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母婴护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7-09-22王雅娟李润莲韩利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忻州母婴我院

王 芳,王雅娟,李润莲,韩利英

(山西省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互联网+”《母婴护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王 芳,王雅娟,李润莲,韩利英

(山西省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目的 探讨“互联网+”在《母婴护理》教学改革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共10个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个班。试验组采取“互联网+”模式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并比较不同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习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试验组使用“互联网+”建立微信群,经微信群发放与《母婴护理》相关的视频、微课、案例、试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母婴护理;教学改革

《母婴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临床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对妊娠期、产褥期妇女、胎儿与新生儿及其家庭实施整体护理的课程。由于孕妇和婴儿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护士的动手能力、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注重课堂内容,关注教师对课本知识的传授,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接受程度及兴趣[1]。为了更好地提高《母婴护理》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院自2016年9月开始研究“互联网+”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和欲望是产生兴趣的基础,正是有了这种心理需要,学生才能萌发学习动机,产生学习活动[2]。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10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就“互联网+”在《母婴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共10个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个班。试验组实施“互联网+”模式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教学。试验组510名学生中,男30名,女480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岁;对照组504名学生中,男33名,女471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试验组采取“互联网+”模式教学,具体方法:通过互联网建立微信群,定时在群里发放与母婴护理课程相关的视频、微课、案例、试题,布置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群里分享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并在群里答疑解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1 发放相关视频、微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分析理解能力

在《母婴护理》教学过程中,许多机制比较抽象,如果仅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理解透彻,通过动态视频的播放,使得学生加深了印象。如在讲解分娩机制时,可通过视频有深层次的理解。

1.2.2 发放案例,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微信提前发放案例、试题,学生可以提早预习,带着问题上课,课后可及时复习,提高了学习成绩。如讲解“异位妊娠”时,提前给学生发放案例,让学生查找“为什么”、“怎么办”,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和想象力的空间。

1.2.3 发放试题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微信群发放试题库,学生课后可以及时复习,加深记忆,通过多种题型的练习,为护士资格证考试打好坚实的基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在《母婴护理》不同教学模式后的期末考试成绩(试卷内容相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成绩 技能成绩对照组 504 75.5±0.6 80.4±0.3试验组 510 85.4±0.5 88.5±0.7 P<0.05

2.2 试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对试验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试验组学生对《母婴护理》教学改革的评价。见表2。

表2 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n)

3 讨 论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教师的教学概念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密切相关[3]。“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师授课的方式,不仅是具体的学习策略,更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的关键。通过“互联网+”模式的学习,我院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5个班的学生在《母婴护理》教学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通过“互联网+”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教学模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新方法,缩短课堂学习与现实的差距,全面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培养创造性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学目标[4]。

[1] 徐凤娇,孙一勤,陈三妹.母婴护理教学改革模式探讨及课堂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7).

[2] 马志华,张茹英,万宝珍.PBL教学法在护理个案分析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16.

[3] 朱大乔,周秀华,邓燕燕,等.问题讨论式教学在《内外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1.

[4] 许 红,赵 跃,张玉红.情境模拟教学在母婴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537-538.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1-4

B

ISSN.2096-2479.2017.13.185.02

王芳(1978-),女,山西忻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护理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忻州母婴我院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忻州北朝壁画墓观画散记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