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影响

2017-09-28戴素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物化教学效果效果

戴素果

摘要:优良的体育教学物化环境与文明和谐健康体育教学人文环境对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的效果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的行为准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非常明显。本文简述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分类,对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影响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学;环境;分类;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人文环境;物化环境;影响

· 【中图分类号】G807.4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体系和方法,如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教学的任务、体育教学的内容等。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个双边活动,对体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分为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体育教学的物化环境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由学校内部的各种物质和物理要素组成。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体育场地和器材、班级规模三个因素。体育教学人文环境是无形的,是一个繁杂的环境系统,其与体育教学的物化环境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尽管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环境,但它对于体育教学活动、师生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的影响力。它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校风班风和课堂教学气氛。

二、体育教学中人文环境对教学效果影响

1、课堂教学气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课堂教学气氛是指一个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情景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等等。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体育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气氛好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进行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动态地调整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以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校风班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校风就是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是无形的环境。班风则是所有班级成员在长期的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其一经形成,成为一种约束力,不仅约束班级每个成员的行为。两者对体育教学工作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来促进体育教学的效果。

3、人际关系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存在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等多种人群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处理好彼此的这种关系,若教师和学生关系太密切,就没有老师的样子,若太疏远,又缺乏了教师的和蔼。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的影响既直接又具体。

三、体育教学中的物化环境对教学效果影响

1、体育场地、器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体育教学的进行离不开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其条件程度不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变化,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体育物质环境的建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反馈直接感官到场地的优劣、器材的布置,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影响。如今,在许多学校出现因运动器材磨损、安装不牢固、跑道不平整等因素造成学生关节肌肉拉伤,甚至生命危险的不良后果。另外如果学校里的场馆设备严重不足,学生就只有在室外场地上课为主,如果室外场地也严重不足的话,那么体育课程的教学就无法保证,尤其是遇到像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无法上课就会打乱体育教学计划,还会影响到课程任务和内容的完成程度。相反,倘若学校的体育场地质量高,体育器材呈现多样化并确保安全的话,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就可以集中精力听取老师的安排,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学习和联系活动。

2、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体育课中一个班级人数太多,教师难以组织教学,影响学生练习的密度,造成有限的体育设施不足以满足所有学生进行单独的练习,在有限的时间里达不到足够的练习次数,影响动作技术的掌握和难以及时的采用有效的方法纠正错误动作和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而人数太少,又在某种形式上形成了资源浪费,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因此,在体育课堂中,为了避免单位空间人数密度过大或拥挤的问题,就应该安排适当的人数进行同时教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便于管理,进行因材施教,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学生达到锻炼身体、学习和巩固运动技能的效果。

3、自然环境对教学效果影响。自然环境变化对体育课堂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气温的变化对于学校体育课的安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般安排在上午后两节和下午一、二节。首先,在炎热的夏季,学生在室外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由于无法承受热负荷,进而出现学生注意力下降、动作迟缓、易于疲劳、学习和练习兴趣下降、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反常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热痉挛、中暑等现象。教师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反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在严寒的天气进行教学,也会降低教学的效率。穿的太多又不便于运动,在这样的天气下各关节、肌肉和韧带非常僵硬,如果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极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再次,风雨天气、大风和沙尘飞扬的恶劣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呼吸道感染。另外,气压的高低、空气污染和噪音也会对教师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总之,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有利于完成课堂的任务和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良好的运动环境能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完成和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最佳效果,相反,恶劣的运动环境不仅无益于体育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甚至有害于正处于发育时期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校应该加强体育场馆和器材建设的步伐,教师应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灵活机动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周文琴等.对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

猜你喜欢

物化教学效果效果
论物化批判的四重路径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灵动耳环
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