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牵引术对下肢创伤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2017-09-29赵燕山刘绍荣

关键词:骨科机体下肢

赵燕山,刘绍荣

(祥云县人民医院骨科,云南 大理 672100)

骨科牵引术对下肢创伤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赵燕山,刘绍荣

(祥云县人民医院骨科,云南 大理 672100)

目的 了解下肢创伤病例行骨科牵引疗法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存在下肢创伤并于进入本院骨科的患者77例,以疗法不同对其分组:A组39例以骨科牵引疗法展开救治工作,B组38例则行传统疗法,随访观察其疗效及不适症状。结果 A组优良率94.87%,B组是71.05%,(P<0.05)。A组2例出现不适症状,B组有9例,(P<0.05)。结论 骨科给予下肢创伤病例专业治疗时,施予骨科牵引疗法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也偏高,推荐优先选择。

骨科;下肢创伤;传统疗法;骨科牵引疗法;效果

下肢创伤病例临床治疗环节,施予骨科牵引疗法对于机体骨折部位愈合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为了解本院骨科中该疗法具体开展情况,本次选择存在下肢创伤并进入本院骨科的患者77例,并行分组治疗,旨在优化下肢创伤病例治疗工作,提升其疗效,并且促进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存在下肢创伤并于进入本院骨科的患者77例,以疗法不同对其分组。A组39例,27~74岁,平均年龄(40.13±2.66)岁;男23例(58.97%),女16例(41.03%)。B组38例,25~75岁,平均年龄(41.22±3.58)岁;男22例(57.89%),女16例(42.1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疗法

39例A组以骨科牵引疗法展开救治工作:⑴施予硬膜外麻醉技术,协助患者平躺于布朗架的表面,观察机体创伤程度,定位其牵引点后,置入克氏针,且确保克氏针刺入点及机体患肢长轴维持90度夹角。⑵给予机体跟骨部位、股骨踝上部位展开牵引操作,遵循“由内至外”的原则进针,而在给予其胫骨结节组织牵引操作时,则需遵循“由外至内”的原则进针。⑶给予牵引弓妥善安装,并对牵引重量合理调整,股骨踝上组织重量标准介于10.0~15.0 kg;跟骨组织重量标准介于4.0~6.0 kg;胫骨结节组织重量标准介于8.0~10.0 kg。

B组则行传统疗法:充分清理创面,在予以止血疗法的提示,防止感染,再结合机体情况择期展开专业手术。

1.3 观察指标

效果。机体关节活动自如,同时行走时未出现疼痛迹象,属优;机体关节活动稍微受限,同时行走时出现轻微疼痛迹象,属良;机体髋关节系统的屈伸幅度介于60~90度间,同时行走时出现中度疼痛迹象,属中;机体关节活动完全受限,疼痛剧烈,属差[1]。安全性。施予随访,观察是否有延迟不愈现象、感染现象、股骨头坏死现象等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于A组/B组中行不同方案后效果

39例A组优良率94.87%(37/39),38例B组是71.05%(27/3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行不同方案后效果

2.2 两组中行不同方案后不适症状

随访至今,A组2例(5.13%)出现不适症状,B组有9例(23.68%)(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行不同方案后不适症状

3 讨 论

作为骨科多见症,下肢创伤近年来十分多发,不仅诱发因素多样,而且创伤情况还表现出复杂性特征,治疗难度也因此升高。下肢创伤专业处理工作中,多以传统疗法进行,但是此疗法在有效性及其安全水平方面都还有待提升,所以更多医、患人员都更加青睐骨科牵引疗法[2]。

骨科牵引疗法除了可对下肢创伤病例软组织充分保护外,对于其骨折愈合也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改善机体骨折点肌肉组织的移位情况,在使其疼痛程度缓解的基础上,提升疗效,同时规避延迟不愈现象、感染现象、股骨头坏死现象等,确保机体骨折点愈合质量的提高[3]。本次于A组/B组中行不同方案后,39例A组优良率94.87%,比38例B组的71.05%高(P<0.05);而A组5.13%出现不适症状,则比B组的23.68%低(P<0.05),提示骨科牵引疗法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更具临床优越性。

综上所述,骨科给予下肢创伤病例专业治疗时,将骨科牵引疗法视作首选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牵引效果,同时规避各类型不适症状,推荐优先选择。

[1] 张永灵,丁晓云,何培培.下肢牵引罩在创伤骨科的临床使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457.

[2] 廖志峰,刘世峰,魏小华,等.悬挂式下肢骨科手术牵引装置在髋部骨折术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4):354-355.

[3] 张学来,程兆佳,廖忠林,等.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9):1320-1321.

本文编辑:吴宏艳

R658.3

B

ISSN.2095-6681.2017.21.182.02

猜你喜欢

骨科机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邓俊峰作品选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