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溧水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措施与成效

2017-09-26程雅梅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零增长溧水绿肥

程雅梅

(南京市溧水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南京 211200)

南京市溧水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措施与成效

程雅梅

(南京市溧水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南京 211200)

文章阐述溧水区近几年化肥使用现状,并分析总结了促进化肥减量施用的各项措施及该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成效。

化肥 使用量零增长 措施 成效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溧水区农业生产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普遍,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

近几年来,溧水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项目及轮作休耕项目实施为依托,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秸秆腐熟剂、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深耕深松、绿肥种植等培肥措施,使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最终实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1 溧水区化肥使用现状

长期以来,溧水区农业生产一直以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运行,化肥的施用对该区粮食持续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化肥施用仍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

(1)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据调查测算,该区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绿肥、土杂肥、堆沤肥等各类有机肥料资源约40万t,其中,畜禽粪便资源量约14万t,农作物秸秆资源约20.7万t,但肥料化利用仅40%左右。大量的有机肥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2)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的“三重三轻”情况较为突出,导致区域土壤之间和土壤各养分元素间含量的不平衡,蔬菜园地等土壤磷素含量呈富集趋势。

(3)施肥技术落后。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

2 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的措施

2.1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精准科学施肥

以示范展示、农企合作、配方肥推广和转变施肥方式为重点,继续补充完善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示范等基础工作,拓展应用作物和实施范围,着力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1)摸清家底,制订施肥方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全区共采集土样5 570个,分析3.533 4万项次;植株样200个,分析1 152项次,田间试验452个。基本摸清了土壤家底;形成全区土壤有机质、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布图;建立了不同作物品种、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施肥指标体系;确定不同区域主要作物品种一定目标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水平下的施肥结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建成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决策信息系统,基本形成了区施肥指导图、镇施肥配方分区图、村施肥方案推荐表。并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设计配方肥配方。2007~2016年共发放稻麦油施肥建议卡320万份。(2)组织开展科学施肥宣传培训。结合溧水区实际,采取现场观摩和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等适合农村、贴近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知识,让更多农民自觉“按方施肥”和“施配方肥”。在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肥料经销网点,积极推进测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导方案和科普标语上墙,方便农民了解掌握科学施肥知识。(3)强化机制创新。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个性化服务、施肥示范区建设及选择实力强、信誉好、质量优、服务佳的企业开展农企合作、实施配方肥物化补助等机制引导农民使用配方肥,推进配方肥应用落地。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订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减少盲目施肥,有效地控制了过量施肥,见表1。

表1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前后情况

表2 2012~2016年溧水区化肥使用情况(折纯) t

2.2 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源

在合理利用化肥的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源。(1)强化有机类商品肥推广应用补贴。鼓励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准入手续齐全的企业,且优先选择消纳当地畜禽粪便、植物秸秆等动植物残体的企业。对应用商品有机肥实行一定补贴的优惠政策,补贴150~400元/t。自2008年以来实施财政补贴商品有机肥4.711 7万t、有机无机复混肥2 270 t,实施面积达1.7万hm2。每施100 kg有机肥,要少施10 kg中高浓度(35%以上)复合肥。通过项目实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3个百分点。(2)因地制宜种植绿肥。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冬闲田进行绿肥种植,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种植绿肥,将鲜草及时翻压入土,以小肥换大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快速提高。使下茬作物化肥使用量减少10%;节本增效50元/667 m2。据分析,每1 000 kg豆科鲜草中一般有机物质180 kg,含氮素5~5.5 kg,五氧化二磷1.5 kg,氧化钾4 kg左右。所以绿肥施入土壤以后,能够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据报道,一般1 000 kg绿肥可以增产100 kg粮,这种增产效果在中低产地区更加显著。2008年以来全区共种植绿肥5 000 hm2。绿肥品种主要是紫云英、蚕豌豆和黑麦草。(3)推行多形式的秸秆还田。通过采取稻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腐熟剂应用、茶果行间铺草等行之有效的秸秆还田措施,推进秸秆就地全量还田,促进秸秆禁烧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2.3 加强新技术新肥料应用,促进施肥方式转变

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1)推广适期施肥技术。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要求科学肥料运筹,稻麦氮肥后移,实行分期施用;磷肥实行一次性基施;钾肥可2次施用,基肥与穗肥各半。(2)推广应用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12年以来共发放叶面肥64 t。在小麦、水稻后期生产上推广“一喷三防”,在蔬菜生产上推广根外追肥技术,做到基肥、根外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3)转变施肥方式。在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生产上,实施水肥一体化,以喷滴灌施肥的方式来替代化肥撒施,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农机作业推进化肥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

2.4 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溧水区共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4个,面积达4 300 hm2,通过在示范区集成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肥田作物、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个性化服务、深耕深施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基础地力。

3 化肥使用零增长成效

近几年,随着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和综合培肥技术的应用,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有效遏制,溧水区化肥使用总量呈现递减的趋势,见表2。

4 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的建议

(1)完善扶持政策。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科学施肥服务和施用有机肥、配方肥予以补贴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对配方肥的应用的政策扶持,走好配方肥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2)改善施肥机械化条件。人工撒施有机肥不但费工费力,而且撒施不均匀,影响肥料效果。有机肥的施用问题也是制约有机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建议政府对施肥机械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扶持。

(3)加强宣传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科学施肥技术水平。加强与科研、教学部门的专家合作,提高肥料试验、施肥指标体系等科技含量和工作质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零增长溧水绿肥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溧水区小麦不同施肥模式效果试验
禅意新中式建筑设计初探——以南京溧水2019G15地块示范区为例
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培肥土壤
昆明市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工作调研浅析
『绿肥黄瘦』
知否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