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宽容性道路护航生命之途

2017-09-29邹伟

汽车与安全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撞路段道路

用宽容性道路护航生命之途

这个八月,发生在西汉高速公路陕西段的一起大客车碰撞隧道口事故,导致36人死13人伤的惨烈后果,又一次触痛了国人的心。尽管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之中,但隧道口车道数量变更、没有防撞设施设计等种种现场细节,应当引发我们对宽容性道路的重视和思考。

一起交通事故的酿成,往往是多因一果。在人、车、路共同构成的交通体系中,人是最不稳定的变量。特别是对长时间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人来说,简单重复的驾驶动作和变化较小的驾驶环境,极易导致产生生理疲劳、心理松懈,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很可能来不及做出准确判断和正确操作。因此,我们不能苛求驾驶人零差错地适应道路环境,而要提供一定的容错纠错条件,如路侧净区、吸能防撞护栏等,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严重程度,最大限度保障司乘人员生命安全。这就是宽容性道路的基本涵义。

放眼世界,秉持宽容性理念,从改善环境安全入手,通过优化道路设计弥补行为安全、车辆安全的不足,从而提升交通安全整体水平,已是美国、荷兰等不少发达国家推行多年的成熟做法。需要正视的是,在我国道路交通跨越式发展、汽车社会加速到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致力于全民交通文明素养的提升,但对道路安全设计及管理的重视相对不够,道路质量及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埋下各类安全隐患。因此,全面引入宽容性道路理念,将“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作为道路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显必要且紧迫。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于已通车的道路,我们必须显著提高发现并纠正设计缺陷和安全隐患的能力。近年来,公安部及各地交管部门多次公布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等,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发动广大群众,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广泛、细致地排查道路缺陷。同时,相关工作不能止步于提请注意,而是要切实采取优化措施、清除安全隐患。河南某路段自2006年11月开通到2013年底,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累计达55人,新增分隔绿化带和防撞墙后,效果立竿见影,事故数量大幅减少。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理应多多益善。

对于在建或拟建道路,将宽容性理念付诸实施有着更大的作为空间。在勘探、设计、施工等环节,必须把维护生命安全、体现人本精神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为驾驶人修正行车过错创造更为宽容的空间和设施。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国情、各地情况加强研究,从以往事故中吸取教训、提炼经验、举一反三;另一方面要善于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国家的做法以及科研成果,不断提升道路规划设计的水平。

让行之有效的理念做法固化为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更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这方面,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和司法解释已经明确,道路、桥梁、隧道等因设计、施工缺陷致人损害的,所有人、管理人与设计、施工者承担相应责任。今后的法治实践中,应当进一步突出相关司法判例的警示、示范作用,强化从业界到全社会的认知;同时前置监管防线,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以此倒逼设计、施工和管理、维护等方面工作更加审慎科学,从源头筑牢道路安全防线。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革新是进步的动力。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已经到了需要精耕细作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秉持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宽容的思维,用更安全的道路补齐不可抗拒的人性弱点短板,为实现“路畅人平安”的美好愿景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防撞路段道路
多中心、多路段、协同应急指挥系统探析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区域路网关键路段识别
防撞梁耐撞性及轻量化多目标优化设计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浅谈改造钢筋砼防撞墙结构的必要性(一)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铝合金在汽车前防撞梁轻量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