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17-09-22陈冬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延续性精神分裂症出院

林 荣,陈冬云

(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四病区,安徽 宣城 242000)

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林 荣,陈冬云

(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四病区,安徽 宣城 242000)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行为的变化。结果 1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心理、社会和物质生活)四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症状行为方面,观察组各个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住院期间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院外生活质量,降低再次住院率,效果显著。

延续性护理;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精神症状行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病程的精神疾病,具有病程迁延、社会危害大、复发率高等特点。住院期间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临床缓解并不代表患者痊愈,更不是结束治疗的依据,患者院外依然需要坚持服用药物,避免病情进展和复发[1-2]。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缺乏专业指导和护理干预,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病情容易波动,患者精神症状复发,生活治疗下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困扰。因此,尽管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了规范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出院后仅仅依靠护理人员的出院指导是无法满足院外康复、生存需求的,仍需要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我院通过对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51例,女23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7.3±5.9)岁;病程2月~20年,平均病程(3.5±1.1)年。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②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能顺利完成生活质量、精神行为症状问卷调查;③出院时达到临床痊愈标准;④院外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与患者一起居住,了解患者病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者;②无法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③患者及家属不同意、不配合该项研究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7.0±5.8)岁;观察组男27例,女10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7.6±5.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长短、文化程度、服药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①饮食教育:告知患者注意饮食规律,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②合理运动:每日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短时间、小幅度活动为宜。③注意休息:按时起居,养成规律生活的好习惯。④用药和随诊:详细告知患者出院带药的服药剂量、时间间隔;告知患者应定期门诊复诊,当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情况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①组建延续性护理小队,队内护士进行责任分工: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有一定沟通技巧的主管护士负责随访事务;专人保管、记录患者随访资料;由经过问卷调查专业培训的护士负责GQOLI-74、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调查。②为每位患者建立随访档案,除了患者一般资料外,还有每次随访时患者服药情况、症状维持情况、护理需求、下一步护理计划等等。③随访方式有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出院前告知患者和家属我科延续性护理的联系方式,院外出现任何不适或存在疑问时,可以随时拨打电话进行咨询。电话随访每半月至少1次,至少2个月来我院门诊随访,出院后1年至我院门诊就诊,完成问卷调查。当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时随时就诊。④随访内容:a.向每一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放院外自我护理、药物治疗、病情判断的手册,内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b.定期组织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宣传精神分裂症院外康复治疗的方法,告知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居,保持周围环境卫生、清洁、安静;严格戒烟、戒酒,少食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尽量避免精神刺激,例如争吵、精神紧张等等,当出现症状波动和复发迹象时,立即联系延续性护理小组或来院就诊。c.服药指导:向每一位患者和家属讲解出院后继续服药的必要性,切勿擅自停药、换药和减量。告知所服药物的名称、种类、常见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d.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晨间8:00~9:00为宜,活动形式主要有慢跑、打太极、乒乓球等体能消耗相对较小的运动,运动强度为体表微汗即可。e.心理干预: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技巧,启发、诱导患者勇敢地从自我世界中走出来,融入社会生活,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强、自爱的生活态度[4]。

1.3 随访和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期间通过电话、门诊随诊等形式定期随访。1年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社会和物质生活4个方面)的差异,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比较精神症状行为评分(包括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和敌对猜想5个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随访1年结束时,观察组GQOLI-74问卷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QOLI-74问卷评分结果(±s,分)

表1 两组患者GQOLI-74问卷评分结果(±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观察组 37 50.32±6.21* 57.20±6.97* 48.29±5.11* 49.08±5.32*对照组 37 41.77±5.89 52.54±4.91 43.07±4.18 41.85±5.04 t -6.076 3.320 4.809 6.001 P -0.026 0.001 0.040 0.360

2.2 两组患者症状行为评分

观察组BPRS 5个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PR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BPRS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焦虑抑郁 缺乏活力 思维障碍 激活性 敌对猜想观察组 37 5.21±0.74* 5.69±0.92* 4.54±0.63* 3.96±0.55* 3.28±0.50*对照组 37 6.38±0.85 6.33±0.97 5.17±0.70 5.08±0.61 4.07±0.54 t --6.315 -2.912 -4.069 -8.295 -6.529 P -0.028 0.002 0.017 0.044 0.032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病程漫长、病情容易反复,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的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出院后往往不能完全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导致疾病复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负担。另一方面,患者病情加重后无法个人生活自理,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群体,生存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病情考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院外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树立积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延续性护理是在整体护理理念下提出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它有别于传统医院内护理内容,是一种由医院向家庭转换的护理模型,强调帮助出院患者获得延伸性的康复指导和保健知识,有助于满足已经出院患者对科学、有效护理干预的需求[5]。当前,对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多集中的慢性躯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刚刚起步。梁丽丽[6]等研究指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院外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李萌[7]等发现,延续性护理患者疾病复发率可由传统护理模式的25%降至5%左右,而认知程度改善率可达到90%以上。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建立资料库、电话随访、进行饮食和运动指导,帮助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用药治疗的必要性宣教、科学服药以及支持性心理干预等等内容,与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相比,生活质量(GQOLI-74问卷)明显改善,同时精神症状行为(BPRS)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因此,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住院期间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院外生活质量,降低再次住院率,效果显著。

[1] 李强笃,李 斌,张振峰,等.莱芜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现状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5):334-335.

[2] 高叶青.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延续性康复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9):986-987.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僻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4] 黄先娥.延续性护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20-22.

[5] 许美丽,王 申.国内外延续性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9):28-33.

[6] 梁丽丽.延续性护理在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2):41-42.

[7] 李 萌.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8):5931-5932.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4

A

ISSN.2096-2479.2017.13.147.02

林 荣(1987-),女,本科,护师

猜你喜欢

延续性精神分裂症出院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