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经营主体如何引领水稻产量

2017-09-26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产要素水稻

何 勇

(湖南省新宁县回龙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新宁 422713)

新型经营主体如何引领水稻产量

何 勇

(湖南省新宁县回龙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新宁 422713)

2008年,自农业部提出高产创建以来,全国各地把提高粮食产量作为目标,将农田划分为“千万亩田”。同时,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出现了一大批的高产范例,也出现了新型的经营主体。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新型经营主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高产创建 新型经营主体 产量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方法,鼓励发展多种经营模式,涌现出了承包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2016年底,随着华南双季稻项目单产达到1 600 kg/667 m2,从而创造了水稻产量新纪录,其中的引导性因素也就成为了研究的对象。

1 新型经济主体

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力是新型经营主体,它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产物。一般来说,可分为四大类:承包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其中,承包大户和家庭农场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他们主要从事生产,一般不会涉及到农产品的产业链和产品的开发。合作社更像一个资源整合的链条,连接着生产和市场。它的经营范围比家庭农场要广泛,既可以搞生产,还可以进行产品的深加工。

2 经济视角下的理论

2.1 生产要素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一般生产函数:

Q代表最大的生产量;X1,X2,X3……Xn依次代表n种生产要素;f表示函数关系。在经济分析中,一般考虑有限的生产要素,这里主要引用了马歇尔的“四位一体”生产函数公式:

Q=f(L、K、N、E)

L代表劳动: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所提供的服务;K代表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者货币形态;N代表土地:泛指为生产中涉及到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地、水等,此研究中指的是土地的地租;E代表企业家的才能:主要是指管理者在整个生产中发挥的管理和组织作用,即管理学中所提到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

2.2 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

根据其他学者的观点,粗放型增长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要素的规模来实现产量的增长。相反,集约化增长则是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曾福生(1996年)提出,区别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的方法,即观察整个农业增长中,总投入和总要素的贡献份额的大小。当总投入贡献份额大时,为粗放型;反之,为集约型的[1]。如表1,提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分类标准,当r1/ro≥0.6且 rp/ro≤0.4,即农业总投入贡献份额大于农业总生产率贡献份额时,此时的农业增长方式类型是粗放型。同理,可以根据农业总投入贡献份额和农业总生产率贡献份额的大小,判别增长方式类型。

表1 农业增长方式分类指标

2.3 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是生产前期必要的投入要素,主要指劳动、土地等。资源与需求是一对矛盾体,资源是稀缺的、多样性的;需求是无限的多层次的。因此,资源配置应是最优的、有效的。为了达到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需要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组合。同时,在资源配置中,要按照一定的配置规则,既能兼顾公平,又能实现效率。

3 新经营主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式

据统计,全国近3亿农民工中,外出的接近60%。农村出现大批闲置的土地。双季稻高产创建的实施,改变了生产经营模式,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有力的提高了水稻产量。

3.1 实现集约化的生产

粮食产量的增加来自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产量的提高。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通过承租土地,实现了土地集中化、规模化生产。从新型经营主体投入的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在整个生产中的总投入不仅充足,而且实现了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实现了水稻种植的集中化,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在劳动要素中,不仅提高了人工的利用率,而且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也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承包大面积农田或者实现农田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前期的大量资金(土地的租金和农药等)的投入。在双季稻高产创建政策的支持下,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加上政府的补贴,提高了他们的经营热情和投入。新型经营主体一般是具有系统学习的农民,他们有文化基础,善于学习,懂得管理经营。与普通农民相比,他们的管理才能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总之,新经营主体实现了农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2 实现有限资源的配置

新型经营主体所控制的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高产,就要较好实现生产要素的投资组合。他们注重产品的研发与产业链的衔接,在水稻的选择上,能够根据土地和气候特征,选择优质的高产品种,同时也会投入资金,进行种子的研发。由于一般的种植大户有经营性公司实体,除经营种植外,还兼营农产品加工和养殖业等,实现了农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他们利用养殖生产中的肥料,进行绿色施肥管理,即节约了成本,又有利于绿色生产。

从政府角度讲,在有限的财政范围中,根据资源配置理论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优秀的,有头脑、懂管理的农民,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当然,补贴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承包地面积的10~15倍。

3.3 产业链的贯通

一般的新型经营主体不仅种植,还会涉及到肥料生产、品种研发、农产品深加工、包装运输等,实现了上游和下游的完美衔接,通过整条产业链的贯穿,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管理效益的提升。

4 新型经营主体问题

一方面,由于总体耕地面积的减少,经济作物如水果、花卉等的种植面积不段增加,挤压了粮食作物的空间,威胁到大面积集中化的耕作,土地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高科技的技术运用方面缺乏活力,没有实现相应的机械插秧方式。而且,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在国家补贴减少后,弃田逃离,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范化管理。

[1] 曾福生.论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22):392~397

猜你喜欢

高产要素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一季水稻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水稻花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