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某基因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2017-09-29李波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病史高脂血症隐性

李波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焦作 454150)

C-反应蛋白某基因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李波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焦作 454150)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中rs3093059位点与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56例无动脉粥氧化血管病史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rs3093059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rs3093059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显性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rs3093059隐性模型、吸烟史及家族脑卒中史均属于I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rs3093059隐性模型等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中rs3093059位点隐形模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CRP;基因位点;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1]。炎性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炎性反应标记物CRP的血清含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2]。本研究旨在观察分析C-反应蛋白中rs3093059位点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54~73岁,平均(62.6±8.9)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内入院进行治疗,且诊断均符合国家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过脑CT进行证实。另选取56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史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34例,年龄55~74岁,平均(63.7±8.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两组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5 min,离心率为3 000 r/min,离心后将其放置在-80 ℃的冰箱内保存[3]。在CRP SNP位点中选取rs3093059位点为研究对象。所有引物均采用Premier 5.0软件进行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的长度进行多态性分析技术来分析基因型的确定,用2%的溴化乙锭进行染色,电泳30 min,在紫外线下观察。通过酶切和DNA的标准物比较分析,确定基因型。

2 结果

2.1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rs3093059隐性模型、吸烟史及家族脑卒中史均属于I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模型两组患者rs3093059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显性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rs3093059隐性模型等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C-反应蛋白基因rs3093059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模型比较(n)

表3 缺血性脑卒中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 讨论

炎性反应标记物CRP是五聚体蛋白与钙的有效结合,其中有5个由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亚单位且完全相同,每个亚单位含206个氨基酸。生理条件下,CRP在肝脏的内部合成率低,亲和力高,可与内质网相连接。在急性期,IL-6等细胞因子起引导作用,使CRP的表达提升,内质网和CRP的结合位置发生的构象变化明显,导致CRP和内质网的亲和力下降,血浆中CRP浓度提升。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存储着CRP,其通过平滑肌细胞、纤维细胞以及介导上皮细胞的反应变化,合成细胞外基质,参与了细胞迁移、增殖及黏附过程,是一种危险的独立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产生和发展[3-4]。CRP基因的长度为2.3 kb,位于Iq21-23,其中内含子的数量为1,外显子的数量为2,总共编码氨基酸的数量为206,CRP的前2个氨基酸以及1条前导肽对第1个外显子进行编码,而其余的204个氨基酸由第2个外显子进行编码[5-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rs3093059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显性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rs3093059隐性模型、吸烟史及家族脑卒中史均属于IS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rs3093059隐性模型等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分析较全面,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中rs3093059位点隐形模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1] 李合华.C-反应蛋白某基因位点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47-48.

[2] 刘新云,李晓平,刘燕.C反应蛋白rs3093059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3):17-19.

[3] 徐玉.C反应蛋白某基因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54-55.

[4] 肖艳波,田艳玲,马海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120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6):561-562.

[5] 孙爱华,罗平,张晓林,等.贯序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干预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2,51(45):79-80.

[6] 黄振俊,陈建新,常智跃.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半身不遂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9):1149-1150.

R 743.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13

2016-12-11)

猜你喜欢

病史高脂血症隐性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