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分析

2017-09-21谭锦

记者摇篮 2017年9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

谭锦

【摘 要】作为占据一定话语权的权威性媒体,广播媒体应该主动适应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行业趋势,利用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来传递资讯,保持在读者心目中的影响力,不断开辟创新媒体形式及经营管理方式,提升媒介经营管理的水平。本文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将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广播电台 编辑转型

从人类传播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新媒体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以及随之而来的新闻生产模式。广播、电视、网络在兴起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彷徨后而最终站稳脚跟。广播电台要在新媒体时代求得生存,必须开发出适应新形势的媒体盈利模式。

一、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发展困境

广播传播符号单一。广播电台有一个区别于报纸、电视媒体的显著特征,那就是只能传播声音,这是一个显著的劣势,没有画面的丰富性,内容不再直观易懂,也相对损失一定的传播力。当涵盖大量信息的文字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们的注意力范围之内,广播电台效率相对更低,不易保存,缺少阅读主动性。将针对性、权威性、传阅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广播的传播符号形式单一。

新媒体对广播电台的冲击。互联网时代,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的兴起受到用户的欢迎,这是由于网络信息时代人们习惯了碎片化阅读,获取新闻资讯的形式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多元化的媒介展现方式例如微视频、动态图更能吸引娱乐化阅读的人群。这是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广播电台的严肃性往往给年轻人古板老套的印象,与时代的潮流发展显得格格不入。当前,广播电台进行的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闻门户网站制作和微信微博公众号的开发,将订阅服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二、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如何转型

对于广播电台而言,传播力不仅仅是单一的内容传播,综合传播力和完整的传播效果是广播电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媒体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面临一定的尴尬与无奈。作为广播电台本身来讲,应该树立信心,重视综合传播力的培养,即内容传播力、声誉传播力、平台传播力。

做好多元化信息选择。突破广播电台与新媒体融合的内容瓶颈。广播电台必不可少的仍然是优质的内容,“内容为王”依然是时代的不二法则。应该尽量缩小广播电台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的浏览量差距,积极进行内容创新,改善经营策划模式,将传统广播电台的号召力转移到网络平台上。通过整合广播电台的内容风格,延续文风犀利的特点,使吸引力不降反增。虽然在内容创作、新闻供给方面存在危机,但是依然保持了内容的原创性,在重申新闻专业主义价值方面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把好评论关。随着技术的发展,受众不单纯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适时发声,扮演传播者的角色。人们可以对电台中出现的信息进行评论,这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法宝。广播评论影响着广播媒体的竞争力,编辑应该从评论的作用入手,将群众的视角进行转换,以保证评论的公正性。让正面价值的评论多出现,参考受众的意见选择具有吸引力的素材,即使在转型过程中遇到受众的不理解,也要积极采取公关措施,保持良好的受传关系。发挥聪明才智,加速广播电台的转型升级,促进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提高创新性。广播电台当下的转型应该从打破思维定势开始,重视在各种微平台上与读者的互动,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得到信息反馈不断做出改进。要培养编辑的全媒体技能,训练兼具媒介营销管理与新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开展与读者的双向互动。要不断脱离新闻的同质化生产,独辟蹊径地挖掘事实角度,积极策划吸引注意力资源的优秀选题。为了发挥广播电台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优势,应该打破平台的约束,改变传统先报后网的思维定势,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制作中心,多个传播介质同时进行新闻生产。

突破缺少用户反馈的技术瓶颈。过去,由于缺少与读者及时沟通的能力,无法了解到栏目设置的反馈效果,导致了在运用中不能通过受众喜好实现分众传播。分众传播是与大众传播相对应的一种传播模式,在海量化、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分众传播实现了用户的精准把握,出现了定制化新闻服务。所以广播电台的发展必须依靠新技术支持来获取读者的收听兴趣,以此进行内容的调整,吸引更多的广告商进行精准投放。广播电台编辑要懂得利用新媒体的时空优势挖掘新闻,同时重视数据新闻的开发,在步履维艰的进程中继续蓬勃发展。

提升业务能力。国内拥有采编权的媒体屈指可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具有新闻采编权单位的新闻质量,无论从新闻价值还是从新闻内容方面都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广播电台编辑自身要提高全媒体素养,提升广播稿件的感染力。编辑在新闻生产中扮演的角色是新闻把关人,当同质类新闻充斥着人们的视听感官时,进行信息筛选和深度解析的编辑就成为稀缺人才。当庞大的资源数据摆在编辑面前时,其自身应该具有排除虚假信息的能力,将事实真相呈现给受众。

增强专业敏感度。现代媒体的竞争压力很大,编辑必须具备理性敏锐的思考力和洞察力,能够在新闻事件发生第一时间理清关键线索,帮助找到真相。同样的新闻素材,有时会因为编辑判断力和敏感度的差别而出现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编辑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专业领域的造诣,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新媒体时代,大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浅層的新闻事件报道,而是需要有专业的分析来帮助他们思考,分析思考更加可贵。

结语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普及,广播电台的转型前景既不能过度唱衰,也不能过度自信。广播电台应该在全媒体时代的当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实现“质”和“智”的飞跃。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李琴琴.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探讨[J]. 新媒体研究,2016,2(07):114+119;[2]银梅.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07):215;[3]蒋一莉,刘景青.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转型策略[J]. 传媒观察,2017,(07):54-5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AOIP技术在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广播电台供配电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