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

2017-09-29张跃君刘国霞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冠脉

张跃君,刘国霞

(黑龙江省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

张跃君,刘国霞

(黑龙江省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311)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12 h内发生的伴缺血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进行急诊PCI的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非替罗非班对照组,疗程24~48 h,视察缺血性J波、ST-T的变化、MACE和心律失常是否在围手术期心电图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ST手术后24 h内下移增加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2 h内回落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 h内治疗组J波全面消散,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上的缺血性J波可利用替罗非班来改善,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低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心电图;替罗非班;J波;ST段

心电图检查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心肌严重缺血致使复极异常指标出现的原因是缺血性J波,然而缺血性J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血小板聚集的原因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效力于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导致血小板与凝血因子结合而形成。临床上表明,早期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改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示,目前对围手术期缺血性J波是否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的影响新闻报道很少。本次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价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是否介入治疗围心电图的影响以及对近段时间的预示进行有效评估[1]。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采用2015年收治伴有缺铁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对皮冠状动脉中介入治疗(PCI)成功的住院患者进性对比研究。

(1)伴有缺铁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2 h以内出现急性胸痛,心肌标志物CK-MB≥2倍以上,肌钙蛋白T>0.1 μg/mL以上,并具有J波形成ST段抬高的特征出现。判断J波的标准必须具备一下4点:(1)J点升高,J波的产生;(2)J波和提升的ST段显著且容易辨认或者T波升高后相结合,还需呈现出弓背向下升高;(3)2个级以上的导联存在着J波;(4)QT期间正常(≥360 ms且≥450 ms),可有T波高尖。

(2)检测标准

用TP段作为ST测量等电位线,在J点后20 ms至等电位线的间隔作为ST段值,以mm为单位。ST段其实之间的交点和QRS波群的终点判决为J点。

(3)排除标准

如以下任意一项符合即可排除掉:溶栓药在PCI手术前使用治疗;心电图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糖尿病患者及电解质紊乱[2]。

1.2 分组及处理

选用60名患者为例,很据患者替罗非班是否用药,将60例患者分为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组30例,非替罗非班药物对照组30例。

1.3 手术方法

两组在进行手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和玻立维各300 mg,经过股动脉穿刺插入6F动脉鞘管,经过动脉鞘管注入肝素3000 U,选用常规体位冠脉造影,来鉴定靶病变血管之后进行PCI治疗。手术过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钠5000 U,5天的皮下注射每隔12 h/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天、每天75 mg的氯吡格雷。除了推注常规的肝素之外,在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之前,治疗组要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药物剂量来给予替罗非班(10 μg/kg)3 min内进行静脉注射,手术中以0.15 μg/(kg/min)及手术之后的静脉注射维持24~48 h之间。梗死相关的血管由PCI处理;对照两组的年龄、梗死的部位、性别、手术前∑J波及∑ST升高范围、胸口疼痛发作至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间以及心肌酶之间的水平都无明显差异(P>0.05)。

1.4 观察指标

(1)每位患者分别在急诊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记录好12导联心电图的标准,检测Ⅰ、zvL、Ⅱ、Ⅲ、zvF、V1~V6导联J点及ST段升高的结果(∑J和∑ST).(2)急诊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后心电图检测在2、6、12、24、48 h内ST段的幅度降低,∑ST回落等于手术前∑ST减去手术后∑ST。(3)急诊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后2 h内观察患者心电图缺血性J波的消散的情景及J点的幅度降低,∑J回落等于手术前∑J减去手术后∑J。(4)观察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之后的24小时之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所发生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及J点和ST段下移增加的影响

治疗组∑ST手术后24 h内下移增加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后2 h内回落较为显著(P<0.05)。手术后2 h内治疗组J波全面消散,与对照组比拟具有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4]。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介入治疗后∑ST和∑J下移增加值及J波改善情况s)

表1 两组急诊介入治疗后∑ST和∑J下移增加值及J波改善情况s)

组别 例数 ∑ST回落情况 术后2h∑J 下降情况(mm)术后2 h内J波消失[n(%)]2 h 6 h 12 h 24 h 48 h治疗组 30 7.98±1.56 8.36±1.34 8.89±1.29 9.46±1.26 10.94±1.24 7.53±1.41 30(100)对照组 30 5.63±1.40 6.69±1.37 7.52±1.34 8.29±1.20 9.42±1.15 5.42±1.35 19(76.30)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MACE发生情况

治疗组在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而对照组有1例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扩大进一步研究统计例数,手术后的随访对统计例数有影响。

3 讨 论

心肌严重缺血导致腹肌异常是缺血性J波的象征,急性心肌缺血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产生有着紧要的关系,J波经常在急性心脏缺血事件中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抬高同时出现都是心脏猝死的高危预警标识。替罗非班显著升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降低。目前治疗伴缺血性贫血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可靠的药物为替罗非班,替罗非班不仅能降低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还能够增加术后∑J及∑ST的回落和幅度,使在早期缺血性J波就已消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在术中及术后明显降低,改善微循环的状况,使心肌梗死的范围得到缩小,减少心肌损伤,试图逆转缺血性J波及ST段提升的离子流机制,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低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1] 唐 亮,屈 晨,张 曼。双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使用药物与临床,2014,17(1):41-44.

[2] 蒋庆渊,陆 铭.替罗非班对畸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及近期预后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s2):248-249.

[3] 刘 强,杨小梅,韩乾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临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16):32-34.

[4] 夏 敏,施亚明,吴春阳,等.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J波与心律失常关系及替罗非班治疗的远期预后[J].海南医学,2016,27(13):2099-2101.

本文编辑:李 豆

R542.2

B

ISSN.2095-6681.2017.21.47.02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冠脉
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