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7-09-25程伟

魅力中国 2017年37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教育研究博物馆

摘要:博物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时代,在城市中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反映出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事业越来越兴旺蓬勃,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录者、陈列者。它不仅承担着城市历史文化的教育职能,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名片。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加深,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城市文化;历史传承;教育研究

博物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而博物馆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也是息息相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时代,在城市中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反映出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事业越来越兴旺蓬勃,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录者、陈列者。它不仅承担着城市历史文化的教育职能,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名片。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加深,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正确认识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座城市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的继承,人们了解一座城市,也总是从现存遗迹、遗物承载的文化,探索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因此,文化元素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更是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一)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

1905年,清末状元张謇在他的家乡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中国有了第一座博物馆。从此博物馆成为“教育救国”的现实途径和“开民智”的重要举措。一百年后,中国已经有3000多个博物馆,许多大型博物馆的改造和扩建工作也在进行中,我国正迎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潮,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替代。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承担着延续文化的使命。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挖掘城市的文化特征,成为城市文化的新标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博物馆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

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座有着超过2500年建城史、1700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以其独有的厚重、丰富和精彩,传递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盘点南京的文化资源,六朝文化、大明文化、民国文化、佛教文化等都是可供开发的文化标签,天下文枢更是南京着力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一直在为提升南京的城市品质不懈努力。为保护好南京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都城格局,进一步彰显十朝都会文化,陆续开展了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和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易地扩建等一系列城市文化项目;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和城南记忆馆(一院两馆)项目等也逐步建设完成;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展览馆和明孝陵博物馆,以及金陵佛都馆、十朝珍宝馆等专题馆。经过近7年的精心打造,2011年6月,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正式建成并对公众开放。为提升城市品质,将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载体。

(二)博物馆是城市精神文明的标志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和象征。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一个文化贫穷的城市。博物馆在塑造一个城市的文明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博物馆事业随着旅游、收藏等热潮的兴起,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的正确引导下,博物馆在塑造城市文明方面,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对城市文化的推动作用必将日益增强。

城市文化是展示城市现代文明与进步,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非常重要的基础,更是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如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游人如织、环境宜人。其中的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展览馆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城市历史为主题的公益性展馆,每天都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和中小学生在此驻足。这里已成为集中展示南京历史文化的最佳窗口和全体南京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2014年南京文广新局成立南京博物馆总馆,把南京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渡江纪念馆合并为一馆,增强了博物馆的实力,提升博物馆的功能。管理好、运营好博物馆,真正让博物馆成为文化大众热爱、向往的地方,能够以它的深厚的历史、丰富的知识、多样的文化、悠久的文明这些内涵,感染每一位来访者的心灵,从而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倡导“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凸现出文化作为“软实力”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我们相信,随着工作的深入,博物馆一定能在这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

(三)博物馆是城市宣传教育的阵地

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在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教育作用极为重要。它与专业教育不同,具有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特点。它不是专业性的学校,但可以起到学校教育中同样学习知识的作用;它不是专门的科研单位,但是它研究的对象,又是社会科研工作者可以借用的重要的科研分支;它不是社会娱乐行业中的专业场所,但是它可以给观众以特殊高雅的娱乐方式,在学习知识中得以休闲;它不是公共图书馆,但是它可以给社会各界查找历史资料的人们提供科学见证的史实资料,等等。博物馆知识性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任何专业化的教学单位不可取代的。它具有明显的业余色彩,又没有严格的学习时限,更没有苛刻的知识考核,这种既没有正规教育的约束,又可以达到学习知识的教育特点,是社会的“校外校”、学校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身教育”场所。博物馆教育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教育职能的特殊性,促使一些社会单位对博物馆和兴办博物馆非常感兴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知识需求的特殊要求,促使了博物館教育职能发挥作用的社会化。endprint

南京市为了弘扬革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一系列场馆。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于2007年12月13日竣工开放。中央(国家)七部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现场检查时给予了“世界一流、国内最好、国家标志性战争纪念馆”的高度评价,并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该工程2008年获得“国际项目管理银奖”和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新建的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总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工程总建筑面积6931平方米,总投资约78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场馆工程、室外景观绿化工程、“千帆竞渡”大型雕塑工程和渡江战役“五前委”人物群雕工程四部分。该工程于2008年7月18日开工,于200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渡江胜利6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2009年,南京渡江胜利纪念主题雕塑获全国“2008-2009城市建设十大雕塑年度奖”等。

二、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传播者,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认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社会、历史、文化、风尚、人群的重要窗口,是国家、地区、民族、行业、学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所以它的形象性、独特性与代表性是其它文化机构无法替代的。利用博物馆文化资源特色的优势,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同时,培育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一)发挥博物馆在城市历史文化中的传承作用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是博物馆职能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又是围绕博物馆的主体文化,即藏品文化的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没有藏品,就没有藏品文化,没有藏品文化,博物馆就不称其为博物馆。博物馆的职能文化,特别是博物馆对外的宣教工作,可以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藏品及藏品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却不能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人为地改变藏品文化,就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会受到历史的谴责和嘲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则,为我国博物馆对藏品和藏品文化的正确发展和博物馆职能中的文物收藏、文物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不能正确地对待历史,就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

通过有效的收藏工作,完成对历史见证物的征集与保护,通过科学的研究工作,传播于当世,同时传承于后世,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坚持不渝、始终如一的工作。同时博物馆在历史传承的职能中,也应改变和改革传统的方式、方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征集社会化、科研专业化、传播与宣教市场化,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发挥博物馆在城市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功能

博物馆是市民文化教育的场所,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个高品位的文化场所中获得知识,并在博物馆幽静的氛围中得到放松,使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得到释怀。博物馆的展览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代人的对话,陈列展览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独特的方式形象地诠释历史,普及科学,传播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起着学校和书本教育以外的有益、有趣的补充,这对提升市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作为体现着民族精神,展现着民族文化的博物馆,普遍的存有发展缓慢,缺少生机,社会影响力小的弱点。要扩大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首要的就必须大力开展多形式教育实践,变坐等靠观念为主动出击。一方面,博物馆可以积极承办、组织多种纪念活动,努力扩大教育辐射面。比如在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可以组织悼念仪式等活动,组织动员政府及各单位、学校参加,产生很好的社会影响,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博物馆可以联系当地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积极与他们开展多层次共建活动,努力增强教育效果。这样不仅可使博物馆借助于社会各方力量加强自身建设,化到了“缘”,而且可使共建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化;同时博物馆还可积极组织巡回展览、演讲团、报告团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延伸教育阵地,这樣既可解决基地场地限制问题,又解决了这些单位在组织上、交通上及时间安排上易出的矛盾,使文化教育更加普及、深入;再次,适时举办一些主题鲜明的专题展览,也有助于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使文物更具生机与活力。

许多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以求精求新的态度,办好基本陈列,不断加以修改完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基本陈列为《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展览以“伟大胜利”为主题,以抗日战争发生、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为叙述主线,中间选取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专题,全面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陈列设计注重版面的设计编排,有条理、分层次、文字简练、风格突出,突出了展品特点,达到了很好的陈列效果。展线中多处使用场景复原的陈列形式。“洛川会议会场”和“延安窑洞”复原陈列生动再现了抗战后方的艰苦环境和中国共产党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南京受降仪式”复原陈列采用复原桌、椅、时钟等室内陈设配合放大历史图片的形式为观众再现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重大历史场景。通过史料记载、照片、回忆和适当的想象塑造和还原了重大历史事件场景,既保证了展线的流畅完整,又避免了陈列形式的单一、重复,使观众如同亲临历史现场,获得了更加生动、深刻的参观体验。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做好基本陈列《光辉历程》版面改版工作,该馆基本陈列在摘取“十大精品”殊荣后,根据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的指示精神,该馆组织力量对基本陈列《光辉历程》中的十八大精神展陈的版面作了补充,符合形势,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得到了中宣部相关领导的肯定。

(三)发挥博物馆在城市科学文化中的研究服务作用

博物馆的主体文化是藏品文化。就是说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是记载和研究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没有藏品文化的基础,就没有其它职能文化的开展。围绕藏品和藏品文化,博物馆需要做的就是收藏、研究和教育三项基本工作。收藏是对文物、标本等实物资料进行更好、更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研究是对藏品文化的发掘和历史文化的总结。教育是围绕藏品文化进行宣传,使人们更多的了解社会的进步,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而作为主体文化的博物馆藏品文物、标本是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对社会和城市科学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研究和服务作用。endprint

加强博物馆的研究工作,是博物馆文化发展的活力来源。博物馆研究至少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博物馆管理、行销、服务的研究,也称“博物馆学”;二是与建筑、收藏相关的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三是关于收藏保藏、保护的研究,也称“文物保护、修复学”;四是关于藏品流传、好坏、优劣、真假鉴定的研究,这是博物馆不同于其它研究机构的学术特长,应加以提升。研究是对藏品文化的发掘和历史文化的总结。博物馆的文物、标本是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向社会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利用,可充分发挥文物、标本的作用,社会科研单位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博物馆的文物、标本开展科研工作。博物馆出版的藏品图录、专著和其它研究成果,可为社会科研所利用。博物馆加强与社会科研单位的业务联系,交流信息,不仅为博物馆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反过来,也为社会科研单位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和服务。博物馆的科研和为科研服务的职能在向社会科研工作的服务中得以充分发挥。

(四)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旅游文化中的辅助功能

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在现代迅速繁荣发展,与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崛起和博物馆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分不开的。博物馆的发展可以弥补现在城市发展所缺乏的特色和个性,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城市中的博物馆得到体现。因此博物馆作为现代旅游资源亮点,是旅游业经营者们的重要发现。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游客的观赏需求,增加自己的文化职能和业务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博物馆的职能文化拓展的社会需求。城市旅游文化对于城市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很多城市已把发展旅游文化提升为重要发展主题。

首先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的特色资源,发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并形成特定文化,这对城市现代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城市旅游文化的成熟发展,为城市创造出品牌效应。在“经营城市”的今天,城市旅游文化就是城市的名片、商标。城市旅游文化还可创造消费需求,尤其是现代化的消费需求;其次开发有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城市面貌是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凝结。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发掘越独特,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品位就越高。2008年以来,南京市政府开始对老城南地块进行保护与改造,要将老城南打造成为代表南京古都风貌和传统特色的集中展示区。老城南历史城区占地约26平方公里,以中华门为核心,以明城墙为轮廓,十里秦淮为纽带,分为门东、门西、南捕厅三片,明城墙、内秦淮河风光带两线。其中门东、门西两大片区现有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处,国家、省、市各级文保单位、文物古迹151处。门东片区主要有省级文保单位蒋百万故居,市级文保单位周处读书台、梁光宅寺等,还有许多民俗民风古朴浓郁的民间建筑,古井、老树都有着渊源的历史和典故。门西片区有胡家花园、凤凰台、杏花村及刘芝田故居等多处历史文化资源,是体现南京老城南独有特色的重要地区。作为市政府十大功能板块之一的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项目,由市城建集团与秦淮区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南京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有限公司承建。截至目前,门东已基本完成箍桶巷示范片区的修建工作,完成蒋百万故居主体建筑修缮,上江考棚的修缮改造,傅善祥故居的修缮以及骏惠书屋的修建等。门西已基本完成胡家花园复建工程。可以说,老城南的保护与复兴,不仅是建筑风貌与街区布局的呈现,更是传承和创新、古典和时尚、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它展示给世人的将是一张新的南京文化名片。

(五)发挥博物馆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

博物馆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产业,在其身后有一条巨大的文化产业链条,牵动着各个相关的行业。博物馆与文物业、文化旅游业、群众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咨询业、信息业、建筑业、制造业等都要有交集,博物馆通过大力开发周边产品,联络相关产业,形成相互依托,相互关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发链条。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建设,带动了旅游市场、休闲娱乐、图书音像制品即旅游纪念品开发、文化交流、新闻宣传、应是拍摄、会展业等相关产业,并进一步对文物市场、收藏牌面、人才流动、出版发行、教学科研、技能培训等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对于拉动内需、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虽然是间接地,但其影响是深远的,效益是良好的。虽然博物馆的这些销售以及活动具有经营活动的性质,但与其他的经营活动相比,其收益主要用于各种公益事业以及各种补贴。同时,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文化财富和社会效益。间接收益主要来源于博物馆发展带动产业产生的效益。博物馆在获得间接收益的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在现代城市中,博物馆体现着城市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追求,负有塑造城市精神形象的责任,在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梳理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方面发挥这种作用。通过不同区间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展现文化的包容、开放性、多元性与融合性,又通过某种渠道传播到全国各地,影响着其他地区观念的转变。博物馆产业文化的建设同样也在宣传引导人民在行为意识、思想观念上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与升华在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和公德水平的基础上,塑造并代表城市文化形象、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最新人文科学理念、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目的。通过城市文化形象的改变,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开发旅游市场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博物馆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博物馆要坚守其公益性事業单位的属性,注意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博物馆在两者关系上,要做到事业为主,产业为副,产业从属并服务于事业。事业发展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产业发展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这样博物馆文化产业才能有更好地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总之,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明的载体,也是承载现代文化传播的场所,更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程中的生力军。城市是博物馆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建在城市中的各类博物馆,是城市中的重要文化元素,是这个城市中最为显著的文化符号,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需要,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需要,是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博物馆,其收藏之历史实物、场所之建筑形制、个性之文化表现、旅游之休闲功能,无不和城市的文化紧密相连。博物馆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体现,更成为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王宏均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2月

[2]中国国家文物局 《博物馆法规文件选编》 科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

作者简介:程伟(1970-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市博物总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学,革命纪念地的保护和利用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教育研究博物馆
博物馆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