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17-09-26林云��

山东青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基础活动老师

林云��

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际上是一门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其实践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实践教学的概念没有深刻理解、实践教学运作不够严谨、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规范实践教学的运作过程,提升实践教学的严谨性;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使这门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落到实处,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虽然是理论课,但实际是一门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这门课程涉及大学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等内容,通过学习使道德、法律知识内化成学生素质,再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其实践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功能

1.加强实践教学是贯彻中央教育方针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也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实践教学保障制度,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的经费”。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客观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是中央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

2. 加强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是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这类课程认可度不高。笔者在所任教的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多年的教学情况调查发现,认为“基础”课很有必要开设的只有30%,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作为思政课教学的老师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其实有些专业課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时也不受学生欢迎,但在近年来的项目化、工作过程化等教学改革中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多学生也改变了对这些课程的看法。在调查中,绝大部分同学的建议都是增加课堂互动,增加实践环节等等。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学也要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创新才会有新的发展,而重视和创新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点睛之作。“基础”课是大学生一进校就接触的第一门思政课,如果这门课程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对后续的三门课程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3.加强实践教学是“基础”课性质的要求。“基础”课既是一门务虚的课程更是一门务实的课程。大学生从接受这些道德法律知识,到形成良好的品格,再到在生活工作中践行这些美好的品格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是一个知、行、情、意相统一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完成[1]。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老师也对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较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数也从过去的20%逐渐调高至40%,实践项目的成绩也成为最后期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不像有些专业课那样好操作,还是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的。

1.对实践教学的概念没有深刻理解

一谈到实践教学,有的基础课老师认为课外的考察、参观、和其他社会活动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可是面对校外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时,例如时间安排、学生交通、人身安全等等,很多学校会把课内的课堂讨论、辩论、汇报等等都算纳入实践教学内容[2]。其实,这些都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但并不是实践教学的本质要求。所谓的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3]。因此,从这个概念上理解,实践教学有两点最关键:一是学生为主体,二是学生的主动性。然而要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我们先谈谈学生为主体,在这一点上有的老师简单地认为把讲台让给学生就是学生为主体了,所以我们会常常看到学生轮流上台发言,他们或是汇报PPT,或是演讲等等,有些发言的同学非常认真,但很多发言的同学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匆匆结束。在发言结束后,有的老师甚至都没有中肯的点评,完全把自己当成课堂的局外人,这样只是形式上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我们再谈谈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据了解,很多学生对“基础”课老师设计的各种形式的实践项目都是被动完成,是一个为了分数,不得不进行的学习活动。因此,各种活动中的南郭先生也比比皆是。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章节,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课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然后课堂上谈观后感,结果从学生发言来看,很多学生都是网上摘抄影评,究竟有没有看都无法确认,这样的实践活动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实践教学运作松散不够严谨

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相比,基础课实践教学起步较晚,因此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比较松散也不够严谨。

首先,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比较模糊,或者层次较低。很多老师对每一项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没有一个精准的教学目标,比较笼统[4]。例如,很多老师都会针对基础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包括唱红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然后谈观后感、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介绍自己的家乡等等。这些实践项目形式活泼、内容也紧扣教材,但是这类活动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很多老师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教学文件中也笼统地表示为“通过活动在情感上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样表述当然没有错,但是却不够精准,其实每一种实践项目应该有自己更加具体明确的目标。例如演讲,除了最终能在情感上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还可以培养学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因为目标模糊,部分思政课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只关注内容的选择,例如观看的影片是否是爱国主义题材、演讲的内容是否与爱国相关、演唱的曲目是否是红歌,而忽视了每一项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endprint

其次,是实践教学的安排上没有进行细致统筹规划。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安排乃至考核方式等都是教师自由选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核方式的问题,由于“基础”课基本上都是大班教学,而实践项目基本上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因此老师很难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进行监控,仅仅只能凭借最后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这就给相当多的南郭先生造成了便利,因此在参与上缺乏广泛性。而教师随意选择内容、随机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导致了组织上缺乏协调性,也给学生造成了不必重视实践教学的感觉。实际上,基础课涉及了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包括学习、交友等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等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规范教学的角度考虑,每个教学内容都应该有相应的实践项目,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3.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缺失。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思政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再次强调“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教学内容、指导老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虽然中央是有文件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可是各高校实际开展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项经费,这就给实践活动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尤其是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有的学校因为经费不足,无法大规模组织学生校外实践,因此只是抽出部分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代表外出实践。还有的学校采取学生自行外出,完成教师任务的方式进行校外实践,这样做风险较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也让学生觉得随意性较大。此外,外出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也需要学校的支持,为了不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一般来说只能安排在周末,指导老师必须利用工作之余进行,那么这个工作如何计入教师的正常工作量中,各高校也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由于校外实践的困难较多,所以很多高校依然将课堂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大部分老师认为,如果外出实践的保障机制能够构建,那么校外实践项目能发挥更大的教学作用[5]。

三、关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前文已经论述过关于“实践”的实质,关键就是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两点得以实现的关键。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并不是盲目地将课堂让给学生。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实践活动目标能否实现的灵魂人物。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实现自身的主导作用。

第一,活动前精心设计。首先,实践活动的形式要活泼新颖,比如在“理想信念”教育的章节,有些老师喜欢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看上去这个项目符合教学要求,也能通过演讲了解学生是否把握理想内涵,是否树立了正确科学的理想,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对此不感兴趣,对付一下有个分数就满足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而这个题目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就出现过,演讲这种形式也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已经为大家所熟悉,这种实践项目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接受高等教育。再比如,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章节,老师喜欢让学生写观后感,这种形式也比较老套,学生早已熟悉。笔者在所教的班级中大胆采用一种新的活动方式“爱国主义影片发布会”,这一尝试受到学生的欢迎。再比如,在道德教育部分,与其让学生上台分享道德小故事,谈心得体会,倒不如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拍一个与道德相关的小视频在课堂上分享。总之,实践活动的形式是能否吸引学生参加,发挥其主动性、主体性的第一要素,因此,教师应该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上大胆创新。其次,精心设计实践项目议题,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往往很多课内实践项目的开展离不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议题设置,也就是说无论是讨论还是辩論,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阅历、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社会的了解程度等等,不能超越这个实际,否则学生感到茫然、不明所以、曲解老师的本意,更不能落后于这个实际,否则学生没有兴趣,应付了事,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在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例如,耶鲁大学的雪莱﹒卡根教授在《死亡》课开篇就让学生讨论:“如果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为何还要惧怕死亡?”“死亡和死亡过程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议题一抛出来就深深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随后又让学生讨论“自杀的合理性”,最后以“自杀的道德以及课程总结”结束教学。事实上,在国外名校的公开课上类似“幸福”、“人性”、“西方爱情哲学”这类吸引眼球的议题比比皆是[6]。“基础”课中对幸福、价值、爱情、交友、人性等问题的关注也是颇多,教师在设置实践项目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这样的实践项目无论是怎样的形式,都会吸引学生思考,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二,活动中严密关注。实践项目布置给学生之后教师不能放任不管,无论是课外的实践项目还是课内的实践项目,教师都要想方设法进行过程监督。对于课外实践项目,教师最好在布置之后立刻组织大家分组讨论如何完成,教师要下到每一组仔细聆听各组的分工、活动计划、特别要预见性地给学生指出可能会存在的困难。因为学生的经验不够,有的时候设想的过于美好,实际操作难以完成,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指出,帮助他们修改计划。每周上课时还可以利用一定时间听取各组任务完成进展,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但是,有的老师在布置给学生任务之后就撒手不管了,直到作品汇报那天才知道学生的完成情况,根本没有起到主导作用,仅仅是一个实践项目的发起者。所以说,学生实践项目完成的质量与教师的主导有密切联系。

第三,活动后全面总结。学生汇报完任务的完成情况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全面的总结。首先是针对每个团队的作品要点评,既要肯定每组作品中的优点、闪光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要表扬团队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虽然是几句简单的赞扬,也会给付出较多心血的同学内心的满足,更能激发他在今后的任务中再接再厉,而这样的学生对整个团队都有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要广泛听取学生对本次实践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议题是否有吸引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这样的项目是否能真正达到了教师的预期目标等等,通过每一次全面的总结,既可以让学生不断进步,也可以让老师不断修正自己设计的实践项目,这就是教学相长。endprint

2.规范实践教学的运作过程,提升实践教学的严谨性。规范过程,提升严谨性可以让师生在态度上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不是把实践教学当成点缀。那么如何来规范实践教学的运作过程呢?首先,针对目前“基础”课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基础”课老师可以集体编写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在大纲中明确每一种形式的实践项目目标,并且每一轮结束后进行必要的修订。其次,“基础”课老师可以集体编写实践教学教材或者实践项目库,将优秀的实践项目收入教材或者项目库,这样做既保障了教师教学的个性也有了一定规范性。然后,统一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和所占总分数的比例。由于实践项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如果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话,那么教师在考核时一定要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避免学生为了高分都选择容易的项目。最后,在实践教学完成的时间上要有统一安排,尽量在期末复习周之前完成所有的实践项目考核,避免拖到复习周因时间不够而草率完成。

3.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是经费的保障,各高职院校要严格执行中央的相关文件,落实经费到每个学生。这要求学院领导能高度重视“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既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中央的教育方针路线。担任课程教学的老师也要精打细算,制定合理规范的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其次是师资的保障。“基础”课需要一支理论深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职教师外,还需要学院其他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合,建设一支专职和助教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例如,学生处、校团委甚至后勤保衛等部门都要全力配合“基础”课老师的安排,将校外实践活动提升到学校一级的活动高度,统一组织管理。让更多部门的老师参与到“基础”课实践教学,也可以改变学校其他部门教师对“基础”的误解,能切实体会到这门课程与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然后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保障。“走出去”是中央对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基础”课老师要大力开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学。相比其他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基础”课实践教学基地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既可以是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历史名胜古迹等等,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公、检、法机构等等,因此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可以按“就近原则”成立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除了去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三下乡”等活动,或者去养老院、福利院做义工、走上街头进行社会观察调研等等。最后是学校教务处相关制度的保障。教务处应该有具体的制度认可教师实践教学的工作量计算、教师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有些学校的教务处对教学过程管理过分严格,只认可老师在讲台上的工作,这种方法打击了教师的实践教学热情,尤其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践。此外,实践教学丰富的考核形式增强了考核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教务处在考核管理中应该给予任课教师自主考核的权限。总之,教务处作为教学改革的发起部门,应该在管理制度上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确保各类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教育论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申艳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09(3).

[2][5] 马建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

[3] 赖欣巴哈. 科学哲学的兴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1.

[4] 马建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整体性改革的思考[J].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1(2).

[6]谢玉进. 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作者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5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活动老师
“六小”活动
“不等式”基础巩固
“活动随手拍”
“整式”基础巩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六·一放假么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