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2017-09-29刘国领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磷酸酶牙体牙周

刘国领

(郏县中医院 口腔科 河南 平顶山 467100)

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刘国领

(郏县中医院 口腔科 河南 平顶山 467100)

目的探讨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郏县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9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铸造金属桩修复,观察组实施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修复前后牙周探针深度、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对患者牙周组织影响小,疗效显著。

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疗效

牙体缺损为临床常见口腔科疾病之一,多由龋齿、外伤等多种因素引起,若未及时修复治疗极易诱发牙本质敏感症、根面龋,加重牙龈退缩,影响患者牙齿咬合、正常咀嚼功能及牙齿美观度[1]。铸造金属桩修复为临床修复牙体缺损常用方法,可有效恢复患者牙齿功能及形态,但金属弹性模量较大,易出现牙根折断、金属过敏等现象,影响修复效果。有学者指出,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效果较佳,其弹性模量与正常牙体组织相近,抗根折能力强,可有效弥补铸造金属桩的缺憾,提高修复效果[2]。本研究选取59例牙体缺损患者,分为两组,并予以不同方法修复,观察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郏县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9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0~60岁,平均(46.27±7.21)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58岁,平均(47.33±5.1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排尽填充物,将牙胶取出,根据根管所需宽度及深度进行扩展,常规取膜,制作桩核,为患者试戴,对根管及铸造桩核进行消毒处理、吹干,实施固化,形成桩核,常规预备牙体,排龈,以硅橡胶2次法取印模,实施烤瓷全冠制作,试戴并调整、黏固。观察组(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行常规影像学检查,并实施口腔内科会诊,对未治疗患者予以完善根管治疗,记录患牙根管牙根方向及工作长度。行根管桩道预备工作,桩道宽约为1/3根径,根尖位置保留4~5 cm的根尖封闭,依据所测桩道数值选取适宜纤维桩,并对纤维桩进行酸蚀、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20 s),采用纸尖吸干水分,将黏结剂均匀涂抹于纤维桩及桩道,进行10 s光照处理,调和双重固化黏结剂与催化剂,并注入桩道,粘固纤维桩,实施烤瓷冠修复。

1.3观察指标①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评估标准: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咬合恢复正常,患牙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未见边缘渗漏现象,叩诊无不适感出现,牙龈色泽正常,未见牙槽骨及牙根吸收现象则为成功,否则即为失败[3]。②观察比较修复前及修复后6个月牙周探针深度及碱性磷酸酶水平。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修复前后牙周状况修复前两组碱性磷酸酶、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前后牙周状况比较

3 讨论

牙体缺损具有较高发病率,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当患者冠部牙体组织出现大面积缺损时,单纯填充、嵌体及全冠治疗效果不佳,多需实施桩核修复。桩核系统不仅使残冠、残根的修复成为可能,且可避免因拔牙造成患者本体感受器丧失及牙槽骨吸收的发生。有学者指出,桩核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修复效果及患者牙齿咀嚼功能的恢复[4]。故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在其牙根中植入适宜桩核材料并进行牙冠修复,尽可能保留患者残牙、恢复牙齿正常使用功能,为临床治疗牙体缺损之关键。

理想的桩核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①易于操作,具有良好抗疲劳及透光性,耐腐蚀;②高强度,弹性模量接近于牙体组织。黄菊[5]研究证实,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较铸造金属桩修复效果更佳,修复体完整率高达97.14%,颜色匹配度更是高至98.57%,且桩核冠损坏率仅为10.00%。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是在原牙根上实施的牙齿重建技术,相比于金属桩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性,且其外观为透明色或乳白色,接近于自然牙齿的光学效应,符合广大患者对牙齿美观度的高要求;具有高强度,其挠曲强度超过500 MPa,可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及固位力;同时该材料弹性好,在力量传递方面趋同于牙本质,可避免传统金属桩因应力集中而出现根折现象;此外采用专用扩大钻逐级(自细至粗)预备根管,冲洗根管等操作过程中对患者造成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且该技术可有效保留患者自体牙根,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正常牙齿咀嚼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牙体缺损患者予以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效果显著;同时本研究发现,修复后两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旨在说明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对患者牙周组织影响小,利于咀嚼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效果显著,对牙周影响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王刚.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世界中医药,2016,11(B3):1528-1529.

[2] 孔德让.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6):2540-2544.

[3] 魏丽君,曹均凯,赵迪.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老年患者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4):270-273.

[4] 孙国能.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比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0(2):217-219.

[5] 黄菊.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7):7643-7647.

R 783.3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74

2016-12-26)

猜你喜欢

磷酸酶牙体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中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通路的抑制作用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磷酸酶基因PTEN对骨肉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