱鞘、韧带等发生炎症反应,进而累及其他脏器。目前临床治疗AS尚缺乏特效药物,主要采取功能锻炼和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短期内效果尚可,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中医通过辨证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轻炎症反应,但起效较西医慢[1]。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新加阳和汤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指导用药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时间≤3个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13~48岁,平均(27.2±6.3)岁;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15~47岁,平均(28.1±6.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柳氮磺吡啶(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50)口服治疗,750 mg/次,2次/d;塞来昔布胶囊(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国药准字:J20120063),2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新加阳和汤治疗,组方为:熟地、桑寄生各15 g,秦艽12 g,鹿角胶、桂枝、白术、防风、川牛膝各10 g,白芥子、炙甘草各6 g,早、晚口服,1剂/日,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评价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ESR、CRP及IgA)变化情况。参照《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进行疗效判定,具体如下。①显效:实验室指标改善率>2/3,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程度≥90%,晨僵、疼痛症状明显缓解;②有效:实验室指标改善率为1/3~2/3,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程度≥70%,晨僵、疼痛症状稍缓解;③无效:实验室指标改善率<1/3,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程度<30%,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5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4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比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室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ESR、CRP及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及Ig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及IgA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与治疗前比较,c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的全身免疫性炎症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侵犯患者脊柱、腰腿关节、肌腱及周围软组织。AS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红肿疼痛、晨僵,实验室检查提示ESR、CRP等炎症因子显著升高,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整个脊柱,导致脊柱强直[3]。临床治疗该病的常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短期效果较好,长期使用易导致患者免疫耐受,药物毒副作用多。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属“痹症”“肾痹”“腰痛”范畴,多以肝肾血不足导致气虚亏损,邪毒入络,脉络不通为特征,其病机主要为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引起寒毒损侵袭筋脉,导致气血不足,经脉失养。该类患者多为风寒湿邪痰瘀交结,虚实交杂,因此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中医认为该病应以清热利湿、补肾祛湿为治疗原则,由于诱发本病的原因是肾气亏虚,因此补肾治其本虚,祛风通络治其标实。阳和汤多用于疽证、痰核等阴寒之症,可温阳驱寒,活络补血,在其基础上加减形成新加阳和汤,增强其补肾驱寒功效。新加阳和汤是由熟地、桑寄生、秦艽、鹿角胶、桂枝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肾强筋、祛风除湿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Ig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新加阳和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延缓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采用新加阳和汤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症状,改善炎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邢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3):97-98.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 翟佳羽,吕青,赵敏菁,等.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1):42-54.

R 593.2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86

2017-02-05)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西药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