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化遗产中感悟乡愁
——“2017年昆明音乐学术高端笔会”综述

2017-09-22王冬冬云南艺术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4期
关键词:云南文化遗产学术

王冬冬(云南艺术学院)

在文化遗产中感悟乡愁
——“2017年昆明音乐学术高端笔会”综述

王冬冬(云南艺术学院)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配合2017年第11个国家遗产日,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并加强云南歌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学术指向,由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主办,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和文华学院音乐系共同承办的“2017年中国·昆明音乐学术高端笔会”于2017年6月15~17日在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成功举办。此次笔会以“在文化遗产中感悟乡愁,在乡愁中寻找精神家园”为主题。有来自法国、北京和省内共计24个学术机构的30余位老、中、青业内专家应邀参会,各路学人分别就“云南民族歌乐类‘非遗’项目专题、云南‘非遗’传承人现状专题、文化生态视角下‘非遗’政策与实践关系个案、云南民族歌乐素材与当代音乐创作个案、‘非遗’背景下云南民族歌乐传播与现代生活构建、‘非遗’传承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互动关系”等6个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两天的会议井然有序,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现笔者就会议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钩玄

云南民族歌乐类专题研究一览

率先发言的是红河学院的王馨副教授,她的发言题目是“滇南彝族尼苏支系栽秧鼓舞的农耕文化特征”。王博士首先从栽秧鼓舞起源的两个传说引入,继而探讨了栽秧鼓舞产生、发展的重要土壤——以尼苏人的传统农耕生产为依托,详细阐述了栽秧鼓舞的7个文化特征。

文山学院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恩荣泽副教授以“移步换景——谈云南壮族坡芽歌书这十余年”为题,从坡芽与坡芽歌书、“我”与歌书的两次邂逅、社会对坡芽山歌的质疑、坡芽合唱团之“移步换景”、野曲柔声走世界5个方面描述了坡芽山歌在从前被人们称为“山野小曲”不足以引起业外人士的注意和它的横空出世与它的绚烂华彩,以当下境遇,最终说明,民间音乐生命力的唤醒,要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只有在这个变革、复兴的时代里,人们才能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的自信。

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吴学源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云南民族民间乐器传承保护问题的思考”,其主要从云南民族民间乐器简介、目前的濒危状况及其原因、民间乐器制作艺人迅速消亡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寄语:如果在云南能形成一股民族音乐学“运用研究”的力量,有一批“乐器学”研究的学者,云南民族乐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有希望了。作为一种深深的学术眷恋,先生的执着令人感动。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宏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云南省乌蒙山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策略”,他的研究主要从乌蒙山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及生态特征、乌蒙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加强乌蒙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他指出如何把民族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本土知识体系的优势和文化创新优势,云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交汇点上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一体的示范区起到重要的支撑,张教授的思路无疑带有更为宏观的视野。

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英的发言题目是“傈僳民歌的传承现状研究——以云南澜沧江流域西县叶枝镇的‘阿尺木刮’为例”,其通过田野的数据,立足以小见大的观察路径,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对“非遗”背景下政府有关部门所采取的保护与传承举措进行了介绍,体现出青年学人关注社会,紧随时代热点进行学术追踪的立场。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申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阐释’与‘误读’——彝族‘苏尼’单面鼓田野考察引发的人类学思考”,其主要从彝族“苏尼”单面鼓的背景、其鼓语之于祭祀象征性功能的阐释进行了田野描述,特别对“后非遗”时代出现“误读”空间的4种现象进行了归纳,强调了民族志书写在人类学中的意义。因此,他的研究视角促使我们努力把田野所见转化为一种可供阅读的文本,只有在不断地“阐释”与“误读”中,以促进当代社会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最终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局面。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科研处处长何马玉涓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仪式、艺术与‘活态’传承——傈僳族刀杆节田野调查研究”。选题作为其博士毕业论文的一个主题,其从刀杆节的起源探讨,讨论了现代刀杆场域下仪式与艺术的关系,构成仪式与艺术在现代延展中“活态传承”的转义基础,体现出田野生活和学术功力的双重厚度。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杨琛副教授以他多年田野的习得,带来了他博士后关注的成果“云南少数民族簧管乐器考察与研究阶段成果汇报——以楚雄彝族双管‘哔噜’的声学特性为重点”,分别从4个方面与各位学人分享了云南民族管乐器独特的构造与发声原理。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孙明跃副教授以独具中国传统音乐学术背景的“鲜花调,在云南的流变”为题,通过翔实的史料介绍了“鲜花调”在云南民歌、云南曲艺、云南花灯音乐中流变的特点和原因,其逻辑缜密的学术态度令人尊重。

云南民族歌乐素材与当代音乐创作个案研究选题一览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任红军副教授的题目是“云南民歌创编钢琴曲研究”,从其选题背景、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他自己的研究心得、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经验,其研究成果说明:云南民族音乐素材是现代音乐创作的源泉、是母体、是现代文化创新永恒的基因。

与之相一致,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李树琼副教授为各位带来的是“还原诗意,留住乡愁——非遗视野下关于云南音乐创作的几点思考”,她的研究从云南音乐创作的非遗自觉之路、音乐创作的体裁和创作方式进行了考察,同时,对云南当下音乐研究及评论的缺失以及作曲家的现实尴尬4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指出,在传统音乐逐渐式微、传承人逐渐辞世的今天,音乐非遗工作最重要的是抢救和记录,作为一种活态的传承,通过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现代音乐创作的提升与推广,让非遗性质的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任秀蕾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关庄音乐作品研究”,其从音乐创作理念、多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等立场就关庄对云南音乐的贡献进行了阐述,表达出文化薪火传承的接力。

“非遗”背景下云南民族歌乐与现代生活构建的关系一览

作为本次会议唯一的外国专家,来自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尼古拉·拉威尔(NicoleRevel)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东南亚的生活记忆,菲律宾史诗与民谣(A Living Memory in South East Asia Philippines Epics and Ballads Website)”。作为个案,她主要介绍了一种保存民族口头传承文化数据库(Philippine Epics and Ballads Archive ,网址http://epics.ateneo.edu/epics)的使用方法。通过她的推荐,我们知道了该数据库注册后即可免费使用的原理。她介绍道:这个数据库里面收录有地图(该群体的地理位置)、概观(介绍该群体文化的视频)、档案目录(该群体史诗的列表)、史诗(史诗民谣集)、声音文本文件(转录、翻译)、文章(学者编写的相关作品)、图片(原地拍摄的相关照片之库)、视频(学者录制的影片之列表)等,让我们进一步知道:尊重所有的原记录者,是人类学性质数据库制作的基本立场,也是多元文化并存的有效手段。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庄晓东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文化创意与互联网思维”,他站在传播学的角度,主要从新技术改变文化生态和人类生存的几种方式强调了文化产业“小、微、新、特、融”的特点。意在说明:互联网思维对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其拓展性的思路对我们重新认识音乐的存在意义不无启发。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黄凌飞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非遗之后:云南民族传统歌舞乐传承与传播的当代实践”。在黄老师看来,当今,“非遗”在失与传之间徘徊,不仅在官方的文化诉求与民间文化实践间、学术规范与乡土知识体系间产生距离,也使学界的研究遭遇“瓶颈”。她举例介绍了她在云艺非遗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她分别组织了云艺、民大、师大研究生及省艺术研究院的青年学者,选取了傈僳、怒、布朗、拉玛人等八个非遗项目为田野点进行非遗传承与传播现状调查的情况,在他们的努力下,最终形成了8个研究个案。主要目的是关注云南民族传统歌舞乐的内源式传承与在异地新语境下横向传播的新的社会语境,其体现出学术思考与实证比较的有效手段。

非遗传承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互动思考一览

文华学院院长陈劲松教授对文华学院的教学工作与艺术实践、办学特色、工作展望4个方面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介绍。他以概括性的语言归纳了文华的办学模式就是“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路径,正是鉴于文华学院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2010年被文化厅授予其“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为学院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及民族艺术资料库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云南艺术学院讲师王冬冬的发言题目是“非遗背景下的海菜腔在高校的传承探究——以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她从海菜腔在高校的传承现状入手。指出,在当前如何把非遗技艺更好地融入高校教育中,以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这是业内人士必须继续思考的问题。

玉溪师范学院文化传习馆讲师王美佳对其传习馆近年来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工作进行了汇报,他们结合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作为纽带,希望以此建立一个新的学科体系,从而将传承与创新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去,由此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积累。这样的工作实践,已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可。

本次笔会议题虽然立足于音乐学领域,但为了拓展思路、开阔视野,组织者特意邀请了业界知名专家和业外学者与会,其目的就是为云南音乐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平台。如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余峰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文化遗产共存与分享的‘乱象’一隅”,其依托现实中的相关案例出发,分别从拯救文化资源的全球化共识、“非遗”命题理解差异的“乱象”丛生到云南丰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分享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做好“非遗”工作的心态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其内容充满了学术的期待。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教授的题目是“路上那些事:兼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案例与分析”,他的案例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首先,是族群音乐的认同往往与其内部的诸多非音乐元素相关联;其次,族群音乐的认同还与其外部的诸多诉求相关联;再次诸如此类的认同与利益分配等,往往成为其音乐认同的前提和最终结果,他进而指出:在跨界族群音乐的研究中,应权衡被研究对象的历史与现实、分歧与结果。最终达到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学术态度。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思考,云南大学民族研究所所长马翀炜教授带来的题目是“知识谱系的仪式化建构: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主要从建立名录(新撰知识谱系)、制造仪式(整合地方知识)、配置规则(均衡文化权力)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学术的信息量为与会者带来了诸多启示。

省文化厅专家钱康宁教授的题目是“传统音乐之保护与开发中的理论导向”,他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非遗”保护中存在的诸多学术导向问题。因此,建议传统乐舞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利用方面,需进行理性引导,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阿新的题目是“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迪庆活动侧记”,她介绍了2017年迪庆州非遗中心为更好地保护、宣传迪庆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为与会者带来了鲜活的藏区气象。

云南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马居里教授的题目是“宗教事项的非遗化及其传承思考”,他的发言主要从宗教事项的非遗化、宗教在非遗事项当中的保护和传承都有自己的范式逻辑的立场展开。他同时提出:宗教非遗保护给我们的启示有3方面的话题值得关注,其作为一种提示,为与会者带来了新的视域。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岩的题目是“云南音乐的可持续发展”,他通过丰富的素材分别对彩云之南的云南音乐(云南音乐的定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对学界的贡献(云南部分),唯乐不可以为伪,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捷足先登者(刘咸1901~1978年,赵沨1916~2001年),云南口琴内陆、海洋、海岛文化圈之定义;回溯(以往研究中的死角),到过与未到云南的艺术家之创作;云南音乐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资源丰富必有强劲的发展后继力,对少数民族宗教的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之上,急需进一步拓展,急需与周边国家进行拓展合作,以实现共赢、共享、互惠的发展新思路,更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的展示、吸纳、共享世界同类学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和范围,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联络机制,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国家非遗中心搭建信息平台,建立联动机制,如此,才能使云南音乐的多彩风姿得到充分展示。作为国家话语的表达,李岩教授的思路更体现出宏观的立场,但要真正实现其目标,却有许多操作上的技术难题。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编辑何婷婷的发言题目是“从编辑视角看音乐研究的学术关注度”,从近几年刊物发表音乐类文章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展示出各期刊高频次被引论文数据,依托这一现状,她进一步就目前投稿的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体现出一位编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小 结

本次笔会,文华学院作为主办方,体现了管理出效益的真谛:整个会议环节丝丝入扣,与会的老、中、青三代学人,阵容强大,不同学科背景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打通了知识的壁垒,许多中肯的建议以及批评,拓展了人们的眼界,给云南未来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带来了学术的引领。同时,也鼓励了年青一代的后学,为后续的学术工作打下了基础,对学术目标的规则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会议期间,专家们精彩的学术点评、带来了新的观念,特别是不同观点的引入,有碰撞,和而不同,达到了会议主题的目标,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聚会。正如本次会议的策划者云南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申波教授所言:两天的会期,讨论了很多仪式行为,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在场的每一位参会代表都是仪式的一员,大家的发言都是历史的定格。当我们回过头来,本次笔会将成为我们云南音乐学科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文化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彰显出的这种温度、力度、强度、学术的高度,一定会成为云南音乐学科发展历史上有价值的库存。

猜你喜欢

云南文化遗产学术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云南邀您来“吸氧”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