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对比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

2017-09-29贺云慧阎世碧

关键词:溶质终末期低血压

贺云慧,李 科,阎世碧

(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500)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对比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

贺云慧,李 科,阎世碧

(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500)

目的 对比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终末期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低血压出现率以及血清溶质下降情况。结果 在低血压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低血压率20.0%,观察组患者低血压率6.67%,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溶质下降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溶质均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清溶质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方面可以降低患者血压下降现象出现的可能,在血液溶质清除方面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普通血液透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当前糖尿病肾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之后,会严重损坏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而出现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普通治疗方式已经无法实现对病情的缓解,需要 借助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1]。普通血液透析治疗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同时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采取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属于当前临床上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终末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比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终末期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1.5±5.9)岁。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1.9±5.4)岁;观察组患者15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4±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各项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流量300 ml/min,4 h/次,4次/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流量260 ml/min,6 h/次,4次/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低血压出现率以及血清溶质下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低血压现象有3例,低血压率20.0%,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有1例,低血压率6.67%,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清溶质下降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溶质均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清溶质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溶质下降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溶质下降情况对比±s)

组别 n BUN PO4 B2-MG对照组 15 5.6±3.2 1.4±0.5 15.3±9.6观察组 15 3.5±1.3 1.1±0.1 12.2±3.7P-<0.05 <0.05 <0.05

3 讨 论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因为病情严重,治疗难度非常大,临床上大多采取普通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现象,在血清溶质的清除方面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种治疗方式无法确的令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2]。又因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各类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出现,比如说心血管疾病、神经功能失调等,普通血液透析的方式非常容易导致各类不同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调节超滤速度的方式提高对患者血容量控制的有效性[3]。

本次研究表明,在低血压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低血压现象有3例,低血压率20.0%,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有1例,低血压率6.67%,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溶质下降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溶质均出现明显下降[4],观察组血清溶质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方面可以降低患者血压下降现象出现的可能,在血液溶质清除方面效果更好[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文静.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

[2] 江 波,王晓斐,等.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对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

[3] 杨 奕.维持性血液透析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治疗高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疗效对比[J].吉林医学,2014.

[4] 张博雅,于小钧,等.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OL].科技创新导报,2015.

本文编辑:李 豆

R587.1

B

ISSN.2095-6681.2017.21.53.02

猜你喜欢

溶质终末期低血压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