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017-09-28高锦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高锦琴

摘要

语文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其汉语应用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其理解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阶段,在学生后续的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教學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是初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考试中占据的比例非常大。但是由于语文是我国的母语,很多学生认为我从小就开始学习汉字,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国话,因此在学习时往往存在轻视的态度,导致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语文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1 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师方面

首先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水平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是否具备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否能够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将影响语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阶段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字词修辞手法、句子欣赏以及主旨大意的总结等等,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那么将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点拨。另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子啊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

学生是进行各项知识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情绪、状态以及方法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语文课程比较感兴趣,那么他们在上课时就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进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难以达到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

其次是学生的状态,如果学生处于高效学习的状态,那么教师教学效果将非常好,如果学生上课时心猿意马,三心二意,那么即便教师将的再好也无济于事。

最后是学习方法,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学习特别刻苦,但是其成绩却非常不理想,这就是由于他的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

2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教师本身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对其语言的信服度。语文素养包括了教师的学习习惯、知识、方法、思维方式以及人文素养等多个方面,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书本中不断吸取营养,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精神,能够实现对各种知识的深入分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2)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备课工作,这里所说的备课不单单是教师上课之前写好教案,下课后写好总结。备课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既要备知识,备教法,还要备学生,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首先教师要能够对要讲解的知识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运用自如。其次教师还要备教法,即对上课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一体化教学方法或者归纳总结法等等。最后教师还要备学生,即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精心设置课程导入环节

课程导入是课堂讲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导入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教师上课时常用的导入有复习导入、悬念导入以及故事导入方法等,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导入环境新颖性、启发性以及趣味性的设计。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课堂情景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创设情景的方法主要有生活演示、角色扮演、音乐、师生沟通等等。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要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师生沟通。

(4)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课程中所讲内容,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感悟。如在进行《春》一文的讲解时,文中提高桃花红的像火,但是生活中的桃花大部分是粉色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去认识更多品种的桃花。生活化的教育能够彻底打破课本知识的限制,通过生活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我校正在推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的策略为:

(a)上课之前让学生提前预习,实现问题前置和学习前置;

(b)教学之前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再制定各个教学环节内容;

(c)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将小组评价真正落实到实处;

(d)课堂讲解中注意问题的解决,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

(e)尽量降低课后作业量,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

结论

语文是中学生入学后的必修课程,但是受我国基本语言的限制,很多学生认为我从小就学习语文,已经非常了解,根本不用再去学习,因此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素质教育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后续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确保备课的有效性,精心设置导入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生活化教育,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31期。

[2]伍裕玲.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缺失与对策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第4期。

[3]王冬云.关于中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过程的路径问题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01期。

[4]张磊,刘芳.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1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