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

2017-09-29郭非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河南大学对症疱疹

郭非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 儿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

郭非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 儿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及防控。方法选取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1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对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患儿哭闹不安次数有所减少且精神状态正常,饮食规律,睡眠良好。在临床症状方面,患儿体温正常,手部、足部以及臀部皮疹现象消退,溃疡口腔愈合。结论医务人员应当给予手足口病患儿以对症处理,通过实施脏器支持疗法来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有效避免死亡病例出现。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皮疹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比较典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其高发人群主要为1~5岁的儿童,并以夏秋两季为多发季[1]。手足口病患儿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手部、足部以及口腔黏膜疱疹等,在破溃后便会演变为溃疡,部分症状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等症,对患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有极大威胁[2-3]。为减少手足口病对儿童身体机能的破坏,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本研究特选择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近年收治的患儿为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01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就诊时均表现为手部、足部、臀部疱疹,且在发病之初为红色斑丘疹,随后发展为疱疹,并在破溃后演变为溃疡,同时伴有口腔溃疡出现,其中67例未合并其他症状患儿为轻度症状患儿,23例合并消化道或呼吸道患儿为中度症状患儿,21例合并心肌炎或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重症患儿。所有患儿中,男55例,女46例;年龄为8个月~5岁,平均(2.6±0.7)岁;体温为37.5~38.5 ℃。所有患儿家长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

1.2治疗方法

1.2.1隔离 考虑到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在患儿确诊为手足口病后则应当立即接受隔离,直至患儿痊愈为止,在此期间应对患儿关系密切的人群进行观察,了解其有无异常情况出现,如有异常则应立即进行检查确诊。

1.2.2心理指导 由于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较轻,因此在患病后极易悲伤恸哭,鉴于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儿的心理辅导,通过温和的语气来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尽快适应环境,减少哭闹对治疗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赢得患儿的治疗配合。对于家长,应考虑到其牵挂孩子的心理感受,告知其隔离救治的重要性,同时对患儿的救治进展进行汇报,以便其能够及时掌握患儿的治疗情况。在患儿家长心情稍有平复后,可对其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科普,使其能够对该病的发生与预防有所了解,并为其介绍当前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以使其能够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赢得家长的支持。

1.2.3药物治疗 在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上,多以抗病毒类药物为主。若患儿症状相对较轻,则给予其抗病毒口服液即可;若患儿症状较为严重并伴有发热现象出现,则应当给予其阿昔洛韦及鱼腥草等进行静脉滴注;若患儿出现手部、足部、口腔等处的继发感染并出现皮疹时,则应当给予其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

1.2.4手足口病的预防 由于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类疾病,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手部口病的传染,应告知家长、学校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空气中的病菌含量。家长及学校应当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若患儿有高烧不退、面色苍白以及哭闹不安等症时,应当及时送医就诊,从而减少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对患儿身体的破坏。

1.3疗效判定经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面消失,疱疹缩小,无并发症出现,即为成功治愈;反之则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多数患儿均能够在3 d内实现治愈,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需要在4~7 d内治愈成功,但不会超过10 d。所有患儿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见表1。

表1 不同症状患儿治疗时间比较 [n(%)]

3 讨论

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以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手、足、臀部斑丘疹、疱疹等表现为主,部分患儿会出现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此类患儿症状轻微,病情较轻,预后良好,经对症处理后,无后遗症出现,可治愈出院[4-5]。而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多合并各严重并发症,累及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如脑膜炎、脑干脑炎、心肌炎、循环呼吸衰竭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困难,病情严重,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存在较高的病死率[6]。在本研究中,多数患儿均能够在3 d内治愈,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在4~7 d内治愈,但不会超过10 d。由本研究可知,所有患儿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由此可知,手足口病若无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均能够在短时间内治愈。而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则应当给予其相应的对症处理来帮助患儿实现早日痊愈。对于重症患儿,应当给予其呼吸支持以及循环支持,减少脑损伤,保证患儿在治疗期间的生命体征平稳[7]。同时可给予其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进行炎症反应控制,改善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为患儿进行静脉补液时,应注意补液量以及速度,避免肺水肿的出现[8]。治疗期间可给予患儿以正压机械通气,以稳定患儿血压,并将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清理,确保其呼吸通畅,并给予其氧气支持,从而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加快其病体康复。

综上,医务人员应当给予手足口病患儿以对症处理,通过实施综合疗法来降低手足口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对患儿身体机能的破坏,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王亮亮.探讨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049-7049.

[2] 刘阳,杜曾庆,甘泉,等.42例重型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特点及病原学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8):53-54.

[3] 盛海英,毛翠荣,李文梅,等.金塔县手足口病患儿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5-6.

[4] 李泓毅,宋江林,李泓毅,等.桃源县2012—2014年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7):93-93.

[5] 付四毛,罗序峰,温小丽,等.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4):403-407.

[6] 高艳慧,刘艳,孙頔.2010—2013年大连市手足口病28479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2):217-219.

[7] 王会凤,谭君梅,苏明莉,等.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儿血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2):5218-5220.

[8] 乔伟.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9):38.

R 725.1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71

2017-02-11)

猜你喜欢

河南大学对症疱疹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归 去 兮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咏 河 大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故 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