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溃疡42例疗效观察

2017-09-27刘云芳陈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胃溃疡临床观察

刘云芳+陈华

摘要: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按照中医辨证以四君子汤加味为基本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化裁治疗,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和各项指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15.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明显,复发少,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胃溃疡;四君子汤加味;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45-02

胃溃疡是一种多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溃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伴反酸、嗳气、腹胀。胃溃疡属中医学“吞酸”“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胃溃疡的反复发作,严重可致胃出血。笔者采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溃疡,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1例均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来傣医院就诊确诊溃疡活动期(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治疗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8岁,平均(46.7±8.3)岁;病程最长19 a,最短3个月。对照组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平均(44.5±7.1)岁;病程最长16 a,最短2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纳入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实用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主症状: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每遇冷或劳累易发或加重,空腹痛重,得食痛减,食后腹胀;次症状倦怠乏力,神疲懒言,大便溏薄。81例胃溃疡患者均符合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出现胃恶性病变(穿孔、肿瘤)患者,食管癌或胃泌素瘤、肝硬化患者,合并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等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幽门梗阻以及胃肠部手术史等其他疾病的患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胶囊1 g,克拉霉素片0.5 g及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口服,所有药物均按照每日2次给予持续治疗1周[2],治疗1周后停用抗生素,将奥美拉唑剂量调整为20 mg,日1次。治疗组运用具有益气键脾,燥湿利浊,和胃止痛,化瘀生肌的四君子加味。基本方:人参5~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甘草6 g,白芨10 g,白芷10 g,海螵蛸15 g。随症加减:胃脘胀满,不思饮食,舌苔厚腻,加木香、厚朴、陈皮、枳实等;胃刺痛、灼痛,脉细涩数,舌红,苔淡薄,加黄芩、皂角刺、乳香、没药、三七粉等;脾胃虚寒,喜温喜按,多食则胀甚,神疲乏力,便溏,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加高良姜、香附、黄芪等;胃出血、黑便,脉细数,舌红少苔,口渴喜饮,面黄,加三七,鸡血藤,威灵仙、蒲黄炭、地榆炭等;呕吐恶心,夹痰,脉滑,苔厚,加吴茱萸、生姜、法半夏、枳壳等;胆汁反流,泛酸,脉浮弦,舌红,少苔或无苔,加瓦楞子、赤芍、当归、秦皮、乌梅等。水煎内服,1日1剂,1日3次。2组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复查胃镜和各项指标,进行疗效评定。随访6个月。

1.3疗效评定标准疗效判断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标准。痊愈:临床主次症状消失,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显示溃疡愈合及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主次症状明显改善,胃酸分泌基本正常,胃镜显示溃疡基本愈合及黏膜组织学改变明显,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主次症状均有改善,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显示溃疡及黏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溃疡范围缩小达50%以上,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主次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显示胃黏膜上的溃疡病灶愈合在50%以下,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4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胃脘疼痛、纳差、上腹饱胀、嗳气吞酸、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进行评分。按临床症状无、轻、中、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统计学方法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2。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3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15.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胃溃疡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胃溃疡形成复杂,酸性胃液消化黏膜是溃疡形成基本因素,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是溃疡形成重要因素[3]。胃黏膜的保护机制遭到破坏和胃壁遭到胃液的腐蚀是引起胃溃疡的直接原因,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特点,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中医认为外邪犯胃、胃气失和,饮食伤胃、情志不和,气机阻滞,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气行则血行,气虚不足以鼓动血脉而导致气滞,气滞则血瘀,胃气郁滞,则血行不畅,瘀阻胃络,致血不循经而外溢,故治疗以益气健脾养胃为主。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4味中草药组成的古方剂,其功效为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是治疗脾胃气虚的基本方剂,不热不燥,方中人參为君药,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渗湿健脾,甘草甘温调中,甘草中含多种黄酮及甘草甜素,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具有抑制作用,能防止溃疡发生[4]。白芨化瘀止血,抑菌生肌,修复受损黏膜,白芷消肿止痛,海螵蛸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全方配合,滋胃健脾、补阳益气,资生气血,化瘀止血,抑菌止痛生肌,使脾胃得以调理,溃疡愈合。根据临床症状加减,加木香、厚朴、陈皮、枳实行气健脾、消积除满;加黄芩、皂角刺以泻火除热,消肿拔毒止痛;加高良姜、香附温胃散寒,行气解郁止痛;加三七、鸡血藤、威灵仙、地榆炭以活血止血补血,祛风,改善胃黏膜血循环;加吴茱萸、生姜、法半夏以温脾胃止呕;加瓦楞子、赤芍、当归、乌梅散瘀消积,中和胃酸,缓解呕酸及烧心。

采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溃疡总有效率达95.2%,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小明显,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本方能有效地抑制病菌,保护胃黏膜,平衡胃酸,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增加黏膜的防御功能,促进溃疡愈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5.

[2]刘爱萍.研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50例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4(2):280-280.

[3]赵小丽.中医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72.

[4]于辉,李春香,宫凌涛,等.甘草的药理作用概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4)77-79.endprint

猜你喜欢

胃溃疡临床观察
胃溃疡患者能不能喝牛奶
怎样治疗和护理胃溃疡?
吸烟对胃溃疡患者有什么危害
临床上怎么确诊胃溃疡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手术治疗胃溃疡9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