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军地联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的研究与实践

2017-09-25谢洪森黄子革刘水李淑党

继续教育 2017年9期

谢洪森+黄子革+刘水+李淑党

摘 要:以航空电子专业为例,针对定向直招士官素质特点和岗位任职能力需求,开展了定向直招士官联合培养规划设计,优化调整了教学内容培训体系,突出了岗位指向性、内容针对性;探索了理实一体、专业技能“经常练”等灵活多樣组训方法,彰显了训练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改革了定向培训质效考评模式,提高了士官岗前培训质量和上岗任职能力,收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

关键词:军地联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岗位任职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为加快培养军队高素质新型士官人才队伍,遵循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军委总部确定从2012年起依托普通高校试点定向培养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的军地通用专业直招士官,采取“2.5年+0.5年”培训模式,地方院校承担公共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培训,部队任职教育院校承担入伍教育、装备理论、维修技术和组训能力培养任务。海军航空电子专业定向直招士官联合培养自2012年起,先后由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招生培养。通过对前期学员联合培养过程看,学员所学专业对口,理论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较强,但从学员任职能力分析看,存在人才培养系统设计、内容衔接、教训方法及质效考评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为此,本文着重在培养方案定向设计、培训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实施方式创新、联教联训联考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联合培训实效,为海军航空兵部队培养了一批军事素质高、岗位技能强、专业素养高的士官队伍,部队反馈培训效果良好。

一、优化顶层设计,制定航空电子专业“定向”培养方案

(一)准确把握专业“定向”人才培养定位

定向直招士官军地联合培养具有双重性,既要满足地方院校学历教育特点,又要符合军队院校岗位定向特色;既要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宽泛性,又要突出学习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一是更新“定向”人才培养理念。坚持面向战场、服务部队、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加强军地院校双方多轮次研讨交流,促使地方院校熟知定向士官未来岗位及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需求,有效落实航空电子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理念与定位。

二是体现“定向”专业人才特点。以面向岗位、面向能力、面向需求为抓手,采取部队使用单位、任职教育院校和地方院校联合开展士官人才培养定位对接研究,制定具有航空电子专业特色的顶层规划设计方案,课程设置及内容更新融入军事元素,注重军事元素和装备文化的渗透,并贯穿于课程体系改革始终。

(二)科学规划专业“定向”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装备、贴近实战”的原则,结合现役航空电子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应用,制定岗位“定向”人才培养目标,以部队实战化战训保障为牵引;以航空电子装备技术保障需求为抓手,紧贴定向士官任职岗位特点,着眼岗位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突出专业“定向”人才培养特色,建立军地院校及部队合力育人机制。

(三)精心设计专业“定向”人才培养思路

遵循高端技能型士官人才培养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联合培养教学资源,发挥地方航空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优势,突出理论知识与岗位需求的对接,走开军地院校联合培养、优势互补的育人渠道,实施“超前培养、全程培养、联合培养、按岗培养”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定向”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超前培养”是指在士官入学时,任职教育院校指派教员宣贯专业岗位需求与任职特点,让学员提前了解未来任职岗位情况;“全程培养”是指军地院校通过交流和研究制定学员分阶段、分目标全程教学训练培养工作计划与组织实施方案;“联合培养”是指建立军地教员联合组织教学训练机制,共同关注学员学习和成长过程;“按岗培养”是指任职教育阶段实施分机型、分设备、分岗位组织教学培训,采取导师制培养工作模式,加强学员岗位任职能力针对性指导,达到岗位合格。

二、贴近岗位任职,优化航空电子专业“定向”培训内容

(一)优化“定向”培养课程体系

按照部队航空电子专业岗位“订单”需求,兼顾任职基础、任职岗位和任职发展需要,“量体裁衣”优化“定向”培养课程体系。

一是增设军用航空电子专业导论课程。分析航空电子专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体现“军味”“海味”定向培养特色,增强学员的专业认同感和军人职业感。

二是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为度”原则。调整压缩公共基础类课程课时,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与实践比例;突出专业基础类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习训练,实施与定向专业岗位装备技术保障的有效衔接。

三是构建岗位指向性强的专业类课程。设置分机型、分装备模块化课程,开展岗位任职能力针对性训练,突出装备操作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保养以及组训能力培养。

(二)实施定向培训内容全方位接轨

针对军地联合培养基础课、专业课、装备实训等课程内容衔接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问题,加强专业“定向”培训各阶段教学训练内容对接研究。

一是开展军地院校专业间对口交流与研讨。围绕定向岗位装备技术保障培训需求,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标准及培训内容对接研讨,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中,解决基础理论知识衔接与适度“够用”问题。

二是开展军地院校与部队对口走访交流。准确掌握部队正在干什么、想什么、急需什么,以及部队士官任职岗位在装备、战术、训练、管理等方面的新要求,及时吸收部队战法和训法改革的新成果,不断充实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法等培训内容。

三是开展军地院校授课教员之间对口交流。通过统筹课程教学,优化课程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增强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使人才培养从课堂理论灌输向全程育人延伸。

(三)突出实战化教学内容改革特色endprint

军地院校教学要坚持“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课堂与战场有效对接”的指导思想,内容改革要突出“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训什么”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设计要注重“训用一致”,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

一是基础类课程内容要向装备技术保障靠拢,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教学要围绕航空电子装备应用技术展开,体现出“军味、海味、定向”特色,实验教学以提高学员的基本操作能力,注重仪器仪表熟练使用,掌握信号检测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为重点,打牢装备教学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是专业类课程内容要以部队岗位实战训练为牵引,以信息化作战训练装备技术保障为抓手,突出装备操作使用、性能检测、简单故障分析与排除,加大实践能力培养与组训能力训练,达到士官“四会”标准。

三是开展航空电子多专业协同综合演练,定向学员参与制定“紧贴部队实战训练、构建复杂电磁环境、多专业综合参训”总体演练方案,实现全员参与、专业融合、贴近实战的专业演练目标。

(四)注重教学实训内容的动态更新

研读《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瞄准部队实战化训练岗位需求,按照“任务牵引、岗位定制”思路开展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

一是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军地院校双方不断互动、交流研讨,及时将部队装备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打牢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突出教训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二是专业导论课程内容动态更新。适应新技术发展,使学员及时了解专业前沿理论、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学员对新机型、新岗位定向任职的熟知程度。

三是组训与演练科目动态更新。搜集海军部队大规模演习演练活动及战训成果,及时将部队新装备、新战法、新演练成果以及典型组训模式和故障案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优化航空电子多专业综合协同演练科目与内容,提升学员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聚焦教学实效,创新航空电子专业“定向”培训方法

(一)推行“理实一体”“基于工作流程”组训方式

一是推行“理实一体”教学组训方式。按照“重基础、强实践、提能力”的教改思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演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把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实验验证有效结合,加深学员对信号的传输、变换、处理、分析的理解;装备理论课程通过对设备工作原理的分析,配合实装或模拟训练器开展实践和实验验证,提升学员对装备性能分析及简单故障的分析能力,为后续装备维护类课程奠定基础。

二是推行“基于工作流程”组训方式。按照“贴近装备使用、贴近实际应用、贴近能力生成”原则,任职教育训练阶段的装备维护类课程教学主要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和各类装备维护规程要求,按照学员定向岗位部队一线维护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构建岗位装备技术保障实战训练场景,开展“基于工作流程”组训模式,以任务驱动引领装备操作维护及组训能力训练。

(二)实施专业技能训练“经常练”教训方法

一是按照“实战牵引、对接岗位、突出应用”的基本原则,全面论证和设立专业技能“经常练”科目,建立专业技能常态化训练制度,推进专业技能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训练中有效提升。

二是课余时间全面开放实验室、实习室、模拟训练中心,相关训练器材、教学资料配发给学员,广泛开展小研讨、小操练、小竞赛、小讲评“四小”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不断线。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训模式与方法

以能力为本位,以学员为主体,对教学训练的组织过程进行优化设计,采取“讲、学、做”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充分融合,从过程上解决知、能分离的问题;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案例分析、任务牵引、问题答疑等多种学员主体式教学,通过教员精心设计,创造“学与教”互动情境,引导学员“心、手、脑”并用,实施“教、学、做”结合;课堂教学采取优选“定向”岗位实际问题牵引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坚持“理中有实、实之有理”组训方法提升岗位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在实践教学设计上,全程贯穿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设计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等多种实践环节为一体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解决不同阶段、不同课程工程实践应用能力问题;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构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科技革新与专业演练模块,提高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工程应用与岗位任职能力;在实践科目设置上,按照《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抓好教学条件建设的“顶层规划”,实现按“纲”设计;深入研究“维护规程”内容,搞好训练课目的“具体设计”,实现按“规”设计;深度分析“部队岗位”需求,做好训练课目的“兼容设计”,实现按“岗”设计。

四、严把人才质量,革新航空电子专业“定向”培训考评模式

考评是监控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军地院校与定岗部队联手创新考评模式,对提高“定向”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促进作用。

一是在考核内容上,以应用理论考核为主、基础理论考核为辅。针对部队“定向”任职岗位需求,专业基础课结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注重突出学员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考评,加大客观题和实践题比重;专业课注重对知识应用能力、装备使用熟练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考核。

二是在考核方式上,以理论考卷和口试答题为主,兼顾问题答辩。问题答辩是引导学员展示其学习研究成果,加强学员考核过程的交流互动,增设学员评判和打分环节,开展学员之间互评活动,并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员考核总成绩,提高学员参与意识和评判能力。

三是在考核组织上,以军地院校与定向部队联合、教员与学员结合形式实施考核。任职教育院校派出教员参与地方院校专业基础课程考核过程,提前了解掌握学员的学习状态;任职教育专业课程考核则邀请部队专家骨干及地方院校教员共同担任考官,实施院校与部队联合考核;部队实习1年的考核,由任职培训教员和部队共同组织考核评判。

五、结语

近年来,海军航空电子专业军地联合培养定向士官教育,按照“直面岗位需求,优化方案设计,注重技能训练,突出实践应用”培养思路开展了教学研究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定向士官人才培养方案和课标联制联审、任课教员工作联络与常态交流、院校教学资源信息共享、院校与部队培训质量跟踪指导、“定向”学员任职信息反馈等联动机制。通过赴部队走访调研及反馈信息看,90%以上定向直招士官能快速适应部队岗位,任职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部分学员已成为岗位技术能手,达到军地联合培养定向直招士官的“岗位性”能力培养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振海,朱广涛,周爱慧.谈谈直招士官的任职培训[J].中国军事教育,2009(3).

[2]刘学功,杨铁勇,宋振海.试论如何做好直招士官专业课教学[J].潜艇学术研究,2010(2).

[3]洪庆根,马天翼,王保乳.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由专业适应型向岗位适應型的转型研究[J].继续教育,2011(9).

[4]汪新林,荣祥胜.院校任职教育与部队训练有机衔接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6).

[5]王玉璐,杨丽飞.聚焦强军目标,深化士官教育训练改革[C].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